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8-31 08:33汪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手术室心率乳腺癌

汪恒

随着卫生普及工作的开展,我国乳腺癌确诊率不断上升。乳腺并非人体免疫器官,故单纯乳腺癌不会对人体产生重大影响,但正常乳腺细胞癌变后,其周围组织分散,易随淋巴或血液转移至其他器官,危及患者生命[1]。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根治乳腺癌,由于手术自身的创伤、手术室环境及人们对手术的恐惧,易使患者产生生理或心理应激,对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2-3]。因此,如何减轻手术及麻醉对机体的刺激,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从而保证手术安全成为临床关注重点。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价值,以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均为女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观察组年龄33~61岁,平均年龄(47.03±2.94)岁;癌症部位:左乳23例,右乳19例;病程:8~14个月,平均病程(11.25±1.41)个月;病理分期:Ⅰ期7例、Ⅱ期25例、Ⅲ期10例。对照组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7.59±2.97)岁;癌症部位:左乳24例,右乳18例;病程:8~15个月,平均病程(11.63±1.45)个月;病理分期:Ⅰ期6例、Ⅱ期27例、Ⅲ期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女性;经病理学检验均为乳腺癌;均符合乳腺癌手术指征;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免疫或血液系统疾病;存在心、肺、脑等重要脏器损伤;存在精神疾病;排除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确认患者信息;术前准备包括协助进行医生进行皮肤消毒、导尿等,准备好手术器械;术后随访等。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1)术前评估: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首先应介绍自己,拉近与患者距离,对患者年龄、身体情况、营养状况、用药情况等进行评估,预估患者手术风险;指导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术前一晚10点后禁食禁饮,告知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情绪。(2)术前护理:在患者未进入手术室之前,调节手术室温度及湿度,准备好手术用品;首先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后患者方可进入手术室,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患者参与手术人员,使其感到安全感;护理人员可通过抚摸、握手等方式为患者鼓励;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使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手术。(3)术中护理:为患者进行麻醉时,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并取得患者配合,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手术中若患者意识清醒,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交流,询问其感受,并给予鼓励性语言;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确保手术顺利;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做好保暖工作。(4)术后护理:手术结束,认真清点物品,为患者擦干血渍,穿好衣物,保护患者隐私,减少患者恐惧;认真与病房护士交接,保证患者安全。(5)术后随访:术后1天进行病房访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及心理状态,询问患者手术感受,并接受患者所提建议 ;给予患者术后指导,包括饮食、肢体、切口等护理指导。

1.4 观察指标

(1)血压值及心率:通过心电监护对两组患者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手术期间及术后6小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心率情况。(2)心理状态评价:于手术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SAS、SDS均包括20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分值越高说明心理状况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表1 两组血压值比较(mmHg,)

表1 两组血压值比较(mmHg,)

舒张压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2) 104.63±6.54 119.28±7.46 73.54±4.59 82.16±5.03观察组(n=42) 104.57±6.48 114.89±7.18 73.29±4.58 78.67±4.92 t值 0.042 2.748 0.250 3.215 P值 0.966 0.007 0.803 0.002组别 收缩压

表2 两组心率比较(次/min,)

表2 两组心率比较(次/min,)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n=42) 75.61±4.73 85.24±5.33 8.758 0.000观察组(n=42) 75.59±4.72 80.71±5.04 4.805 0.000 t值 0.019 4.002 - -P值 0.985 0.000 - -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分,)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2) 62.45±3.89 51.83±3.24 60.32±3.77 49.17±3.07观察组(n=42) 62.51±3.91 47.28±3.04 60.48±3.78 46.85±3.01 t值 0.071 6.637 0.194 3.497 P值 0.944 0.000 0.847 0.001组别 SAS评分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值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SAS与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手术也愈发成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挽救多数乳腺癌患者生命。而该手术一般需要切除患者乳房,造成患者身体上缺陷,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同时由于患者对手术及医院环境的陌生,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且导致生理出现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严重影响手术进程[4-5]。

与传统手术室护理相比,手术室护理干预更加注重患者生理与心理需求,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减少术中应激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应激反应的发生,稳定血压及心率,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刘梅等[6]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痛苦,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手术室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更注重患者心理等方面护理,根据其不同需求,为其制定全方位的护理方案,改善其心理状态,保证手术顺利,促进患者康复。术前评估患者可预估患者手术风险,从而进行防范,减少手术中意外事故的出现,保障患者安全[7-8]。加强术前护理可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做好心理护理,改善心理状态,使患者以平稳的心态面对手术,减少心理波动,进而保证血压及心率稳定,缓解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9-10]。做好术中及术后护理可减少患者对手术陌生,减少患者及家属的恐惧,保证其心态平稳,减少不良情绪对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保证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可保证患者身体清洁,提高患者满意度[11-13]。此外,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还可促进护患交流,增进护患合作,满足患者需求,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应激反应,稳定血压及心率,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手术室心率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心率多少才健康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