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西岐文化,做“正德教育”

2020-08-04 17:49陈任梓
中国教师 2020年7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办学师生

陈任梓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在整体布局上开始追求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办学。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本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稳定、优质的办学风格,获得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1]。

笔者认为,创建特色学校,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创建特色学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地、因校制宜,紧紧结合学校及所在社区实际,扬长避短,找准着力点。西岐小学传承社区文化,走出了一条“正德教育”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挖掘本地资源,找准“特色”着力点

特色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朝夕之工,必须着眼长远发展,应从本地文化和学校底蕴、办学思想、价值取向、教育方法等整体层面思考特色建设的问题,找到着力点,精准施策。

西岐小学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办事处西岐社区,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校舍依小山岗而建,从低到高分三个层次依次排列,动静分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学校历史悠久,前身是创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设在西岐直正公祠(该社区族人宗祠,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学堂。直正公祠前匾额中的“直正”,是百年来西岐先祖们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也是打造特色学校的独特泉源。

学校所在社区“西岐”的命名,源自西周时期的历史典故—凤鸣岐山。社区人文底蕴深厚,现存众多历史建筑,如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古寨建筑群(仙桥古溪陈氏一族先祖肇基的地方之一)、众多老书斋(宋代建筑1处,清代建筑9处);还有多处新建的公共文化活动场地。社区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揭阳市十大美丽乡村。

基于社区资源、学校的办学积淀和现状,综合多方意见,学校确定以“正德教育”为特色学校创建的着力点。

“正德”,就是端正德行、纯正的道德,也是“正身之德”“使道德修正”,可理解为“涵养正气,日新其德”。“正德”,就是要修养身心,尊道重德,正直担当,俯仰无愧。

以“正德教育”为特色学校创建的着力点,旨在传承西岐人的价值追求,教育西岐学子要端正德行、有正身之德,培养西岐小学师生的规则意识、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提高师生道德水平、促进师生全员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科学规划,整体设计

学校结合实际,对创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先做好创建团队的师资培训,开展与特色学校相关的课题研究等,然后再制订中长期创建规划,并随着具体工作的推进不断完善。

1.做好创建团队的师资培训

学校积极为教师争取培训、学习的机会。组织学校创建团队成员参加榕城区第三批特色学校学习考察活动,让团队成员开拓眼界、明晰创建思路;邀请区教育局相关领导专家到校,指导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购买相关书籍,组织团队成员开展读书和交流活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校长是人力因素中的重中之重、核心因素。学者邹尚智认为,“没有不能形成特色的学校,只有个性贫乏的校长”[2]166。校长有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带出一支能干的团队,才能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学校校长参加了揭阳市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设的“揭阳‘名校长工程—卓越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研修活动,为学校的创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对农村学校而言,创建特色学校是新事物。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与创建特色学校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修正。

创建课题研究小组,校长任主持人,主持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做好制度建设、外联、活动组织及各阶段的活动安排工作。学校有关领导、各学科教研组组长作为成员,协助主持人做好课题研究的开展落实工作。例如,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校园环境文化的打造、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中突出“正德”教育,在团队活动中渗透“正德”教育,在开展校内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宣扬“正德”精神,开展家、校、社区三结合的“正德”教育活动,等等。

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收集社区、学校能够用于打造“正德教育”的物象、内容,提取相关素材;分别向师生、学生家长,就“正德”中的公德、师德、“学德”等发放问卷,收集他们的观点和建议,并在这些“德”中,提炼出最适合在本校开展的内容,重点培养和打造;采访校内外开展德育活动的典型人物,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从而建立师生“正德”评价体系。

3.做好整体发展规划,分步實施

确定了特色学校的创建方向之后,学校设置了与“正德教育”相适应的“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校发展目标”三个维度目标,每个维度目标都制订了“近三年目标”和“长远目标”。

同时,学校拟定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明确创建特色学校的内涵与重点,构建符合特色学校发展的校本文化,开发“正德”理念浸润下的校本课程,整合发挥学校特色项目在“正德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师生的规则意识。第二步,围绕“正德”理念,重点打造“正德”文化。一是设计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各种制度规范中体现“正德”精神。二是布置“正德”文化环境,对各种相关文化物象进行改造建设,重新审视并完善学校环境,尽力打造全方位育人环境。三是开展“正德”主题活动。第三步,继续开展“正德”主题活动,用好社区“正德”资源,开拓校外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师生“正德”评价体系,做好创建工作及成果的阶段总结。

三、构建学校文化,打造特色烙印

邹尚智认为,学校文化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土壤”[2]125。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称,是学校特质的集中体现。创建特色学校,构建符合特色学校发展的学校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围绕“正德”理念,重点从四个方面打造“正德”校园文化。

1.精神文化

根据“正德教育”的内涵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优化学校的“一训三风”。“一训”指校训,即“修身正德,敏学笃行”。“三风”指校风、教风、学风,即“厚德博学,知行合一;德才兼备,诲人不倦;学而不厌,品学兼优”。

挖掘西岐的历史文化,结合“正德教育”的内涵和学校实际,创作校歌《启航》,把学校的办学思想、文化积淀、价值追求等元素,融入校歌中。校歌创作完成后,在全校师生中推广校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师生自豪感。

围绕“正德教育”的内涵开展校徽设计比赛活动。在师生中推广“正德教育”理念学习活动,征集校徽设计初稿。校徽定稿后,将其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外墙、学生校服、印刷物、日常用品等。

2.制度文化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创建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学校根据特色建设的方向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建立特长教师、特长学生的评估和奖励制度;对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班集体给予奖励。学校还围绕“正德教育”的内涵完善、优化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在各种制度规范中体现“正德”精神、“正德”文化要求。同时,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出台一系列制度规范,让师生“正德、正言、正行、正容、正身”有章可循,如《教师行为规范要求》《教师教学评价评估制度》《学生日常行为十要求》《学生成长评价体系》《文明小标兵评选办法》《美德少年评选办法》等。

3.文化环境

学校紧扣“正德教育”内涵对校园里的道路、楼房、墙壁、布景进行布置,打造浓烈的“正德”文化环境,让师生能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因地制宜,制作宣传栏、宣传牌、宣传标语,在各楼栋外墙适当位置、在正德路两侧、在操场周边、在教室走廊天花板横梁等地方,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德教育”“美德少年”等各类主题教育内容。对行知园中央的大花圃进行改造,正面立教育家陶行知的半身雕像,其他三面把原来的花木改种为金镶玉竹,竹身形挺直,寓意正直、担当。

4.综合活动

开展体现“正德”精神、糅合特色项目(规范汉字书写、体育艺术、校园篮球)的各种活动,以固定的主题活动和其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师生进行“正德、正言、正行、正容、正身”教育。

结合学校及师生特点,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同一主题活动,不同学段的活动形式及内容不尽相同。(见表1)

除了相对固定的主题活动外,还适时在师生中开展与特色主题有关的活动。如倡导开展 “正德修身,做合格建设者”师生签名活动;开展“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师生书法比赛、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强我体魄,坚我意志”的阳光体育艺术节等。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标兵”“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举办“新学年教师‘践倡议、守准则誓师大会”;发出“崇德修身,行为世范”倡议等。在学生中开展“文明小标兵”“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等。

四、提炼特色精神,提升特色品位

有学者认为,学校精神建设是特色学校建设中最为本质的内容,往往代表了特色学校的理想和追求[3]。精神建设的品位与追求,将引领特色创建。只有用特色精神做全体师生的行动引领,才能使特色更深入、更长效。

学校师生在仙桥教育组第六届小学生体能素质竞赛暨啦啦操比赛中,表现优异。教练员细致做好赛前指导,赛中鼓励队员,赛后及时点评总结;运动员们个个全力投入比赛,咬紧牙关、努力拼搏,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教练和运动员们的这种干劲、拼劲、集体主义精神、担当意识,正是学校办学理念落地见效的有力见证,也是学校开展“正德教育”的希冀所在。学校在全體教师和四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讨论和征文活动,要求结合教练和运动员们刻苦训练,取得优异成绩的生动事例,写一篇文章记叙师生的感人表现,挖掘其中内涵和精神,适当抒情或议论,讲好西岐小学的“正德”故事。

结合师生在长期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和集中讨论,学校最终提炼出了西岐小学的“正德精神”内涵—守规则、敢拼搏、讲担当。规则,包括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道德情操和具体活动要求。拼搏,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正确的奋斗目标。担当,是要有积极主动的主人翁态度,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要明确各种角色的职责和义务,做好本职工作,做到称职、出色。

五、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以其特色需求为目标的自发性课程发展过程,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需求,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为有效推动“正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学校组织编写了若干校本教材。如《西岐文化拾掇》,收集整理了西岐社区的历史、人文、教育、优秀人物等先进文化,汲取“正德基因”,助力“正德教育”。又如《走近文明》,主要收录有关文明素养方面的规定、内容等。再如《品诗正德》,选取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荐的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以图文并茂、读写结合的方式呈现,供师生们阅读、吟诵,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正德教育”追求梦想、热爱祖国、正直担当、懂得感恩、崇尚劳动的内涵。

创建特色学校,是时代的召唤,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西岐小学走“传承西岐文化,做‘正德教育”的特色办学之路,目的在于延续社区优秀文化基因,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参考文献

[1] 李修胜.创建特色学校之我见[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4(11):52.

[2] 邹尚智.特色学校创建与校长个性发展[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

[3] 陈翠荣,王治高,邹心胜.特色学校建设要走出“雾里看花” [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25.

(作者系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西岐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办学师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