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分析

2020-07-26 14:25林峰
考试周刊 2020年64期
关键词:职业资源探究

摘 要: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家上网课催生了网络教学的火爆,疫情过后网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竞争的焦点,网络学习成为人们交流、获取信息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线下的课堂教学与线上的网络学习的衔接形成优势互补,激发学生主体自主学习意识,肯定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使终生学习成为习惯,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科知识为支撑核心素养,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条重要理念。线上教学的目标、教学主体和线下教学是一致的,两者优势互补,融合学习,可以尽快达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

关键词:疫情;线上教学;学习

一、 利用互联网在线上获取资源

为线下教学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情景素材,热点话题,老师在讲高中思政课“新时代的劳动者”这课前向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并通过平板电脑,移动终端觀看老师发布的要求。

第一步:利用互联网分小组收集“新兴职业”并把资源整合上传。

新兴职业与你前行

信息安全分析师:负责保护公司或企业的信息安全,包括客户信息、资本信息、经营信息等等。随着网络攻击的迅猛增加,该职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数据分析师:指的是不同行业中,专门从事行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并依据数据做出行业研究、评估和预测的专业人员。

无人机飞手:(无人机操控人员)是一个新兴的紧俏职业。

网络营销工程师:职业的高端应用人才,网络营销师当之无愧是网络时代运筹帷幄的推手,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因而也是企业现代化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食物造型师、服装陪购师、整理收纳师……越来越多新兴工种服务着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也成就人们多元的职业选择。

土壤农技师:根据各种现象和状况,进行土壤评估,主要是进行土壤改良。

第二步:通过网络连线邀请熟悉的专家学者教授介绍我国当前的新兴职业的发展趋势(时间五分钟)。

第三步:通过网络连线,请在新兴职业工作的亲友介绍职业岗位(时间五分钟)。

根据教材知识,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该课知识点。学生把完成的任务上传到系统平台上,系统会即时进行统计,并把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可在线上掌握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完成的进度,并及时提醒未完成任务的学生按时按质完成。

以上是四个小组搜寻“新兴职业”部分资源,当然不止这些,我只选择了一部分资源,这些资源不是全部都有用的,互联网线下的资源整合有以下特点: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快速搜集资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有效集聚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资源。

线上线下教学更具时代性和时效性。政治学科的特点,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新闻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利用互联网搜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搜寻,获取的有效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更加丰满,更加有趣,更易接受。

二、 利用互联网在线下资源整合

学生在线上搜集到“新兴职业”的资源要进行筛选过滤,引导学生回到课本知识上,思考这些资源与教材的观点能否建立联系,建立怎样的联系。

请信息技术老师提供技术的支持。整合表格、图形、数据,根据老师提供的模板进行整理,在操作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向信息技术老师在线上求助。

通过资源整合,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建立“新时代的劳动者”为核心知识的思维导图,然后在线上分享。

构建核心知识的思维导图要找到本框最重要的关键词,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它串起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也可以用主干知识或知识的内在联系来构建,也可以用前后框架有联系的单元知识点来构建。

通过网络资源整合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由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转而重视培养知识的获取、分析、筛选和处理的能力,面对互联网,师生都能平等地交换信息,分享资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三、 利用互联网在线下探究活动

对资源的优化,最后得出结论,形成最有用的核心知识。那么如何运用这些资源解决社会中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交流问题,探究问题,共享探究问题,一起解决问题,课堂在多边互动,积极主动,在争论中达成学习目标。课堂探究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这些资源进行的,主要由学生探究和老师点拨构成,教师只在难点,重点,关键点作点拨提示。把全班学生分成ABCD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探究一个问题,然后派代表在线上交流共享探究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人工智能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会增添一些“烦恼”。专家预测,“到2025年基本的人工服务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将有很多服务员、工人、翻译、记者、保安、销售、司机、家政等职业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但与此同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调试、维护、控制机器人的技术性岗位会相对增加,2025年将达到二百万个净新增就业岗位。同时,受人工智能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因行业而异,制造业将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医疗、公共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就业需求将持续增长。目前,人工智能替代人工主要以中低端劳动力为主,但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向更高端劳动力市场发起“挑战”的趋势必将到来。

探究一:政府应如何妥善解决“机器换人”引发的“烦恼”?

探究二:企业如何解决“机器换人”造成的就业问题?

探究三:高校如何培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探究四:劳动者如何应对这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

这些探究问题的设置围绕本课的核心知识展开,实现情境材料,问题的设置与核心知识高度统一,探究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最美丽。

在线下教学中创设問题探究有利于形成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探究问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享问题,都是在互联网平板电脑上进行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三维目标,核心素养都体现在问题探究之中,以期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只对探究问题点拨,教师可将点拨提示放在线上,学生也可评价其他小组的结论,或者补充其他小组的结论,达到互学互评的效果。

四、 利用互联网在线上资源共享

每个小组成员把“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资源,诸如微课、教学案例、视频、图片等进行分享,也可以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与困惑。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取得集体智慧与个性化于一身的优质学习资源,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质量,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活力。

借助云教育,微信群等网络资源建立我们自己的资料库和题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全面系统的校本思想政治学科资源。学习方法指导、教材重点难点分析、易错点分析、疑难解答以及各类测试题,也可以把这些做成微课,同学们只要点击就能学习并寻求到帮助。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可以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疑难分析、易错点分析等辅导,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或是有趣的学习资料等放到资料库中,供大家共享。这样,资料库、题库、QQ群和微信平台既成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场所,又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平板电脑把遇到的疑惑问题发送给老师,在平台论坛上,班上其他同学各抒己见,互相帮忙。这种即时、多向的互动模式,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我们也可以在线组织老师跨学科,跨地域观摩“新时代的劳动者”这节课,实现资源共享以及网上教研活动。

线上连线律师指导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候如何用正确地合法有效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 利用互联网在线上教学评价

在线上用作业平台发布试题、随堂测验和课后作业的动态评价。可以让学生互评互改,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又实现了即时的反馈,改变了备课与授课模式。错题多的知识点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这方面的知识需要查漏补缺。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因人而异反复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这点对于学困生的作用尤为明显,尤其重要。教师可以根据随堂动态数据,机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全面记录包括错题集在内的学生成长轨迹,为个性化发展提供精准教学依据。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校要求对学生端进行严格的管控。

线上教学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移动终端发送题目给学生,学生通过学生端接收问题进行答题。如果是选择题,软件系统会自动统计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和错误率,这大大提高了课堂训练的效果。如果是主观题,学生还可以使用系统的推荐功能要求老师评讲自己的答案。

线上教学还特别注重教学的公平性。平时有些学生不喜欢发言,线下没办法关注,通过线上教学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成绩较好,思维活跃的同学可以多派任务给他,培养他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向深度学习转变。可以布置“未来十大最热门职业”进行预测。在线上与大家共享你的分析结果。

教师在线上布置任务,同学们根据搜集到“我国劳动就业”有关资源作为背景材料自己设置问题,小组合作也可以。并组织好答案,然后在线上分享给大家,老师在线上点评或指导。更加扩大学生视野,学生结合社会的需求、自己的特点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己设计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为你的职业理想作哪些准备,然后上传到云平台与大家分享,点评谁设计的规划更加科学可行。

借助互联网技术线上平台,师生可以大胆进行创新教学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再拓展到借助社会资源,相互交流、讨论和答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增加课堂互动、提升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线上线下教学让政治课堂更智慧更精彩。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布雷特·金.智能浪潮·增强时代来临[M].中信出版社.

[3]吉姆·奈特.高效教学:框架、策略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林峰,广东省珠海市,广东省珠海市红旗中学。

猜你喜欢
职业资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职业写作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