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差分析视域下自贸区政策对地区GDP发展的影响

2020-08-11 11:49萍/文
市场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政策实验组

王 萍/文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外向型”发展之路。但目前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经济下行压力越发增大,就区域经济而言,未来发展之路必然是由“外向型”向“开放型”的经济转型。在此背景下,以上海自贸区为领头羊的国内自贸区群的建立无疑为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打通了稳健的桥梁,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跨时代的贡献。截至2019年8月,国内已经设立18个自由贸易区,各个自由贸易区都有各自区域的发展特点和战略目标,但其贸易的便利性和自由性无一不是在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如在特色金融完善、高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比自贸区成立前后经济变量的实值,揭示样本期内不同时期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地区的经济效应。以对GDP的影响作为研究视角,通过与国家统计局2010年和2018年数据和统计年鉴中部分数据相结合,探讨了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对GDP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从第一个自贸区建设以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的情况下呈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不同地区自贸区的发展情况是不同的,但总体来看,建设自贸区,对经济的发展作用还是处于良性的状态。本文就是通过不同自贸区之间,不同的研究因素,来发现自贸区与GDP的相互影响以及关系。所以,在第三部分中,我们的原假设为自贸区政策对GDP没有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回归来探索这一假设是否成立。

通过运用双重差分法对数据进行了研究。双重差分法又称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对于本文研究问题,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将调查样本分为两组:一组为参加项目组,即实验组;一组为未参加项目组,即对照组。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自贸区政策实施前后相关信息,可计算实验组在自贸区政策实施前后GDP的变化量,同时计算对照组在自贸区政策实施前后GDP的变化量,然后计算上述两个变量的差值,这样就可反映自贸区政策对GDP的净影响。

三、实证检验

本次研究搜集了全国31个省市区,去掉台湾、香港、澳门,总共包括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010年和2018年的数据,最终数据数量n=62,没有缺失值,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变量设置如下:GDP(地区生产总值)、firin(第一产业增加值)、secin(第二产业增加值)、thiin(第三产业增加值)、peonun(年末常住人口)、emplo(城镇单位就业人员)、fisex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enternum(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exinput(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FTA(free_trade area是否为自由贸易区,是为1)、Road(公路里程)、Travel(国际旅游外汇收入)、Rail(铁路营业里程)、Consun(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Rev(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Forinv(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year2018(2018年设置为1)。

研究考虑以下两期面板数据:

设置交互项fta18=fta*year2018,fta=1且 year2018=1时 fta18=1,表示2018年被设为自贸区的地区,作为实验组;year2018=0时实验组与控制组并没有受到不同对待,交互项fta18都为0;当year2018=1时实验组fta18=1,控制组fta18=0。

截距项代表的是2010年没有被设为自贸区的地区的平均GDP;参数β2概括了全部地区的GDP从2010到2018年的平均变化;fta的参数β3度量了与fta自贸区政策无关的地区区位效应;我们关注的是fta18的参数β1,度量了fta自贸区政策对地区GDP的影响。

由于自贸区政策是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我们假设fta自贸区政策对地区GDP的影响严格为正,为此原假设为:H0:β1=0。

应用Stata软件的diff命令,直接得出双重差分后的结果,结果如下:

进行二重差分后,模型的拟合优度为89%,参数β1的p值为1.9%;

四、结论

由此得出结论,在2%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H0:β1=0;而且,由于β1=9469.027,估计在控制模型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设立为自贸区的地区,要比没有设为自贸区的地区,2018年的GDP比2010年平均要多出9469.027亿元。

自贸区之所以会对地区经济产生正效应,其解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贸区的建立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增加。自贸区最大的优势是简化贸易程序、提高交易效率,同时自贸区的税率相对较低,这对于企业尤其是生产过海关需要交纳高额税费产品的企业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仍然有不少行业市场化水平较低,一些商业垄断地区和行业出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这些企业的危机感和主动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完善地区社会福利。

(二)自贸区的建立刺激了消费者消费,提升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自贸区不仅扩大了国内外贸易规模,而且还放宽很多国内外投资的条件,开放的领域和幅度都是空前的。在政府为自贸区设定的细则中,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向境内投资,甚至允许国外企业在自贸区设立公司,这意味着原本对于消费者比较遥远的国外商品在自贸区变得不再遥远,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外的商品和服务,这也让国外商品的价格更便宜,一定程度上有刺激消费者消费的作用。

(三)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延伸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自贸区具有经济辐射性,不仅能够将自身的贸易规模扩大,还能够带动周边经济的增长、优化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中国自由贸易区是为深化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助力国内经济发展而打造的“国家试验田”,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可知,这片“试验田”确实达到了促发展、促创新的目的,但在自贸区的发展道路上,仍有战略协调不均衡、营商环境不完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自贸区的未来发展是否持续向好,自贸区的经验是否存在可复制性仍然有待观察。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政策实验组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政策
政策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助企政策
政策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