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0-08-14 10:16王素娟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策略分析

王素娟

摘 要: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日渐普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趨势,也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的特征,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以问题为导向,从“硬件环境”建设、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信息化评价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策略分析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应运而生,随着这些智慧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中的运用,逐渐改变了传统思政课单一的教学方式,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加了思政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还面临诸多困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特征出发,把硬件设施的开发建设与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相结合,多措并举,才能真正让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最大功效。

一、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特征

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相比,课堂形式更多样、资源更丰富,降低了理论知识理解的难度,师生互动方式发生改变等。与此同时,信息化的特性也带来了一些困境,只有把握思政信息化教学的特征和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平等性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进行单向式的知识灌输,教育客体往往都是被动接受知识。互联网和智能化工具运用到课堂上之后,教师的主体功能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在海量的信息技术和资源面前,教师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逐渐变为学习辅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在信息的获取上学生成了主体,可以自主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对信息进行筛选,学习的自主性更为突出。另一方面,网络交往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其虚拟性,在虚拟的空间中,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心理上的障碍,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放下顾忌,说出答案,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双方能够处于真正的平等地位。

(二)思政课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开放性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单向灌输的方式,学生面对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表现出来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少,甚至出现所谓的“低头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难以实现。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地位,受教育者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教育双方相互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接受有助于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这种受教育者主动参与以及教育双方积极互动的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效。此外,在思政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资源丰富且具有共享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本地资源与远程资源相互链接,信息空间极大扩展,不同年龄、知识背景的受教育者都可以自主选择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东西。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智能化

思政课教学载体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中介,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载体通常以教材为主,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除了教材之外还新增了互联网智慧教学平台,如慕课、雨课堂等智能工具,学生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就能完成,学生获取、传递、利用、处理信息变得方便快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问题并掌握知识。智能化工具的使用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方式,互动变得更加充分,教师只需要把问题输入到平台中,学生可通过手机进行回答,而每个人的回答都会出现在大屏幕上,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二、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困境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主要表现在: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逐渐由单一化、封闭化变为多样化、开放化,广泛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趋于完善,各种资源化平台的使用不断普及,虚拟课堂的建设有了较大进展。然而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信息化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困境,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有待提升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更需要把教材上的相关理论知识与资源平台上的知识融合起来,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但是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合理的情况依然存在。一方面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忽视与教材知识相融合,生搬硬套地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变成了机械罗列知识的工具,而没有灵活的将教学平台的资源与教学情境相结合,导致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把握不透彻;另一方面,部分中老年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意识不强,这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及使用意识不强。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和学生开展信息化学习的关键因素。

(二)学生对教学智慧平台的利用意识不强

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以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形式为主。当下大学生对智能终端设备的利用率高,思维活跃,乐于接受和喜好信息网络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却很少在课后主动利用教学智慧平台进行学习,对于自控力差、意志薄弱的大学生而言,会出现过度沉溺于网络,过度依赖网络交往,最后甚至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大学生群体正处在人生的转折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需要对他们加以引导,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思政课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正确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利用。

(三)教学平台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虽然有部分学校、研究机构和商业单位研发出了各种各样基于云服務的教学平台,但是这些教学平台还没有达到很成熟的阶段。一方面教学平台的部分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思政课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信息化平台的签到功能,一般是学生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签到成功,但是避免不了到课的同学将其拍照,发给未到课的同学进行签到,签到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各学校各地区的学生知识层次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平台里包含的教学资源,思维方式需要具有针对性,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强的教学软件。

三、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优化政策

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各方主体的良好协同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手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最大功能,作为思政课教学中的教育主体、受教育主体,以及教育环体都需要进行优化,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这种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综合的,主要表现为思政课教师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把教材理论知识巧妙迁移到信息化教学情境中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随着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学习培训是教师自我提升效率最高的方式,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实地培训和指导,针对较年轻教师进行高层面的学习培训,然后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从整体上提升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只有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学习并适应信息化教学,自我钻研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只有形成学生受欢迎、有成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才能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最大价值。

(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是指大学生能够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得对信息的认知、获取、处理、利用、分析、综合以及熟练掌握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与信息素养相关的选修课或必修课,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信息化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操作能力,以及对各种信息的鉴别能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上和课下对信息智慧平台的利用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进行碎片化学习。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智能设备,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智能手机成为辅助学习的有益工具。

(三)加强“硬环境”建设

思政课信息化教学中的“硬环境”是指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需要的信息技术载体,或信息教学资源。目前wifi热点校园全覆盖为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关键在于创建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比如高校思政课教师联合推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各种精品课程,因为教学资源具有可重复利用的特性,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尤为重要。此外需要完善信息化教学软件,联合企业合作开发或直接引入优秀的云服务平台,将思政课教学内容科学的迁移到教学平台中,发挥其教学辅导作用,而针对软件使用的细节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辅助教师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制定和完善信息化评估方式

高校思政课的信息化评估是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实效性如何的反馈结果,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适应程度及教学效果。信息化评估方式的完善对制定大学生思政课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必要信息,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有力保障。大学生思政课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度的合理性,关系评价的科学性以及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确定好评价标准,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阶段,然后可以通过网上问卷的方式及时针对教师及学生群体,收集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教与学的情况,以便及时的调整信息化教学模式。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信息化建设,推动学科建设。信息化教学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对需要协调好教育主体、受教育主体以及教育载体即信息化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只有多措并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因素进行完善,才能从整体上提升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策略分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