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产业与农业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研究

2020-08-11 11:49朱海峰
市场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甘肃省耦合融合

朱海峰/文

一、引言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域狭长,扼守我国中部地区至新疆的咽喉要道,自古被称作“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漫长的对外通商历史使甘肃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和文化遗产,为甘肃省的旅游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在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甘肃省搭上了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依托政策红利,迈开了全面发展的新步伐。截至2018年底,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2∶33.9∶54.9,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从产业结构看,“紧抓一产稳根基,推进三产促经济”已成为甘肃省近年来发展的重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出现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旅游经济”,都反映出农业与旅游业的重要地位。虽然农业与旅游业分属不同产业,但在市场运行中,二者的融合却密不可分。农业为旅游业提供物质承载基础,旅游业反推农业发展革新,尤其是乡村旅游新业态,提供了农旅融合最直接的方式,让农业产出与旅游业产出达到时间、空间的统一。甘肃省也将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发展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旅融合研究已成为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主要课题,国内外学者通过耦合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实证研究,证明了农业与旅游业在经济领域、社会文化领域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与旅游业发展,不仅对两个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解决乡村振兴产业建设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借鉴耦合分析的理论模型,以甘肃省农业和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两个产业的耦合发展现状,并对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二、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1.研究方法

产业融合是指在技术创新、企业追求范围经济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相关产业在技术、业务和市场上的融合过程。从产业演进的视角来看,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属于传统三次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农产品供应旅游餐饮业的原材料,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乡土文化则提供了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反过来,旅游产业的需求又会刺激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

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甘肃省2010—2018年旅游产业及农业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计算两个产业的发展水平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耦合协调度,观察两个产业的协调发展程度。本文用于分析的数据均来自2011—2019年甘肃省发展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2.确定评价指标

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量甘肃省现阶段旅游产业及农业发展状况,对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做出以下选取:旅游产业评价指标选择旅游产业绩效水平和旅游产业资源要素,农业评价指标选择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动力和农业经济。具体细化指标见表1。

表1 产业发展水平衡量指标及权重

续表

3.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

(1)数据无量纲化

由于原始数据中各个指标之间的计量单位和数量级不统一,为避免在数据分析中引起误差,在数据分析之前,先对各指标数据做无量纲化处理,此处采用极值化处理方法(仅正向指标),计算过程见公式(1):

其中,Sij为第i年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xij是原始数值(i=1,2,…,n;j=1,2,…,N)为j指标的最大值,为j指标的最小值,为避免出现0值无法计算,加上0.01。

(2)确定指标权重

按照熵值法,首先计算第i年第j个指标占该指标总数的比重pij,计算方法见公式(2);再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计算方法见公式(3);并由上一步继续计算得出第j项指标的差异化系数dj,计算方法见公式(4);最后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wj,计算方法见公式(5),最终计算所得的各指标权重见表1。

(3)建立产业发展水平估值函数

根据上文计算得出的权重,建立产业发展水平估值函数,见公式(6)。在该函数式中,Ui表示第i年旅游产业或农业的发展水平指数,Ui数值越大,表示该产业发展水平越高,数值越小则表示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4)计算耦合协调度

构建能够反映甘肃省旅游产业与农业耦合协调性的模型,以上(7)至(9)三个公式中:C表示旅游产业和农业的耦合度,其中U1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指数,U2为农业发展水平指数;D表示耦合协调度;T表示综合发展指数,其中的α和β是待定系数。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协调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赋予α=0.6,β=0.4。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本文直接引用该评价标准。

表2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三、甘肃省旅游产业与农业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分析

1.旅游产业与农业发展水平

由表3显示的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可见,甘肃省旅游产业和农业都呈现出整体增长的发展态势,对比两个产业的发展水平指数可以看到:农业发展呈现缓步增长特征;旅游产业在2013—2014年发展缓慢,其他年份均高速增长发展。

表3 甘肃省旅游产业与农业发展水平指数、耦合协调度类型

表4 旅游产业各指标对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度排序

进一步分析各年度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指标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排序(见表4),可以看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次对旅游发展的贡献度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相反,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人次的贡献度出现大幅度递减。通过对经济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发现,2014年甘肃省接待的国际旅游人次下降了50%,旅游外汇收入也大幅下降,而客流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酒泉的入境游客大幅减少,其客源地以美国、日本和韩国为主。分析认为,国外游客的减少和莫高窟景区旅游热度的衰退有关,而这次国际游客的大幅减少对甘肃省整体旅游产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与国际旅游人次和收入的不稳定性相比,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国内游客成为甘肃省旅游创收的主要来源。此外,旅游从业人数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反映出专业人才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表5 农业各指标对农业发展贡献度排序

农业发展方面(见表5),播种面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化,固定资产投资在2014—2016年间对推动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比农业发展动力,化肥施用量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在最近几年大幅度下降,农机应用和水利灌溉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持续走高。此外,农村居民人均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成为近年来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反映出农业收入与农户劳动积极性的相互促进作用。

2.旅游产业与农业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分析

基于旅游产业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两个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可划分为:若U1=U2,旅游产业和农业协调发展;若U1>U2,农业发展滞后;若 U1<U2,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甘肃省旅游产业与农业耦合协调度结果见表3,2010年至2012年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于旅游产业;2013年至2016年间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滞后于农业,可见国际旅游人次下降对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2017年起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再次反超农业,且发展差距快速拉大。整体来看,如果排除国际游客大幅下降的影响因素,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从产业融合的理论层面来讲,产业间的不平衡发展会制约产业融合,因此,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对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表6 旅游产业与农业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根据表6显示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可见,从2010年至2018年,旅游产业和农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持续加强,说明两产业间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耦合协调等级也从最初的极度失调改善到濒临失调,但仍未达到协调程度。同时,根据表6中显示的耦合度数值,可以发现所有年份的耦合度数值均高于耦合协调度,说明两个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这一点与甘肃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水平层级是吻合的,而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两个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文通过计算甘肃省2010-2018年间旅游产业与农业的相关指标数据,得出两产业融合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

结合前文计算结果(表3)和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不难看出,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农业。甘肃省在地域上作为古代中原地区和西域的通商要道,其文化底蕴深厚、别具特色。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建成国家5A级景区5个,虽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甘肃省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将越来越快。相比旅游产业,农业受干旱环境的不利影响,发展速度较慢。

(2)旅游产业和农业发展水平都较低

旅游产业和农业发展水平都较低势必会影响两个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具体表现为旅游产业对农产品需求较弱,农业产量水平及农村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两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促进两个产业间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3)旅游产业与农业融合程度仍较低

从2010年至2018年,甘肃省旅游产业与农业融合程度虽不断加强,但整体融合水平仍然较低,未来促进两个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将是甘肃省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可喜的是,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两个产业的融合程度会不断加强,逐步从失调状态改善到协调发展,其交叉衍生的新产品势必会推动甘肃省旅游产业及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建议

结合前文研究结论,对甘肃省旅游产业及农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发展特色农产,打造特色农村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与农业结合的最直接体现。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建设特色旅游村,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除了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村以外,更多的要结合特色农产品进行开发,依托农业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甘肃省的红枸杞、黑枸杞、瓜州蜜瓜、玛曲欧拉羊、庆阳苹果、兰州百合、武威人参果、陇西中草药等都极具地域特色,依托这些产品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村,一方面通过旅游产业创收,另一方面借助旅游营销推广农产品品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双动力。

(2)科学种植,引导农产品种植规模化

对于一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土地分散、无特色产品且规模较小的村庄而言,难以建设乡村旅游目的地,农业种植仍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种植、规模化生产是解决其发展困境的路径,但这些工作仅仅依靠广大农户自身无法做到,这就要求政府担负起重要的引领责任,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把握市场动态、促进规模化生产、开拓农产品销路,以及建立农企结合、延长农业产业链的新农业生产机制。

(3)促进农旅结合,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依据前文分析,由于农业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目前的发展策略应主要集中在以旅带农阶段,对于具备资源优势的农村而言,继续深度挖掘其资源价值,通过招商引资、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建设,打造农产品品牌及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和农业双管齐下促进发展。针对不具备发展旅游产业条件的农村,由政府引导,实现科学化、规模化种植,补充特色农产地农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或者以普通农产品供应旅游餐饮市场和农业市场为导向,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薯类等)、经济作物(如棉花、甜菜、红花等),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聚集度,优化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自然环境,以期在未来形成多产业融合的农村发展新面貌。

五、结语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及数据不完善,旅游产业和农业涉及的评价指标和范围十分庞杂,本文只选取了部分代表性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旅游产业和农业的发展情况,且由于2019年统计数据尚未发布,最新的产业发展情况无法纳入分析之中。二是甘肃省地域狭长,地区间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以省为单位的分析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具体市州的产业情况。未来进一步研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和补充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二是针对具体市州开展研究。

猜你喜欢
甘肃省耦合融合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融合》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