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家拳二十四字拳的创编

2020-07-14 08:41王水利
少林与太极 2020年3期
关键词:拳法武术

王水利

苌家拳是清代苌乃周创立的有别于其他拳种的一种武技,在河南与少林拳和陈式太极拳并称为“三大名拳”,在全国与心意六合、查拳并称为“五大名拳”。

苌家拳是清代袭乃周创立的有别于其他拳种的一种武技,在河南与少林拳和陈式太极拳并称为“三大名拳”,在全国与心意六合、查拳并称为“五大名拳”。苌家拳传承发展至今,历传九代,己有近300年的历史,2007年7月被列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河南省委前书记徐光春同志在《香港恳谈会上的主题演讲》中说:“苌家拳正大醇厚,一招制胜,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武术学者余水清、林鑫海称:“苌家拳内容丰富,理论独特,可以说是古代武术文献中最早、最系统地论述拳法为何要进行内外兼修及如何进行‘形气合炼,的拳学著作,堪称精品之作。”

苌家拳的创始人苌乃周,字洛臣,号纯诚,又署作剑翁、剑斋、明心堂山人、爱花主人、种竹翁、五十三岁老人等,因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当地人称苌三先生,岁贡生,候选蓬莱知县,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约卒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原居苌村,中年后移居后新庄。苌乃周出身书香门第,在家族熏陶下,熟读经书,潜心学习《周易》,洞彻阴阳起伏之理,尤钟武技。苌家拳《二十四字拳谱》中曰:“余成童苦嗜武,讀书之暇,他务不遑,专以舞蹈为乐。虽先兄屡训,私爱终难自割,徒以传授无门,东支西吾,劳而罔功,深愧无成。”这一段是苌乃周自身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一生拜师学艺、辛苦付出的总结,只是这个时期未得要领,但是却为他以后创拳著书奠定了基础。苌乃周一生师从多人,私塾虎牢张八,初学禹让,得洛阳阎圣道之指点,后得四川冉道传授猿猴棒法,最后随王新象学习剑法,另外还有一些未记载的武术名师进行指点。

由于当时那个年代导引术发展比较好,于是他大胆创新,把导引术引入拳法之中,创编出既可用于技击实战,又能用于性命双修的拳法,即二十四字拳,也称二十四字气拳。

苌乃周在创立苌家拳之后又著《中气论》和《武备参考》两部巨著,用来解释拳理和技理,“若按照实质内容可分为中气之论和拳技之论。其特点是:凡论中气,皆紧密结合拳技加以阐述,不尚玄说虚言;凡论拳学理论,都是以中气学理为主导以释拳艺之精。”

1932年,徐哲东先生重新整理校订苌家拳拳谱,他“简编错杂,文字伪谬,删除重复,更正文字”,最后写定为6卷74篇,更名为《苌氏武技书》,于1936年12月交南京正中书局出版发行。此后《苌氏武技书》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传播,成为武术理论中的经典之作。1940年唐豪先生编著的我国第一部武术文献学和目录学的著作《中国武艺图籍考》中收入了《苌氏武技书》。《苌氏武技书》中共有6卷74篇,有64篇论述拳理和中气,6篇论述拳术,最后4篇论述枪、棒、剑,这充分表明“培养中气”是苌氏武技的核心,在苌氏武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出苌氏武学体系的独创性。而后由于“清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出现了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呈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武术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武术门派大量涌现,风格独特,各具特色。杨建营教授称这一时期的武术是“偏于一隅的技击术”,因此苌家拳的创立在这个年代也是偏于一隅的技击术。然而由于苌乃周的思想颇为开明,他认为:武术习练者不仅要研习搏斗技艺,同时更需要注重研炼内在的精气神之学,以求达成神形兼修、外强内壮之功效,所以,“最先明确提出并创立了以‘培养中气为主旨的新型武学,又对有关‘中气之学理及运炼之方法,紧密结合武术技艺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构建起一门全新的以形气合炼为特点的拳学体系,从而促成了古代武术尤其是拳学,在拳功特点与学理结构上,都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根据苌家拳《二十四字拳谱序》的记载可知,苌家拳二十四字拳是苌乃周晚年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苌家拳的代表作,在当地被奉为最核心、最正宗,所以流传也最为广泛。武术学者葛廷贵称:“二十四字拳是苌家拳派之精华,亦是苌家拳之发端。”陈增志也指出:二十四字拳是苌家拳开山立派的里程碑,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苌家拳的发端。

二十四字拳的创编时间大约是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之间。根据陈万卿出版的《苌家拳》图书和《苌乃周简谱》中可以得知:“苌乃周在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创《二十字拳谱》,作《二十四字全谱序》;十一月创《二十四偏势》,作《炼气诀》。”苌乃周在《二十四字拳谱序》中也记载:“后十年,遇河南府洛阳阎圣道指点一二,颇觉进益。又十年,得字拳四十法,臆续三十二件,积为七十二则。”所以苌乃周是先创编出二十四字拳,再创编出二十四字拳谱和作序。苌乃周在受到洛阳阎圣道的指点之后,武功大有长进,但此时的他并没有能够创编出二十四字拳的能力。又过十年之后,苌乃周得秘传“字拳”四十法,得了字拳之后功夫大成。但这时的他己经到了人生晚年,深感生命的宝贵,因此开始探寻性命双修的养生功法。由于当时那个年代导引术发展比较好,于是他大胆创新,把导引术引入拳法之中,创编出既可用于技击实战,又能用于性命双修的拳法,即二十四字拳,也称二十四字气拳。

他继续苦心钻研和总结,把二十四字拳分为正偏两套,偏每一式而分八,共计一百九十二式,用来充实技法。于是,正以练其体,偏以致其用,纵横奇变,于此毕具。

此外,苌乃周《二十四字拳谱序》中曰:“积为七十二则,但繁多莫记,乃约归二十四式,命以名,示以窍,使学者便于服习。”这一段是苌乃周创编二十四拳的原思想,他是根据自己多年习武的总结,把精华融会贯通之后,积满七十二件,但他又担心由于招式太多,不利于后人的学习,于是就简化为二十四式,并命以式名和注释,以供后人学习。那么这七十二式是什么拳呢?苌家拳第八代继承人刘义明说:“此七十二式包含三部分,是由上、中、下各二十四式组成,上二十四字拳为起纵飞舞的功夫,中二十四字拳为中平之势(也就是二十四字气拳),下二十四字拳为地盘滚伏的功夫。”但也有研究者指出,此七十二式即上、中、下各二十四势,上二十四势以猴拳为基础,中二十四势以二十四大势拳、引战拳为范本,下二十四势以字拳为雏形,拳技略有损益,甚至原势不变。两种说法在具体细节上虽有不同,但都认为此七十二式是由上、中、下各二十四式组成。后来有学者经过证实后得出:“七十二势在较长的时间里得以教习,尤其是中二十四势即‘青龙出海拳,在荣阳、巩义、新密、开封等地的调查中都得到了证实。”由于证实的是中二十四式拳,对于上和下二十四式拳未有得到证实,因此,对此还需要深入研究。

笔者从苌家拳八代继承人刘义明那里得到一本苌家拳拳谱,拳谱上记载着苌家拳“十层功夫”,第五层、第六层、第七层分别对应着苌家拳中、上、下三层功夫,即第五层功夫“形气合炼”:“形气合炼,则内外合于一致,形气化于无迹形乎,其所行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此虽未于极致,无异更加之地,然而,功已过半矣。”第六层“炼浮气”:“浮气者,气浮于上,而为漂浮之势,而为上盘也,即为起纵飞舞上二十四势也。”第七层“练沉气”:“沉气者,气沉于下而为底盘也,即为地盘滚伏下二十四势也。”苌乃周又担心学习者“然恐胶柱鼓瑟,苦其拘执不化……就二十四而扩充之。每一而分为八,共合一百九十二,纵横奇变,于此毕具”。他担心练习者若不能领悟到“字拳”的精髓,就会因此失传,于是继续苦心钻研和总结,把二十四字拳分为正偏两套,偏每一式而分八,共计一百九十二式,用来充实技法。于是,正以练其体,偏以致其用,纵横奇变,于此毕具。

现摘录苌家拳二十四字(气)拳动作名称如下,以供欣赏。

第1式[阴]蟠桃献寿

第2式[阳]犀牛望月

第3式[承]双虹驾彩

第4式[停]仙人捧盘

第5式[擎]猿猴献杯

第6式[沉]双飞燕子

第7式[开]白鹅亮翅

第8式[入]美女钻洞

第9式[侭]双龙入海

第10式[蹦]霸王举鼎

第11式[创]飞燕投湖

第12式[劈]宝剑双股

第13式[牵]猿儿牵绳

第14式[推]双手推山

第15式[敌]直符送书

第16式[吃]猛虎探爪

第17式[黏]钟馗抹额

第18式[随]暗弩射雕

第19式[闪]白虎靠山

第20式[惊]双峰对峙

第21式[勾]螃蟹合甲

第22式[连]童子拜佛

第23式[进]蝴蝶对飞

第24式[退]金猫捕鼠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拳法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刍议武术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铁桥三五行拳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室内跆拳道操
猜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