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0-08-22 09:46龙凤
智慧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士

龙凤

(德阳市人民医院 肝胆胰外科,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类疾病发病率的提高,肝胆外科患者数量不断增多[1]。受护理质量低、患者病情特殊、医院环境不良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较高[2]。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一种,有研究指出,将其与PDCA循环管理应用到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减少风险,改善预后[3]。本文于本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样本,观察了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于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样本,每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9-71岁,平均(50.02±21.02)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1-71岁,平均(51.26±20.88)岁。根据患者的性别构成、发病原因、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方法如下:

(1)成立FMEA小组:护士应成立FMEA小组,专门负责对肝胆外科护理风险进行预防。小组中,护士长为组长,同时应选取责任护士2名,护士若干,实施相应的护理计划。

(2)培训:FMEA小组应参加培训,从导管、心理、并发症、环境风险等方面出发,分析护理管理中的常见风险。此后,应就“肝胆外科风险预防方法”、“法律知识”等,对护士进行培训,增强其护理能力。

(3)PDCA循环管理:①P(计划):应从排班制度、护理态度、环境、并发症等角度入手,制定护理计划。②D(实施):护士护理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容易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疏忽,导致护理风险发生。对此,科室应对排班制度进行调整,增加值班护士人数,落实责任制,要求不同护士分别负责不同的护理任务,提高护理工作的清晰度,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士应保持良好的态度,需面带微笑,面对患者的问题,应耐心解答,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以预防护患纠纷。执行护理操作后,护士应详细书写护理文书,预防法律纠纷,维护医院的信誉与形象。为减少环境风险,护士应每日对病房进行打扫,保证环境清洁、舒适、温暖、安全、安静。为减少并发症,应加强对患者的切口、导管、疼痛护理,严密观察病情。③C(检查):每月月末,护士长均应对风险预防情况进行检查。④A(调整):一旦发现护理漏洞,需及时调整。

(4)效应分析:对护理风险预防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护士长应收集护理数据,通过对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观察,分析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效应。

(5)失效模式: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所采取的护理措施难以有效预防护理风险,则表明该护理模式失效,需对其进行调整。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对比

观察组护理缺陷率2.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9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患者满意度对比[n(%)]

2.3 护士管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士排班制度、培训制度、责任划分方式满意度,分别为(93.6±4.1)分、(96.3±1.2)及(90.8±4.7)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护士管理满意度对比(±s,分)

表3 护士管理满意度对比(±s,分)

组别 n 排班 培训 责任划分观察组 40 93.6±4.1 96.3±1.2 90.8±4.7对照组 40 76.9±6.3 75.4±8.8 80.7±3.5 P-<0.05 <0.05 <0.05

3 讨论

肝胆外科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管理模式长期不变,则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患者的护理需求[4]。因此,如采用该模式管理,护理风险发生率一般较高。本文研究发现,采取常规模式管理后,肝胆外科患者护理缺陷率20%、护患纠纷率5%,提示护理风险有待减少。本组患者满意度70%,护士排班制度、培训制度、责任划分方式满意度,分别为(76.9±6.3)分、(75.4±8.8)及(80.7±3.5)分,提示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均较低。

为减少护理风险,本院将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应用到了肝胆外科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为新型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要求在分析导致失效的原因的基础上,分析失效的影响,并采取系统性的措施,对管理方法进行调整,解决失效问题[5]。PDCA循环管理模式,同样为护理管理模式的一种,强调在制定与实施管理计划的同时,实时评估计划的实施效果,观察有无漏洞,通过弥补漏洞的方式,改善管理效果。在组织护士进行培训,对其进行分组的同时,以改革排班制度、明确划分责任为途径,对上述两项管理模式进行应用,对患者病情的减轻,以及护理风险的减少,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肝胆外科患者护理缺陷率2.5%,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风险更少。本组患者满意度95%、护士排班制度、培训制度、责任划分方式满意度,分别为(93.6±4.1)分、(96.3±1.2)及(90.8±4.7)分,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与护士的满意度更高,优势显著(P<0.05)。单灵芝[6]在研究中,同样实施了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观察了该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实施该模式,能够将护理风险自32%降低至4%,研究成果与本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将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管理应用到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可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肝胆外科护士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