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下的P2P应用

2020-08-11 11:49莎/文
市场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网贷区块节点

唐 莎/文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加重,P2P网络借贷平台得以形成。P2P平台的本质是直接融资,平台用户可以不通过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完成点对点和个人对个人的借贷。

区块链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数据的储存方式。其技术原理是将区块链上的节点以时间序列的方式连接起来,构成一条首尾相连的链条,同时应用计算机技术保证每一个节点的数据信息不被非法修改和删除。区块链技术所特有的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和去信任化的特性可以将区块链技术与P2P平台相结合,对于规范P2P网贷行业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加强行业监管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区块链技术与P2P的多方面结合能实现P2P平台的健康发展。郑敏妍(2018)认为,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对P2P进行信用评级的优化。通过区块链技术使得P2P平台上用户的交易记录得以及时地保留并共享,增加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和降低投资人的信息搜集成本,从而改善P2P平台信用评级力度差的问题。郑敏妍建议通过设立“黑名单”与“白名单”的方式进行信用评级,“黑名单”积分为用户提供信用查询,“白名单”积分帮助用户短时间寻找到优质投资对象。李菲洁(2020)通过对P2P平台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区块链技术提出将二者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助学贷款的精准发放。其创新性就在于提出通过区块链技术减少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本文通过对P2P平台发展历程的分析,结合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特性提出了两者结合下实现平台的创新应用建议。

二、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

P2P网络借贷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促进借贷资金使用的透明化、公开化,能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发挥作用。由于P2P平台特有的低门槛、高收益特点,平台在2010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没有牢固经济基础的情况下,P2P平台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

(一)平台数量逐年递减

P2P网贷行业的平台数量在2012—2015年出现了暴发式增长,平台运营数突破2500家。随后平台数开始出现减缓态势,到2018年时下降到1073家(见图1)。无论是对行业还是投资者,平台数量的骤降都是不好的预兆。而一个行业内部的风险往往表现在问题平台的变化中,因此对问题平台进行相关分析是有必要的。

图1 2012—2018年我国P2P行业运营平台数目

P2P网贷行业中问题平台的数量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2012—2014年是网贷平台的初创期,行业发展速度较慢,问题平台数量较少。2012年P2P行业的问题平台数量仅为6家,2014年为275家。2015—2017年为我国P2P网贷平台发展的波动期,深圳e租宝事件成为点燃P2P网贷行业爆雷的导火索,整个行业的经营出现困难。截至2017年11月,问题平台的数量达到2004家。2018年是网贷行业的调整期,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步入了合规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11月30日累计问题平台为2577家(见图2)。综上可知,如此高的违约平台数是行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图2 2012—2018年我国P2P行业问题平台数

(二)成交量增量放缓

2012年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212亿元,2013年成交量为1058亿元,2014年成交量高达2528亿元。这三年P2P行业成交量以345.32%的速度迅猛增长。2015年以后的数据显示,随着政府对P2P行业监管的加强,P2P行业成交量的增速开始放缓。但是仍然可以看出P2P行业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P2P行业的投资者对该行业的健康发展仍然非常看好(见图3)。

图3 2012—2018年我国P2P行业成交量

(三)监管体系尚待完善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行业,针对该行业的监管措施还不成体系。对于P2P行业的监管,只能在借鉴国外监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我国出台的一些暂行管理办法都是刚实行不久就出现了漏洞。如2017年银监会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中要求“明确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和实施标准,鼓励网络借贷机构与商业银行按照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市场化原则开展业务”。可以看出,该政策建议对P2P网贷行业的监管效力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商业银行与网贷行业之间无法实现客户信用数据共享,使得两者所进行的交易业务在一开始就不平等。P2P平台由于缺乏客户的信用数据,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四)信息披露不透明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心态尚不成熟,很多人都忽视了高收益背后所隐藏的高风险。而很多P2P平台都存在着信息披露不透明行为,这就很容易导致投资者因为掌握的信息过少造成后期承受巨大的资金安全风险。因此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数据的披露范围和统计方式。要求各P2P平台必须向投资者公开成交量、逾期率和坏账率等重要的财务数据,从而降低平台与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规范各平台的数据信息,使投资者可以在掌握足够的信息后对每家平台公布的数据进行准确比较,从而有效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三、区块链技术的现状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并随着比特币的大热而被大众熟知,区块链是通过密码学的方法将所有数据衔接起来并加密,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一)去中心化

传统的记账方式都是使用中心化的方式,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弱点:一旦中心节点发生问题,那么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面临瘫痪的风险。想要充分利用中心化就必须具有很强的中心系统和完善的监管机构。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点是去中心化,很好地弥补了中心化模式的不足。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网络中任何节点之间的权力和义务都是平等的,都是共同完成数据的记录、核实和验证等工作。在分布式冗余系统操作下,任意一个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二)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是形成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基础特性。简单说共识机制就是指在很短时间内,对区块链中某个节点所记录的内容前后顺序达成共识的一种计算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块链技术中两个重要的难题:一是怎样才能实现所有节点平等地保存账户,二是如何让所有节点平等记账。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可以由多种算法达成,比较常见的共识机制有:(1)工作量证明机制。这种机制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平等地参与竞争,并通过激励构建了一个正循环的经济系统,从而逐渐积累了保护系统安全的庞大算力。但是该机制的不足是能源消耗比较大。(2)权益证明机制。这种机制很好地克服了能源消耗问题,通过非算力竞争的方式选择记账节点。除此之外,还有股份授权证明机制、燃烧证明机制等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三)高度透明

在传统的中心化系统中,数据被单一的机构进行存储、管理和维护,该中心化系统能够控制整个数据库的运行效率。由于其他节点没有权力共享中心机构的数据,一旦中心机构受到恶意攻击就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造成极大威胁。区块链采用全新的技术思路,将数据的存储、处理和验证权力分散到各个节点,通过多方共同维护新型分布式数据。

(四)去信任化

去信任化是指在整个区块链体系中多个参与方不需要互相信任甚至不需要认识就能够完成各种类型的交易和协作,这也正是传统互联网应用迄今为止最薄弱的环节。不同于传统互联网交易通过第三方机构来建立信任基础,区块链技术是依靠一套共识的数学算法来设立信任网络。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并不需要信任,只要相信数学和计算机即可。

四、P2P网贷行业与区块链适用性

(一)增强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P2P网贷的核心是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借贷交易发生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甚至互相隐瞒、伪造信息就很可能导致P2P平台承担极大的信用风险。由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所有节点实现了信息共享,实现各自验证账本内容和账本历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交易历史可靠性,降低系统的信任风险。

(二)降低P2P平台的运营成本

区块链技术所特有的去中心化特性使交易的数据由所有的节点共同管理、共同维护,各个节点都会平摊平台运营所产生的相关费用。通过区块链技术,各P2P平台就不需要再租赁机房、组建运维小组、购置服务器,而只需要将资金投入核心业务即可。而且,区块链技术能够通过提升P2P平台智能合约、自动化水平节约成本。由于所有文件或资产都以代码或分布式记账的形式体现,通过对区块链上的数据处理程序进行设置智能合约及自动交易就可能在区块链上实现。通过智能合约能够使得贷款合约自动执行,极大地提高平台的运作效率、安全性,从而节约成本。

(三)有利于实现监管自动化

区块链上存储的记录具有透明、可追踪和可编程性,P2P平台可以把政府规定的规范条例和法律准则写入底层代码,这样所有的借贷合约都会自动接受这些规定的管理。各平台的智能贷款合约也可以使相关的监管机构和第三方核查是否符合监管规则,这样就可以在事前尽可能地避免违规事件发生。

五、区块链在P2P行业应用的建议

区块链技术能促进P2P平台的健康发展,但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亟须解决的问题和风险。

(一)区块链不能解决P2P平台的线下风险

P2P平台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线上到线下和“线上+线下”的模式。区块链只能追溯其链上数据和保持链上数据的真实性,对于上链之前的数据信息无法提供可信的保证。即使我们对所有节点的信息都通过智能合约强制规范,并要求各节点将信息实时上传到区块链,也不能杜绝有的用户伪造个人信息。为了加强信息的真实性,还需借助第三方机构等平台加强数据监管。因此,对于区块链技术在确保真实性效用方面不能夸大其词,只能用它保证链上数据的真实性。

(二)区块链去中心化系统的效用最大化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系统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对于P2P平台来说其内部的中心化系统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此时如果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整个系统的去中心化管理,那么一方面需要支付高昂的中心系统拆除费用,另一方面需要承担尚未成熟的去中心化系统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因此,我们可以保留中心节点,在中心节点的总控下加入区块链技术,从而实现P2P平台上区块链技术的效用最大化。

猜你喜欢
网贷区块节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网贷平台未来亟需转型
网贷十年:迎来“去伪存真”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