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20-08-04 17:49柯怀英
中国教师 2020年7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专业

柯怀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从而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针对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及专业发展现状,探索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定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保证

从内容层面来看,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内容由教师的知识结构所决定,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学校应将这三方面内容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科学安排、有机融合,以突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从教时间在十年以上、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应当着重提升他们的教学研究能力;对于从教时间在五年以上、具有一定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来说,应着重培养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分析综合能力;对于刚刚从教、没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首要任务就是组织他们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提升教学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和胜任教学工作。

从指导层面来看,学校应将教师培训计划与教师个人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结合起来。学习理论知识、举办专题讲座、实行“青蓝工程”、组织基本功竞赛、进行课堂展示等方式,适用于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他们强化教学基本技能、熟悉教学操作规范、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实践反思、课题引领、学术沙龙等方式,则更适合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其生成教育智慧,形成教学风格。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尽快促使青年教师成为“合格教师”,“合格教师”成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成为“名师”。

从评价层面来看,一是评价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二是根据不同教师表现出来的不足,进行有針对性的评价,帮助其及时矫正。三是对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例如,对于新入职教师,围绕独立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科学制订教学计划、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等目标达成的评价更为有效;对于已经形成一定教学风格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增进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支持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变化,教师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工作需要,也成为减负增效的重要手段。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相应的机制。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的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校内合作。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和主阵地,其快捷、方便、有效,从而使合作得以实现。教师与教师、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等合作关系的建立,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教师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互助关系,在培训、研究活动中互教互学,共同构建新型的教师精神文化,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学科组等各组织内及组织之间,要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沟通机制,实现学科内、学科间及同年级、跨年级的多向交流与学习,使教师能够在互动中共享经验和研究成果。

二是校际合作。第一,定期的听评课、线上线下的教学研讨和专题研究等活动,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的业务学习与交流。第二,校际合作有利于培训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不同学校统筹计划、分担任务,既可以节约培训成本,又可以提高培训实效。第三,校际合作可以使不同学校之间形成示范带动作用,相互学习,形成互补。第四,校际合作尤其是城乡学校间的合作,可以缩小城乡教师专业水平的差距,有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是校外合作。第一,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第二,与师范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第三,与社会、家庭的合作,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三、挖掘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一是开发人力资源。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更是如此。只有深入挖掘“人”的因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教师专业发展取得预期效果。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联系校外名师;二是培养校内名师;三是与资深专家建立联系,使教师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

二是依托网络资源。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关键要素。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需要,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学习和自主学习,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

三是充分利用图书资源。阅读可以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具备深厚知识积淀和文化底蕴,教师才能更好地成为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授者,可以说,阅读在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注重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平台

课堂教学实践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师既需要理论积累,又需要实践积累。教师只有以主体身份投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等实践活动中,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才能有质的提升。

一是课堂教学。学校最主要的教学情境就是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新教师试讲课、各年级组的研讨课、不同学校间的交流研究课等,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中得到历练,实现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业务学习、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学校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培养教师在实践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把课题研究、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研训一体化。

三是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心有所感、心有所悟、心有所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学反思不仅包括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如课后总结、反思日记等,也包括教师在实践中的集体性反思实践,如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专家会诊等。

为了适应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讨、学习、创新。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镇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