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唑酮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23 04:07杨荣娇潘汝银廖剑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呋喃唑酮四联方案

杨荣娇 潘汝银 廖剑敏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现已被证实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胃肠道疾病及不明原因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胃肠道外疾病有关[1]。第五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经验治疗推荐了7种铋剂四联方案,所有方案中均含有质子泵抑制药(PPI)和铋剂,初次治疗失败后,可在其余方案中选择一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当地的Hp抗生素耐药率和个人药物使用史,权衡疗效、药物费用、不良反应和其可获得性,作出个体化抉择[2]。结合清远地区,呋喃唑酮耐药率偏低、药品经济可得等情况,本研究拟分析呋喃唑酮四联方案补救治疗Hp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5月~2019年6月清远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00例Hp感染初治失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在参与研究之前均签署了相关的知情书,治疗依从性良好。100例患者中59例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并且病灶处于胃体,胃角等位置,溃疡有1~3个,平均直径(11.6±7.3)mm;41例患者为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患者。患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症状:腹痛、反酸、食欲不振、嗳气、腹胀等。患者类型: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Hp相关性胃炎、需长期PPI治疗、有胃癌家族史、个人强烈要求治疗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2.11±8.63)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病程(1.35±1.13)年。观察组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2.33±8.56)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病程(1.47±1.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第1次接受Hp根除方案之后1个月,经过13C尿素呼气诊断显示结果是阳性;②患者年龄18~68岁;③近4周中没有接受PPI、抗生素、H2受体拮抗剂、铋剂的药物治疗[3-5]。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②存在糖尿病、神经肌肉疾病、哮喘、结缔组织病、精神疾病;③患者出现急性消化道出血或是消化道肿瘤等严重疾病;④患者存在肾、心、肺等严重器质性病症,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严重影响;⑤处于妊娠或是哺乳阶段的女性患者;⑥患者有严重的药物依赖性,或是有酗酒等习惯导致不适宜开展研究[6-8]。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30 mg b.i.d.+阿莫西林1.0 g b.i.d.+呋喃唑酮0.1 g b.i.d.+胶体果胶铋200 mg b.i.d.四联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30 mg b.i.d.+阿莫西林1.0 g b.i.d.+可乐必妥0.2 g b.i.d.+胶体果胶铋200 mg b.i.d.。两组服药疗程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Hp根除率;治疗前、停药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治疗结束、停药4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评分判定:无症状为0分;若是出现症状或是症状程度相对较轻则为1分;症状显著,甚至会对患者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能够运用药物治疗方式使得这种困境得到缓解为2分;症状显著,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并且借助药物治疗的方式并不能解决这种情况为3分[6]。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及停药4周后对病患展开随访,依照评价表分析患者不良反应(腹痛、饱胀感、反酸、嗳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p根除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停药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上腹痛、反酸、饱胀感、嗳气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观察组上腹痛、反酸、饱胀感、嗳气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0.77±0.28)、(0.76±0.24)、(0.66±0.24)、(0.57±0.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2±0.29)、(1.03±0.29)、(0.85±0.41)、(1.12±0.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结束、停药4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及治疗后1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0%、26.00%,均低于对照组的60.00%、9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停药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停药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停药4周后对比,aP<0.05

表3 两组治疗结束、停药4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n(%)]

3 讨论

Hp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的致病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根据2005~2011年中国的一项涵盖24个地区51025例体检人群的Hp感染情况调查显示,Hp的总体感染率为49.5%[7]。由于H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关系十分密切,且Hp感染被认为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根除Hp感染,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Hp感染导致的临床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疾病困扰;还可以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生风险,有效预防胃癌[8]。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根除Hp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治疗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但随着Hp耐药率的增加,人们对于Hp根治性治疗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完善中,用药过程既要关注药物的治疗效果,还要关注Hp感染导致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9]。

第五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指出:目前推荐铋剂四联(PPI+铋剂+2种抗生素)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根除Hp方案(推荐7种方案)。初次治疗失败后,可在其余方案中选择一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10]。方案的选择需根据当地的抗生素耐药率和个人药物使用史,权衡疗效、药物费用、不良反应和其可获得性,Hp根除要基本具备以下4项条件,即根除率>90%;症状消失在短期内;无严重副作用;Hp耐药发生率低且价格低廉。为此,本文选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的四联方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观察组上腹痛、反酸、饱胀感、嗳气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0.77±0.28)、(0.76±0.24)、(0.66±0.24)、(0.57±0.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2±0.29)、(1.03±0.29)、(0.85±0.41)、(1.12±0.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及停药4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0%、26.00%,均低于对照组的60.00%、9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呋喃唑酮四联方案补救治疗Hp感染的临床效果好,Hp根除率更高,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呋喃唑酮四联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HPLC 法和UV 法测定呋喃唑酮片含量的比较
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的公告(2019年第9号)
呋喃唑酮复方制剂停用有因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