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0-08-27 01:01周小蕾张晓芬宋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总分视网膜病人

周小蕾,张晓芬,宋静

(苏州市立医院,江苏 苏州)

0 引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由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等的增高而引发的视网膜血管破损出血以及其他一些改变,它能够使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出现失明的情况[1];同时,该病变可能会引发视力方面的其他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饮食等的不规律,血糖升高使得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由于患者没有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进行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数量也在增加。一旦被证实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尽快采取以普通护理方式为主,心理护理干预为辅的护理方法,护士必须一直注意患者的身体情况,每天定时检查,关注患者的各种情绪,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到病人,护士通过选择不同的方法去帮助每一位患者,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尽可能的降低。研究表明,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后,恢复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可以被推广使用,在本实验中选取100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选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结合心理护理的治疗效果显著,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抽取100位,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人数相同,纳入要求:①经过检查确认患者的双眼中有一只眼或者两只眼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进行救治,并且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患过眼科疾病及没有做过眼科治疗手术;②患者要能够及时与医生护士沟通,从而对自己所患的疾病和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有所了解;③患者同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100位患者中男性60位,女性40位;年龄26~71岁,平均45岁左右。所有的患者没有明显的区别,详见下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标准和疗效标准》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诊断,且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表现出每天看事物都很模糊等症状。假设患者之前不具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其各种突发症状,功能性消化正常,同时,患者没有重要器官出现丧失功能的情况,而且排除有精神上的问题。

1.3 调查

1.3.1 调查方法

以焦灼为例,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情绪,在此之前要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承诺保密,在征求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之后再展开调查,调查结束问卷收回,计算分析数据。

1.3.2 问卷内容

我们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其中包含了12个正向评分、8个反向评分,一共20个,分4级评分,总分10~70分,用来检测患者的焦灼程度,患者所填问卷得到的分数越大,程度就越重。SAS总分≥35分表明病人存在焦灼情绪。

1.4 治疗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时候,观察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选择普通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救治,至于治疗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则选择普通护理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4.1 观察组

选用常规的护理治疗,首先,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管理教育,提醒患者治疗的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等,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必要时选择手术对其进行救治。

1.4.2 治疗组

患者在选择了普通的护理方法后,选用心理护理进行治疗,帮助病人达到有利于进行治疗和恢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1.4.3 常规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诉患者其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记录数据,指导病人进行身体锻炼和合理的饮食。

1.4.4 心理护理干预

护士依照诊断治疗的数据、护理的各项研究成果、病人身体各项机能康复的情况、病人和医护人员自身的理解沟通等的能力,确定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办法来帮助患者了解各种治疗方案,让病人拥有好的心情,使其情绪变得稳定:预防其他病症的发生,以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为患者建造舒适的治疗环境、设计适合其的康复训练、适时地与病人的亲属进行沟通、给予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支持、回答病人咨询的各种问题以及将所有患者聚在一起使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进行这种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实时监测,使患者意识到抽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自己身体的影响,有助于帮助患者对饮食进行科学的搭配,改善病人的生活习惯,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抵抗力。

1.5 疗效判断标准

①两组患者在进行救治护理后视力仍不能恢复正常,则为无效;②两组患者在进行救治护理后视力有恢复正常的趋势,即为有效;③两组患者视力情况处于正常范围内,则为显效;同时,对两组患者对于此方法的满意情况做出比较。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和选择用心理护理,总的有效率为90%,仅5位救治没有效果;观察组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总有效率仅有64%,救治没有效果的有18人,见表2。治疗组和观察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满意程度都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的更多,见表3。治疗组的临床作用比观察组的更为突出,心理护理用来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应用上更能起到好的作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作用效果统计[n(%)]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n(%)]

表4 治疗组与观察组SAS评分(n=45)

从表格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前SAS总分≥35分的有90人(90%),其中35~40分的有70人,患有轻度的焦灼,40~45分的有20人,属于中度的焦灼;10人的SAS总分<35分,这些人没有感到焦灼。90位患有焦灼的人被分别分在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的人数均是35~40分35人,40~45分10人。

在治疗前没有焦灼的10个人,在治疗后的SAS总分仍低于35分。90位在治疗前有焦灼的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的SAS总分低于35分的有25人,35~40分的是15人,40~45分有5人;观察组的SAS总分低于35分的有 10人,35~40分是 25 人,40~45分是 10人;两组在治疗后的SAS总分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这一内分泌代谢疾病在生活中已经很常见了,糖尿病容易对微血管和微循环造成影响,会引起视网膜发生病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救治,会慢慢让患者眼睛失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受到严重伤害,它不仅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家庭的困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现已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严重,工作中的人们由于长时间的生活不规律、节食减肥、暴饮暴食、饮酒等有很大的发病率。参与治疗的患者,他们的情绪是多变的,时好时坏,医护人员要观察每一位患者的情绪。由于患者对自身所患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等方面不是很了解,患者可能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这就让患者感到很痛苦,人员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讲解,缓解患者的情绪,给病人一个不一样的体验。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前后和治疗期间内都有一些不安的情绪,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情有所改善。医护人员要以积极乐观、热情的态度面对患者,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简单介绍医院里的各种情况、周边的环境以及救治方法等,从而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多与病人及其家人探讨有关的知识,安抚他们的情绪,在与病人家庭人员的沟通中告知尽量每天都有家人陪伴患者,因为家人的陪伴很重要,这会使患者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接受治疗,让调查和护理都变得很顺利[2-3]。同时,护士也要坚持每天定时查房,检查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做好各项记录,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结合以上的研究,对100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救治中可以发现:心理护理干预要从发现疾病开始,针对每一位患者开展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其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降低抵触行为。

猜你喜欢
总分视网膜病人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谁是病人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