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微课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7-26 14:25陈丹丹
考试周刊 2020年64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应用策略微课

陈丹丹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在教育事业当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将微课这种信息化技术发展下的产物结合到初中美术教学当中,能够为初中美术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微课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着重分析了如何将微课应用到美术教学实践当中,并探讨了微课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思路。

关键词:微课;初中美术;应用策略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急需与时代接轨,融入一些新技术,以此推进教育教学的进步。微课是一项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育手段,在各门学科当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还有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这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思考。文章主要提出了一些微课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

一、 确定微课的内容

微课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在五到八分钟之间,这种时间限制就要求教师对于录制微课内容的把握。所以,考虑一堂课能否采用微课教学,根据课题录制几个微课,确定本节课当中哪些内容需要运用微课都需要重点设计。近几年来,从相关以微课为主题的培训中就能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微课设计,常规化的微课会针对某幅作品进行相关基本信息的介绍,例如肖像画的时代、作者、表现形式、画面内容、所运用的绘画语言以及艺术价值等,虽然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知道了“是什么”,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学生在欣赏一幅肖像画时虽然了解了一些基础知识,却没有引导他们对作品有更深层次地思考和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美术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微课没有实际意义,是无用的微课。微课,顾名思义,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微”,设计内容需要短而精,对于微课的选题需要尽可能的小,要突出或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不过,微课虽然“微”,但是内容需要具体化,教师应在有限的微课时间内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力补充。在进行肖像画教学时,教师可以丰富教学设计,加入肖像画所属的流派特点以及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等方面来设计微课,还可以运用比较法将两幅形式语言鲜明的肖像画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欣赏。采用微课的形式带领学生去欣赏美发现美,让微课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利用微课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这就曲解了微课原有的意义。

二、 紧密编排微课的内容

现在大多数的初中美术教学使用“建立教学情景——引出课题——抛出问题——方法示范——学生练习——学生作品展示——总结评价”的教学模式。微课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不是一节完整的课,也不是将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拆解,它的内容更为精简,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这需要经过教师合理编排设计,做到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着重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是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初中学生学习美术微课的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微课视频的时间有限,很多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情境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微课当中加入一些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引导学生赏析凡高的《自画像》时思考画家运用了哪些颜色,观察画家强烈的笔触,不同时期画家的自画像运用了不同的表现语言等。很多教师在欣赏课授课过程中会使用陈述句来为学生们讲解,忽略了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微课最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所以,微课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想要微课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将微课设计的有一定的吸引力,并且能够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内容,结构上不拖沓,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研究课堂内容,学习美术知识。比如,学习凡高的《自画像》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凡高的作品进行精神层面的理解,深入研究凡高的《自画像》就要深刻理解画家的思想,这是欣赏这幅作品的关键。那么制作这节课的微课视频时,教师可以先将凡高的《自画像》制作成一个照片集,多角度的为学生们展示凡高的四十幅《自画像》,之后在课堂上播放,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画作当中的眼神。教师还可以在凡高的四十幅《自画像》当中选取几幅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带领学生重点分析,尝试感受画家创作时的心情。在学生自由讨论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几幅作品,为学生讲解画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创设情境,提升对画作更深层次地理解。

在学生们赏析不同画作时,教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提出的问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效率,带领学生对作品的本体化语言及思想内核的探究,进而掌握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的方法,理解不同时期绘画流派的艺术语言,形成学生初步的审美判断能力,并养成尊重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的主体从教育者转到学习者。

四、 微课技术的提高

微课是一种将課程录制成小视频的教学形式。所以,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还应关注如何录制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因为微课在教育事业上的应用时间还很短,微课的运用尚处于探索期,大多数教师制作微课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整体呈现出文字内容较多,图片和视频较少,视觉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等现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设计好一节微课,教师制作微课的技术也十分重要,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能够熟练的运用软件进行微课的剪辑制作。微课的内容需要在短时间内以最为直观的形式,将图、文、视频等资源加以整合处理,呈现给学生,展示课堂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课件里需要展示的信息进行筛选,一目了然,言简意赅;版面设计从视觉上应注意适当留白,利用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课件在制作时要注意色调统一和谐,穿插的动画形式也不宜太多,尽可能地发挥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积极作用。除了利用课件录制之外,后期也可以利用视频编辑软件穿插短视频,配合教师的同步讲解、背景音乐等,对微课内容进行装饰美化,让微课内容更为精彩。当然微课文件不宜过大,教师后期还需要对微课进行压缩。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应用策略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