综合护理方案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02 12:27刘晶珂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依从性护理人员肺炎

刘晶珂

(襄城县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许昌 461700)

小儿肺炎起病急促、变化快且并发症较多,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严重者会造成器官系统损伤,甚至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1]。对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管理在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以及保证其生命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该病多发为儿童群体,患儿年龄较小、依从性较差,增加了治疗以及后期护理的难度[2]。综合护理方案作为目前新兴的护理干预方法,其通过将多种模式相结合,以达到高效、科学的护理水平[3]。鉴于此,本探究以襄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方案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襄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3~12岁,平均(6.23±1.81)岁;病程为1~7 d,平均(2.84±1.37)d;其中细菌性肺炎10例,支原体/衣原体肺炎18例,病毒性肺炎12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为4~12岁,平均(6.46±1.57)岁;病程为1~7 d,平均(2.58±2.01)d;其中细菌性肺炎9例,支原体/衣原体肺炎19例,病毒性肺炎12例。本研究上报襄城县人民医院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健康教育、常规指标监测、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则在其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1)入院前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在保证患儿所入住的病房干净整洁的同时,每日定时开窗通风至少30 min,定期对病房内进行消毒,避免病菌感染源。(2)呼吸道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缺氧程度合理给予吸氧,具体如下:无缺氧需求的患儿可以不吸氧,对轻中度缺氧的患儿采取低流量1~2 L·min-1吸氧,对重度缺氧的患儿采取间断高流量4~5 L·min-1吸氧。对于咳嗽严重或痰量较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正确咳嗽,并帮助叩击背部有效排痰。对于年龄较小无法配合的婴幼儿则给予雾化吸入以达到最佳的排痰效果。同时在排痰过程中对痰液较多的患儿应协助采用半卧位以利于痰液的吸收。(3)发热干预。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根据患儿具体的体温情况采用不同的降温方法,防止患儿出现高热惊厥。针对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可采取冰敷、温水浴等,遵医嘱给予患儿降热药。(4)用药干预。护理人员应在用药前咨询患儿家属是否有过敏史以及疾病史,对于较小的患儿可以将药物碾碎后帮助患儿以水吞服。在用药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出现的不适反应。(5)营养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儿的营养摄入,因此应以蛋白质、微量元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同时维持少食多餐的原则。(6)情志护理。患儿因年龄较小,容易发生哭闹。护理人员在和患儿以及家属沟通交流时需要保持温和的语气,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播放宣传教育的内容,帮助患儿消除不良情绪状态。

1.3 观察指标(1)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包括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咳嗽缓解时间。(2)采用ST-150型肺功能仪[北京泽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第2213164号]对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用力呼气流速(FEF)。 (3)干预7 d后,采用医院设计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7,重测效度为0.89)评估其依从性,各维度均以百分制量化,依从性评估中,评分≥90分为完全依从,≥75分为部分依从,≤74分为不依从,总依从率为完全依从率以及部分依从率之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观察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退热以及咳嗽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情况比较

2.2 肺功能相关指标两组护理前的FEV1、FVC、FEV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FEV1、FVC、FEV水平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F—用力呼气流速。

2.3 护理依从性观察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护理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由细菌、病原体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肺部炎症,该病也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4]。小儿肺炎在发病后会涉及多个器官,诱发的并发症相对较多,严重者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此外,由于患儿机体发育未成熟,器官与支气管管腔之间的空间无法帮助其较好地排痰,且患儿的年龄均较小,治疗以及护理的依从性较差[5]。因此,选择有效的护理模式对保证治疗效果以及帮助患儿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通过标准的护理计划、健康教育、出院计划、护理质量等为框架,以确保整体的护理质量以及服务水平[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湿啰音消失、退热以及咳嗽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提示综合护理能够缩短症状消失的时间,促使患儿获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综合护理注重环境护理,于患儿入院前着手保证病房的整体环境,且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干预,每个环节精密协调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此外,在进行综合护理方案时不仅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护理,还需要为患儿的家属做好积极的宣教以及心理工作,制定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方案[8]。观察组FEV1、FVC、FEV水平高于对照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改善肺功能指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综合护理干预人员的责任感较重,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患儿生命指标的密切监测以及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吸氧,最大程度改善了患儿的肺功能且保证了患儿的生命安全,控制风险事件发生;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增强了患儿以及家属对护理的配合程度,利于缓解负面情绪,改善依从性[9-10]。在护理过程中,还需注意在平时与患儿的交流过程中要保持语言清晰、温和,可以通过满足患儿在住院期间的喜好充分取得患儿的信任,最大程度上消除患儿对治疗护理的抵触心理;引导患儿家属发挥主动性,使其能够完全配合护理工作,以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实施。

综上,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方案能够加快患儿症状的恢复,改善肺功能,提高护理依从性,利于疾病转归。

猜你喜欢
依从性护理人员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