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野炊图》的故事研究

2020-08-27 08:47陈珩筠
文学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故事小说

内容摘要:故事作为小说写作的重要要素之一,意为真实的、连贯的、完整的,可以用来表达一定主题的事情。从小说故事研究的角度来看,迟子建的《野炊图》是一篇集可靠性、可读性和可释性于一体的优秀短篇小说。精读这篇小说,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故事的选取、转化和剪辑上都别具匠心,文章所展现出的隽永的内涵得益于作者对小说中故事这一要素的精心安排。

关键词:野炊图 故事 小说

从小说故事研究的角度来看,迟子建的《野炊图》是一篇集可靠性、可读性和可释性于一体的优秀短篇小说。精读这篇小说,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故事的选取、转化和剪辑上都别具匠心。

一.故事的特征评析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办公室主任黑眉为了迎合林场领导的想法,主动设计了“假意开座谈,实则防上访”的方式,想在省委领导视察林场期间,控制住三个经常上访的“钉子户”苏建和、冯飙和包大牙,用野炊活动瞒天过海这样一个故事。同时,通过野炊过程中的聊天,作者又向我们展开了苏建和与包大牙这两个底层人物种种不幸遭遇的故事。从作者设置的这些故事本身来看,它们具有强烈的可靠性、可读性与可释性。

1.具有可靠性

小说中的故事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确是具有一定荒诞性效果的,可是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仍会觉得小说中的故事是那样的自然,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究其原因,这些故事确实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只不过通过了一定艺术的加工变得高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了文学作品。细读这些故事,我们会发现它们是真真切切的合情合理。苏建和、冯飙和包大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底层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因为贫穷、没有权力而丢失了话语权。苏建和曾是林场的劳动模范,是全國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这样的人老了却仍然没钱看病,民生疾苦,可为官者仍视而不见;包大牙的女儿受辱致死,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的肇事者仍安然无恙,位高权重,甚至有着颠倒黑白的权力。这两个故事都真切反映了官场腐败的现实,能让读者在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小说故事选材的可靠性。

2.具有可读性

《野炊图》中有三个“钉子户”,分别是苏建和、包大牙与冯飙。文中借助野炊活动,依次讲述了苏建和与包大牙的故事,按理说自然应该讲讲冯飙的故事,然而小说却没有这样设计,反而选择在冯飙的故事上做了留白处理。无疑,这一手法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通过这种故事的留白和开放,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造成一定的悬念,引起读者浓烈的阅读与思考兴趣。小说没有具体讲述冯飙到底是因为什么故事而不屈不挠的上访,但却对他的出场和在场都有所描述。年轻力壮的冯飙,应是一个洋溢着勃勃生机的生命个体,应该有一个温暖的家,可他出场时却是一个常常喝高酒的,趿拉着鞋子的,蓬头垢面的醉汉形象。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年经力壮的男子萎靡如醉汉般呢?这不得不引起读者的思索。冯飙的完整故事没有出现在小说中,因为说来说去也一定是与苏建和及包大牙相类似的经历,但他同样没有消失在小说中,读者需要运用自己对小说的思考去进行补充,我想,这是作者想要向我们传达的意味。

3.具有可释性

同样的,小说的故事还具有强烈的可释性。根据《野炊图》中设置的内容,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它。

比如,读者完全可以从官场腐败、权力滥用的角度来解读故事,小说中官场的势力无处不在,无论是包大牙女儿受辱致死的故事,还是“钉子户”上访被不断阻拦的故事,我们都能看到官官相护、滥用权力、官场腐败的现象。读者还可以从底层人物的失语状态这一角度进行解读,苏建和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上访,但他的正当要求却迟迟得不到回复,只是被当权者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包大牙女儿受辱的事实明明铁板钉钉,可硬是得不到任何机会辩驳申述,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他们作为底层人物的身份密切相关,他们在这个权力横行的时代,被活生生的剥夺了应有的话语权。除此之外,也有读者从性和权力的角度来解读《野炊图》中的故事所展现的文化内涵,方矬子对邹英的诱奸体现了权力对性的压抑,包大牙和黑眉的野合则是一种性对权力的反抗。

我们会发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解读《野炊图》中的故事,似乎都能让人觉得言之有理,而这也正是小说故事强烈的可释性特征使然。

二.故事的转化评析

在现在的小说写作中,我们非常强调小说故事的转化,因为单一的、毫无变化的故事会让读者看起来深觉寡淡无味。《野炊图》中的故事便具有人性化和理性化的双重转化。

1.人性化

尽管这部小说从总体基调上来看,是在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可我们仍能从故事的字里行间读出它具有人性化的地方。首先是体现在这个野炊活动上,故事本身是当权者为了避免“钉子户”上访而采取小手段制止这种黑暗现实,但作者巧妙地将这种黑暗的目的置于充满人情味的野炊活动背后进行,一下子让故事透露出了人性化的动机。再者,当年长的苏建和喝醉尿裤子时,本应站在底层人物对立面的黑眉,这时也显现出了人性化的一面,“他忽然感到一阵心酸,蹲下,轻轻分开了老人的双腿,期望微风和阳光能把裤子吹干”,小说的前面还写道,黑眉当初在学校教书时也像个本分孩子,这样的故事情节使黑眉这个人物变得立体起来,具有了人性化的特征。

任何一部小说的故事如果始终单一不变,都会让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大大削弱,如果小说始终只展现黑暗面给读者,就会给人留下这部小说不够立体丰富的印象。显然,《野炊图》这部小说中很好地做到了故事人性化的引入,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2.理性化

除此之外,《野炊图》中的故事还具有强烈的理性化价值。小说中的故事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它们在感性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理性的色彩,能让读者阅读完后对小说故事所反映的问题产生普遍性的思考。正如前文所说,三个“钉子户”的故事就是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既能从中看出现实社会官场腐败、底层人物失语的现象,又能透过它们展现一种权力与性的文化内涵。从这两个现象层与社会层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野炊图》这部小说中的故事衍生至哲学层——权力需要得到制衡、社会需要人性上来思考。

三.故事的剪辑评析

通过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野炊图》中的故事是有特定的时空和语境的。

1.特定的时空观

从时间上来说,小说所有的故事展开在读者的眼前时,是处于有省级领导来林场视察期间这个特定时间的,三个“钉子户”各自故事的全面讲述是由于这场野炊活动的开展,作者借此来一步步地将它们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三个故事本身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的,那么如何能将它们放在一起展现出来呢?作者在此非常娴熟地运用了特定时空观的故事剪辑手段,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时间不仅具有聚拢糅合三个故事的作用,而且它还非常具有代表意义。三个“钉子户”不断上访的原因,不正是因为每次这样的视察都是走过场,而致使底层人物的呼声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吗?

另外,从空间上来看,一方面,作者将故事的背景置于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林场里,这里看似没有钢筋水泥、车灯尾气,有的全是清澈的河水、珍稀的动植物,然而,小说中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却充满了利欲、黑暗和浮躁,这样的鲜明对比使故事的讽刺性瞬间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作者将故事设置在了远离政治管理,裹挟在大山深处,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监管的长丰林场。这样的空间设置使故事发生的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由于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林场腐败的现象自然是层出不穷。

2.特定的语境观

《野炊图》中描述的故事具有现实的语境,与当下语境紧密相连。故事反映的问题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官场腐败、官官相护、权力横行、民生疾苦,这些一直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野炊图》借三个“钉子户”的故事,通过艺术的加工,真实反映了我们的现实社会,同时又高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这种语境观的故事剪辑手段,使得小说的文学性大大提高。

《野炊图》是迟子建给我们讲述的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它极具可靠性、可读性与可释性,故事里有宜人的自然风光,有痛心的社会现实,更有一群经历并忍受着这一切的鲜活生命。通过紧扣人性与理性对故事进行转化,运用特定的时空观和语境观进行故事的剪辑,作者完美地将真理通过《野炊图》中的故事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参考文献

[1]迟子建.北方的盐[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2]王健宇.萧红与迟子建作品中的东北方言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3]沈滨.爱与恨调和的灰色世界——解读迟子建的《野炊图》[J].语文学刊.2009(6).

[4]雷圣艳.《野炊图》中的小人物黑眉[J].文学教育(下).2009(5).

[5]周禮红.性和权力——评《野炊图》性文化内涵[J].名作欣赏.2008(2).

(作者介绍:陈珩筠,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名篇文章写法探析)

猜你喜欢
故事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故事细节语言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2011年《小说月刊》转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