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凝胶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对小儿湿疹的治疗效果

2020-08-20 01:00孟瑞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9期
关键词:透明质乳膏湿疹

孟瑞芳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儿保科 河南郑州450000)

湿疹是一类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剧烈瘙痒、疼痛的特点,可伴有皮肤丘疹、破溃、水疱、渗出等,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1]。与成年人不同,湿疹患儿的免疫功能不完善,对于不良的饮食及环境刺激难以耐受,在某些诱因下更易出现湿疹,且用药更需谨慎。目前对于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以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为主[2],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症状,然而单一用药具有局限性,且长期应用大量激素也会带来明显的皮肤损伤,停药后易复发,因此需要联合用药。透明质酸凝胶和糠酸莫米松乳膏是皮肤科常用的药物[3],两者联用既能保湿补水、修复损伤的皮肤屏障,又能抗炎、抗过敏,尽早减轻炎症刺激。近年来我院采用透明质酸凝胶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小儿湿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1 月 ~2019 年 11 月我院诊治的湿疹患儿6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 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性别、年龄、病程、湿疹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纳入标准:参照《儿科学》中湿疹相关诊断;患儿家属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存在皮肤破损;既往2 周内采用抗菌药物、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痴呆、癫痫发作导致不能正常交流。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 χ2/t P性别(例) 男性女性平均年龄(月)平均病程(月)湿疹分级(例) Ⅰ级Ⅱ级Ⅲ级20 12 16.24±5.48 8.96±3.24 17 11 4 21 11 17.10±5.13 9.13±3.40 14 13 5 0.068 0.648 0.205 0.568 0.794 0.519 0.838 0.753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儿皮肤常规护理,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温度适宜。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凝胶治疗,将透明质酸凝胶(苏械注准20152641175)均匀涂于患处,保证皮肤表面一薄层,每天2 次;观察组采用透明质酸凝胶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透明质酸凝胶用法同对照组,将糠酸莫米松乳膏(国药准字H20050610)均匀涂于患处,每天1次。两组患儿持续治疗4 周,观察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湿疹的严重程度和瘙痒程度。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来评价患儿严重程度,由红斑、硬肿、表皮剥脱、苔藓化、渗出5个项目组成,根据严重程度分为0~3 分(无、轻、中、重),分别观察患儿头/颈、上/下肢和躯干部分,根据皮肤面积大小分为0~6 分,换算成所占比,并计算总分值。采用程度积分法评估患儿瘙痒程度,分为0~4 分,0 分(无症状)、1 分(轻度瘙痒,可以忍受,无需用药)、2 分(中度瘙痒,呈间断性,不能忍受)、3 分(重度瘙痒,呈持续性,难以忍受,需要用药)。(2)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采集患儿静脉血3 ml,经静置、离心及分离后,送至检验科室,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gE,为配套试剂。(3)临床疗效。参照EASI 评分改善率,进行综合评价,显效:患儿湿疹皮损基本消失,无瘙痒,EASI 评分下降≥75%;有效:患儿湿疹皮损有改善,瘙痒减轻,EASI 评分下降≥50%;无效:患儿湿疹皮损和瘙痒仍存在,未明显减轻,EASI 评分下降<50%。总有效=显效+有效。(4)随访4 周,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EASI 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血清IgE 等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临床疗效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EASI 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EASI 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EASI 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EASI 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EASI 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EASI 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分,)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32 32 t P EASI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 P 2.86±0.43 2.79±0.47 0.622 0.536 0.58±0.29 0.29±0.18 4.806 0.000 24.867 28.099 0.000 0.000瘙痒程度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 P 2.16±0.43 2.07±0.48 0.790 0.432 0.84±0.39 0.51±0.27 3.935 0.000 12.863 16.024 0.000 0.000

2.2 两组血清IgE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IgE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血清IgE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E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血清 IgE 水平比较(pg/ml,)

表3 两组血清 IgE 水平比较(pg/ml,)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32 32 10.087 13.789 0.000 0.000 t 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278.35±42.36 279.11±41.50 0.072 0.942 167.81±45.26 136.26±41.38 2.910 0.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低于观察组的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随访情况 患儿均获得随访,顺利完成治疗和检查,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

3 讨论

近十年来,随着城市环境改变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加重,人们对环境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导致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湿疹作为常见的一类变应性疾病,有慢性、复发性的特点,部分患者可伴随终身。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考虑与遗传、环境、感染、免疫及皮肤屏障功能损害有关[4]。我国小儿湿疹的发病率高达10%~20%,主要原因是对食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所致,遭受外界刺激时容易产生发热、瘙痒和刺痛等不适症状。据报道[5],约20%的儿童对奶蛋白不耐受,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湿疹。患儿可因皮疹、严重瘙痒导致睡眠缺失,影响生长发育,若不及时治疗,湿疹作为过敏进程的起始,部分患儿湿疹会越来越重,有诱发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的高风险。目前湿疹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及保湿剂、润肤剂等,但由于湿疹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特点,切忌乱用药。近年来药物的联合协同作用受到日益关注,对于小儿湿疹,只要科学、合理地配伍,在保证安全性前提下,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皮肤保护屏障”是皮肤抵抗各种外界刺激、抗菌和保湿的第一层保护,有报道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与湿疹的发生有关[6],因此可通过保护和修复皮肤屏障,从而避免湿疹的发生。使用润肤剂可以改善皮肤干燥、止痒,避免过敏原及细菌产物进一步进入体内,部分轻症的婴儿湿疹,单纯使用润肤剂护肤就可以治愈。透明质酸在人体内广泛存在,透明质酸凝胶的交联聚合物可以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7],覆盖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透气薄膜,既能增强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逝,还可抵抗外界刺激对皮肤的损害。糖皮质激素是皮肤科湿疹的常用药物,效果显著、快速起效,由于医学科普不足,患儿家属有“激素恐怖症”的思想。糠酸莫米松乳膏常用于皮肤科疾病,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8],外用治疗时激素成分停留于皮肤内,副作用相对较小[9],是小儿湿疹的主要治疗药物。本研究采用透明质酸凝胶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EASI 评分、瘙痒程度评分、血清IgE 和临床疗效上均有优势,且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出现,说明透明质酸凝胶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对小儿湿疹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透明质乳膏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注射用透明质酸的应用进展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