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不易“身教”更难

2020-07-04 03:35周逸君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5期
关键词:身教受教育者言传身教

周逸君

关于“言传身教”,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基本理解其含义。它不仅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正确而有效的打开方式,还蕴藏着教育者教书育人必备的教育理念以及生成的教育智慧。

先说“言传”。教师的工作,“传道、授业、解惑”离不开“言传”,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位朋友与即将报考大学的孩子探讨是否报考师范专业时,觉得做教师太不容易了,教师不仅要自己学得会,还要能讲得清,要教得会学生。尽管这只是涉及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但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由此可见一斑。教师“言传”的基础是扎实的学识,它涵盖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廣度,体现的是教师学科领域的专业功底和文化视野;涵盖了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体现的是教师认知结构和发展能力;涵盖了影响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道德认知和个性心理,体现的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取向和生命关怀。“言传”传达的是知识,启迪的是智慧,传播的是文化。“言传”不是“说教”,不是“灌输”,是“经由宁静的沉思、潜心的创造、执着的追问、从容的表达,创造一种触及心灵的影响”(肖川)。“言传”有理有据、深入浅出,是教者的基本功、看家本领。善“言传”的教师,不仅是肯用功的教师,注重学习、磨炼;还是会研究的教师,善于思考、探索。

再说“身教”。教育的影响力,更是体现在“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所要表达的是教育者教育行为的重要教育意义,这不只是一般概念上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首先,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包括对教育的正确理解,对真善美的弘扬践行,对公平正义的坚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呵护等;其次,是教师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进取的精神,社会责任的担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自律与胸怀等;第三,是教师的治学行为,包括对科学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求,对探究的执着等。当然“身教”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影响学生的因素。可以这样说,“身教”是教育者对教育理念、教育主张的生动诠释,是使受教育者从知识理解到行动趋从再到文化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

“言传”不易,“身教”的要求更高。其实,教育本就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言传身教的背后是教育者对学与教的专业理解,呈示的是教育者的专业素养,是教育者知行合一前提下的教育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说,脚踏实地的言传身教是教师教育生涯的写照,是教师职业生命成长的基础。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管理者,立足于这一基础的实践和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追索是有所启发的。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身教受教育者言传身教
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言传”与“身教”重要性探讨
班主任工作中的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增进亲子关系的小方法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词语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