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联合飞金止痛涂膜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2020-07-06 17:47赵龙波孙艳怡徐思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

赵龙波 孙艳怡 徐思娅

【摘要】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飞金止痛涂膜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我科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资料,共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飞金止痛涂膜剂治疗,观察组行浮针联合飞金止痛涂膜剂治疗,各30例,评价两组疗效及疼痛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严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缓解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选择浮针联合飞金止痛涂膜剂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浮针;飞金止痛涂膜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88-01

带状疱疹属于常见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病毒具有亲神经性特征,极易引发神经痛,具有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疱疹消退后残留的慢性疼痛性病症,治疗难度较大,而且该疾病在老年群体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病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需加强可靠性治疗方案的研究[2]。飞金止痛涂膜剂对缓解神经痛有明确作用,但效果有限,为此,本次研究对浮针联合飞金止痛涂膜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为我科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资料,共60例随机分组各30例,均符合LASP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断标准,且视觉模拟评分(VAS)≥6分[3]。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0岁至74岁,平均年龄为(61.95±3.03)岁,病程0.7年至6年,平均病程(3.12±0.28)年;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0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61.89±3.05)岁,病程0.6年至6年,平均病程(3.18±0.32)年;排除无带状疱疹病史、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飞金止痛涂膜剂药物治疗(黔南州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批准文号:黔药制字Z20150030),依据疼痛范围均匀涂抹,待干燥后成膜,10分钟后再涂抹一遍,此法操作三遍,每天二次,共2周。

1.2.2 观察组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浮针治疗,选择疼痛明显区域从距离疼痛部位5cm处进针,透皮后针身平贴皮下进针,当软套管全部进入皮肤后进行反复扇形扫散操作,待疼痛缓解或消失拔出针芯后予输液贴外固定4-5小时后取下。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疗效:痊愈为疼痛消失、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显效为疼痛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基本恢复;有效为症状缓解,日常生活改善。无效为症状及日常生活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测定治疗前后疼痛控制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别以构成比、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评价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疼痛控制效果分析 

分析表2可知,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严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缓解,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皮损已完全愈合,但患处仍遗留顽固性烧灼、针刺样疼痛,目前治疗方法众多,但远期疗效不甚理想,我科使用的飞金止痛涂膜剂是以水医“崇尚水火之阴阳为本、水火为纲”的生命自然理论出发研制的院内制剂,本涂膜剂作为透皮吸收剂,可起到行气散结、通络止痛功效,虽然可缓解疼痛,但难以彻底消除,疗效有限[4],而在此基础上增加浮針疗法,可利用针具对组织持续松弛作用而快速、持久缓解疼痛。浮针治疗会促使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构型改变,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可促进病变部位血流加快,减少致痛物质释放从而减轻疼痛[5],此作用也与水医“气以通为用,血以散为安”理论相一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缓解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浮针联合飞金止痛涂膜剂可明显缓解疼痛、促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浮针联合飞金止痛涂膜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充分发挥药物行气散结、通络止痛功效和浮针减少致痛物质释放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秋艳,邓礼娟,杜彪,等.1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止痛治疗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16(03):158-160.

[2] 汤红丽,李伟新,韦进新,等.浮针联合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J].智慧健康,2019,5(12):61-62.

[3] 汪庆玎,刘亚东,杜娟.调神止痛针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1):53-55.

[4] 韩清森.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6):3001-3002.

[5] 付高勇,林珊珊,向月菊,等.改良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8,36(08):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