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

2020-07-23 04:07王加陈伟萍陆琳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双侧动脉子宫

王加 陈伟萍 陆琳琳

宫缩乏力指的是产程进展过程中,由于宫缩未加强,延长产程时间。引发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药物与内分泌等,分为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与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1]。一旦出现宫缩乏力极易导致孕产妇死亡,给患者心理与生理带来严重影响[2]。临床多给予缩宫素治疗,但其作用时间短,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3]。有研究指出,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较好[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止血与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探究其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45±2.52)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8.41±1.48)周。试验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7.52±2.83)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8.61±1.1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行剖宫产术且伴有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止血,排空膀胱后,阴道内置入左手,将宫颈前后唇固定,取截石位应用无齿卵圆钳钳夹宫颈至宫颈下段,深度为膀胱腹膜折返0.5 cm,钳夹30 min后,应用欣母沛肌内注射进行止血,若15 min未止血,加用250 μg欣母沛。试验组实施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于腹壁选一切口,将子宫充分暴露,向上牵拉子宫底部,使其充分暴露在子宫前后壁。于子宫体外侧2 cm处进针,依据先后顺序将吸收缝线置于前后壁,出针后打结处理子宫底部,并用力压迫打结部位,保证充分缝线,依据上述方法对子宫体外侧进行处理,穿刺缝线过程中,确保无出血状况下,于腹腔纳入子宫,应用常规方法缝合处理剖宫产切口,并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左、右子宫动脉S/D;止血效果。止血效果判定标准:尿量恢复正常,子宫开始收缩,子宫出血立刻停止为显效;尿量基本正常,子宫开始收缩,子宫出血量显著降低为有效;未见尿量恢复,子宫收缩,子宫仍出血,需实施子宫切除术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927.42±113.13)ml少于对照组的(1125.78±202.71)ml,手术时间(61.57±3.36)min短于对照组的(80.75±5.1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左、右子宫动脉S/D比较 两组患者左、右子宫动脉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左、右子宫动脉S/D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左、右子宫动脉S/D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n(%)]

3 讨论

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为产后出血,其中较为常见的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更严重者造成产妇大出血而死亡[5]。就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而言,引发该症状的因素有很多,如妊娠期伴有子宫肌纤维伸展;产妇过度担忧、紧张;产程时间过长,产妇出现无力、疲劳,这些因素均会导致宫缩乏力[6,7]。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多采取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8]。常用药物为欣母沛,该药物注射于子宫后,部分患者会引发子宫肌肉收缩,进而使产后出血量降低。也有部分患者应用该药物后无法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这些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子宫缝扎、药物治疗等无效后,均实施子宫切除术[9]。对于多数女性而言,子宫是育龄期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生育能力与女性第二性征维持均受到该器官的影响。若将其切除会给患者生理与心理带来严重负面影响[10]。因此,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有效止血及防止子宫切除。

张红[11]研究中选取50例子宫收缩乏力出血产妇,分别实施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与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结果表明实验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对子宫缝合线进行打结处理,确保缝线稳固性,减少术中出血量,进而缩短手术时间。脐动脉S/D多用于胎盘功能评价,通常情况下,妊娠周数上升,S/D会降低。若S/D出现异常极易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畸形与脐带异常等问题,给新生儿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2]。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左、右子宫动脉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安全性较高。吕楠[13]与王连明[14]研究中指出,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止血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止血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另外,周晓光等[15]研究也指出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止血效果较好。薛爱琴等[16]研究中指出观察组失血性休克、严重疼痛、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本研究结果发现,实施子宫体双侧动脉缝扎术,不仅能够节约手术时间,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另外有效防止了手术期间下推腹膜反折,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生殖系统损伤。研究中未对卵巢血管、输卵管进行吻合支处理,有效保护了子宫相邻器官,减少了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尽管本研究效果较好,但受到研究时间限制,选取样本量较少,且对患者随访时间较短,随访时间仅为6个月,缺乏对远期效果的评价,因此,有待选取多样本量,加长随访时间进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子宫体双侧子宫动脉缝扎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止血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双侧动脉子宫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宝宝在子宫内为何不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