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不同时期诗歌的语言表达风格特点浅析

2020-07-29 10:39赵恒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6期
关键词:风格特点唐诗语言表达

摘 要: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自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夺得江山,国力日渐强盛,一直到唐玄宗后期朝政腐败,爆发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落。诗歌也由如唐朝国运一样,几经跌宕。不同时期的诗人在诗歌表达上都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初唐时期社会动荡,为诗体改革阶段,盛唐时期星光璀璨,人才辈出,为诗歌高潮顶峰阶段。中唐时期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动荡进入了一个低潮期,一直到中唐后期晚唐阶段又重新出现了生机,此为繁荣跌宕,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阶段。晚唐时期的诗人情感表达整体是感伤气息为主,是唐朝文人的哀叹和夕阳返照阶段。唐诗不论是兴盛时期的豪迈,还是衰落时的哀叹,一千多年以来,这些经典的诗歌几经朝代更迭,但依旧脍炙人口,经典流传。

关键词:唐诗;语言表达 ;风格特点

唐诗是指对唐朝诗人所作诗歌的统称。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唐诗也对亚洲汉文化圈和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之一,唐诗为中华文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不同时期诗歌的语言表达风格特点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社会特点、文化特点、政治民情、风俗习惯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初唐时期诗歌的语言特点——社会动荡,诗体改革

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时期,社会经过连年战乱,经济、文化、生产力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唐朝初期的诗歌类型,基本上还是继承了南朝时期的浮夸、奢靡之风,流行描写宫廷生活的宫体诗,语言表达的内容基本是宫廷内的生活及男女感情,外在写法上则追求用词奢靡华丽。虽然这一类诗歌也有一些抒情咏物之作,不过总体来说,宫体诗的情调较为轻艳。虽然这类诗歌的表达特点较为柔弱和奢靡,但宫体诗中符合律诗格律的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这也说明这类诗的形式对后来律诗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于它用典故多、用词艳丽等特点,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唐中后期的李贺和李商隐两位诗人,他们显然曾吸取过宫体诗的某些表达方法。

初唐时期,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是发展和改造宫体诗的主体力量,经过“四杰”的努力,在这一时期诗歌的语言表达体系上不仅奠定了五律,也发展了七言歌行。

唐代初期,较早开始进行诗歌革新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推崇汉魏古诗,以复古为主导进行诗体改革,很大程度上扫除了当时宫体诗的浮夸、奢靡之象,对唐诗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他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全诗仅四句,没有太多的修辞手法,但此诗境界之大,格调之雄浑,含义之深刻,是后来者少有的。这首诗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蕴含着诗人的理想和现实实际情况的尖锐矛盾。作者用短短的四句,表达出了内心情感像火山一般的喷发,又如同大江一般的奔流。《登幽州台歌》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陈子昂作为新的诗风开启者内心的情感,更代表了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等进入改革时期,国家开始走向强盛时文人壮怀激烈的思想感情。以至我们今天重新来感受此诗歌的语言特点,仍然会将自己置身于大唐盛世即将开启的历史背景之中,感受着一种英雄壮志情怀在胸的气势。

二、盛唐时期诗歌的语言表达特点——星光璀璨,人才辈出

唐朝经过初期的发展,开明的君主,德才兼备的一群名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使得唐朝的经济、文化等快速的从隋末唐初的战乱中恢复过来,百姓生活逐渐安定,国力日渐强盛,历史开始进入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的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面对当时强大的国力、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社会,大都胸襟开阔,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好男儿都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这时的诗人喜欢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边关的独特的风光,激烈的战斗和个人的胆识气魄。

盛唐时期分为两个较为典型的诗歌派别,一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例: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二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边塞诗的重要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等。例:1、“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琱弓。”(高适《塞下曲》);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齡《出塞》);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除了两大流派之外,李白和杜甫则是盛唐时期名气和成就都比较大的诗人代表,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唐诗乃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深情的向往,自己的足迹也遍及各地,在此期间他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诗篇。李白诗歌的语言表达特点为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其中又想象丰富,意境奇妙。李白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其中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最高。其诗歌特点完全打破创作的固有程序,达到了任随性起,任随性落的神奇境界。李白诗的语言表达特点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成为了他诗歌中最鲜明的语言艺术特点。李白诗中常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综合运用,造成了意境中有诗,诗中有意境的至高境界,这也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语言表达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杜甫的作品在唐诗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盛世转衰败的时代,他自己也是亲历了安史之乱。他的诗语言表达特点多涉及战乱、动荡、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人民疾苦等,他的很多诗都映照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苦不堪言的现状。杜甫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北征》等名作。杜甫曾弃官入蜀地,虽然躲避了安史战乱,在蜀中的生活相对安稳,但他仍然心系天下百姓,胸怀国事。杜甫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的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诗歌的语言表达特点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中唐时期诗歌的语言表达特点——繁荣跌宕,现实主义

由于唐朝政治、社会经济等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诗歌的发展在此期间也处于低潮阶段,一直到中唐后期晚唐阶段才又重新出现了繁荣景象。中唐前期以元结、顾况为代表的诗歌语言表达的特点侧重反映现实民生。例:1、”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元结《舂陵行》);2、“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顾况《过山农家》)。同时中唐前期的韦应物、刘长卿、则是侧重山水诗的表达。例:1、“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中唐到了后期,又产生了两大诗派,分别是新乐府派和韩孟诗派。

首先是新乐府派。在当时的新乐府运动中,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他们发扬和继承了杜甫的写实精神,从普通日常生活中选取诗歌表达的素材,代表作有《与元九书》、《新乐府序》、《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序》、《乐府古题序》等。他们留下了很多赋咏新题材的诗歌、通过新的新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揭示现实的社会,掀起了当时诗歌社会的新乐府运动。例: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2、荷叶团圆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满池明月思啼螀,高屋无人风张幕。(元稹《夜池》)。

其二是韩孟诗派,韩孟诗派与新乐府派是同时期出现的,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的语言表达特点是“陈言务去”,尚古拙,求奇险。代表作有《山石》、《病中赠张十八》、《早春呈水部郎十八员外》、《苦寒吟》、《秋怀十五首》等这些诗歌的语言表达特点是避熟就生,因难见巧,刻意求新,形成独特险怪的风格。例:1、“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吁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韩愈《归彭城》);2、“劝尔勤耕田,盈尔仓中粟。劝尔伐桑株,减尔身上服。”(孟郊《赠农人》)。

四、晚唐时期诗歌的语言表达特点——文人哀歌,夕阳返照

晚唐是唐朝文人的哀叹和夕阳返照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的情感表达整体是感伤气息为主。晚唐时期社会动荡、宦官弄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面对这种社会现状,诗人们大都是消极、哀叹、悲观的态度,诗人的关注对象从社会的现状,转变为自身的情感,表达男女之情风气日盛,艺术修为上,一方面这一时期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诗风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注重活泼天真、平淡的诗风。

李商隐和杜牧则是晚唐时期名气和成就都比较大的诗人代表,相比较与李白和杜甫,李商隐和杜牧被后人称为“小李杜”他们的诗歌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

李商隐是当时牛僧孺一派和李德裕一派展开的政治斗争的牺牲者,李商隐一生辗转于两派之间一生不遇而终身。因为他的遭遇和经历,他在诗歌表达中,把不能明言的感情,寄托与表达在许多艳丽的七律诗歌之中。他的许多诗,曲折而有所寄托。他的诗歌在当时已有难解的风格,其诗歌的整体表达有象征性的诗句形象,虽然被认为晦涩难懂,却出现了许多爱好者与模仿者。后来到了宋朝就出现了流行仿效李商隐诗风的西昆体诗。李商隐他并不是单纯歌颂爱恋主题的诗人,在他的集子中,评论时事,对社会、政治的激烈讽刺的作品也并不少。

杜牧在晚唐时期有“风流才子”的雅稱,杜牧起初是一位性格刚烈且有较高抱负的人。面对从中唐到晚唐社会动荡和昏乱程度日益加深,面对现实,他不断在诗歌中写下惋惜与愤恨,写下与自己怀才不遇的沮丧。经历了江南的漂泊的生活,江南社会的自然与华丽的都市生活,为他的诗歌创作增添了艳丽的色彩。华丽的诗歌风格成为杜牧诗的特点之一。他比较擅长七言绝句与律诗。

晚唐时期,和中唐时期韩愈、白居易他们质实的诗风有了本质的不同,李贺情感表达方式的艳丽诗风,逐渐笼罩了整个文人的创作环境。诗人们大都致力于中唐时期韩门一派特征的字句雕琢,诗歌整体变得越来越晦涩难解。

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晚唐的“李杜”,李商隐又与和他诗歌风格相似的温庭筠并称为“温李”。温庭筠也和当时许多文人一样,未被社会重视,怀才不遇,他在一段时间里渡过放荡的生活,在另一段时间里倾注他热情、细致的诗歌表现方法。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类为代表,以巧妙的表现而负有盛名。然而从整体来看,温庭筠的诗歌作品中,没有李商隐诗中所表现的感情凝聚和意味深长。对于温庭筠的诗歌而言,更应当注意的是他的词作,他的词作常将青楼的脂粉香带进作品中,表达出艳丽的特点。

根据诗歌语言表达的特点和风格,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第一是以杜牧、许浑为代表的感伤清雅风格,追求语言华丽、超然飘逸感伤的诗风语言特点;例:1、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杜牧《雪中书怀》);2、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第二是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含蓄委婉、华美艳丽的诗风语言特点,其中李商隐温婉含蓄,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而温庭筠则诗歌华美艳丽独成一派,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例: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2、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温庭筠《题柳》)。

第三以司空图、陆龟蒙为代表的隐居不仕,遁匿山林的诗风语言特点;例:1、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司空图《纤秾》);2、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第四是以贾岛、姚合为代表,贾岛凄凉冷清,姚合平淡内敛。他们的诗风语言特点是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例:1、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2、亭亭新阁成,风景益鲜明。石尽太湖色,水多湘渚声。(姚合《题长安薛员外水阁》)。

第五是以杜荀鹤、皮日休为代表的对乱世的悲伤感慨与哀怨讽刺的诗风语言特点。例:1、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杜荀鹤《秋日怀九华旧居》);2、连钱锦暗麝氛氲,荆思多才咏鄂君。孔雀钿寒窥沼见,石榴红重堕阶闻。(皮日休《病后春思》)。

结语:

诗歌也像是唐朝国运一样,几经跌宕。不同时期的诗人在诗歌表达上都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初唐时期社会动荡,诗体的改革推动了文化的进步。盛唐时期星光璀璨,人才辈出,诗歌达到了最高潮的顶峰阶段。中唐时期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动荡一度进入一个低潮期,一直到中唐后期晚唐阶段又重新出现了生机。晚唐时期的诗人情感表达整体是感伤气息为主,是唐朝文人的哀叹和夕阳返照阶段。从唐朝历史的各个时期来看唐诗的发展,唐诗不论是兴盛时期的豪迈,还是衰落时的哀叹,唐诗都不单纯是文学艺术作品,他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是一种唐朝人的生存形态,诗中有山水,诗中有情谊,诗中有历史,诗中有魂魄。而这些都是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力量,唐诗的魅力是无穷的。

唐代是诗歌的盛世时代,强盛的国力、发达的经济,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留下了众多不朽的精彩绝伦的作品。唐诗在中华文明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各种形式深深的融入到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骨髓之中。

參考文献:

[1]胡淼.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

[2]袁凌.在唐诗中穿行.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3]鞠菟. 唐诗为镜照汗青(上下册)(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4]张彦.唐诗的历史想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赵恒(1985年—),男,汉族,河南浚县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乘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课题项目:

1、本论文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研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建设”(项目编号:A201923)研究成果。

2、本论文为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民航院校人文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8—33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风格特点唐诗语言表达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唐诗赏读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电视剧中的音乐叙事作用浅析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变化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