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保障企事业机关单位复工复产的心理建设研究

2020-09-02 06:53高文斌唐义诚
社会与公益 2020年2期

高文斌 唐义诚

摘要:抗击疫情不仅需要面对病毒与疾病,维护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在疫情期间恢复工作和生产,企事业机关要积极开展心理建设工作。单位的心理建设包括员工和团队两个层面:员工心理建设的主要目标为理性认知、调节情绪、增强意志和积极行动,团队心理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达成共识、鼓舞士气、制定共同目标和协同行动。因此建议企事业机关管理者与基层员工加强对心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积极有效地开展心理建设工作,提升员工心理能力和团队精神面貌。

关键词:心理建设;抗击疫情;企事业机关;管理干部;复工复产

抗击疫情不仅要面对病毒与疾病,还要保持稳定与发展。这个漫长而不平常的假期过后,很多人将陆续返回自己的单位和工作岗位。在恢复工作和发展生产的同时,企事业机关的管理者与员工还需要过一道心理关。

复工复产后,企事业机关员工一方面要应对防控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需要逐渐适应复工复岗带来的生活方式与工作节奏的转变。有的员工会担心疫情状况而情绪不稳定,有的员工工作精力不集中担心收入受影响,有的管理干部发现团队状态不太好担心业绩难以完成……这些现象很可能在复工之后出现。因此需要企事业机关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及时开展适宜的心理建设工作,加强对团队和个人的心理建设。

一、企事业机关的心理建设路径

企事业机关尤其是基层单位,员工心理建设与团队心理建设应双管齐下。员工心理建设的重点在于合理看待疫情对自己生活与工作造成的影响,分辨在疫情期间自己可以改变与不能够改变的因素,掌握更多应对方式,对未来报以审慎乐观的态度;识别与调节情绪;学会在工作中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管理意志力资源,制订目标,保持专注力,不拖延;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杜绝危险行为,遇到心理危机时及时求助,主动进行自我调适。团队心理建设方面,疫情期间更加需要明确工作目标、方法与考核等方面的组织共识,结合团队建设与个体辅导等方法开展团队心理建设,树立、强化团队的共同目标并提升团队协同开展工作的能力,保障应激状态下决策的可靠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二、员工层面的心理建设

面向员工的心理建设工作要加强提升个体的心理能力,从而保障工作正常进行。如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一)注意力管理

在工作岗位上,面临问题时往往需要沉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应对,这就要求对注意力进行管理。

一方面,避免分心。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转移,不时弹出的新消息、突然想起的待办事项都可能将自己好不容易集中的注意力转向其他地方,再回归手头任务又需要一番努力,所以要想办法减少工作时这些可能存在的干扰。比如在上班前设定闹钟,安排好自己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段,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间段将手机调成静音,并放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将电脑上微信和QQ提醒调成静音,并设置成后台运行,避免图标闪动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一些标记技术辅助自己高效利用资源,比如在看文件材料时,用高亮、划线、批注等方式突出重点;结合纸笔和电子设备,将问题和想法写在纸上或通过语音备忘录进行记录,有助于及时整理。

(二)自我抽离

在感到苦恼烦躁、难以有效完成手头工作时,员工可以采用自我抽离的方式,先闭眼放松,然后想象有一个自己从当前工位上后退几步,就像看视频一样,观察情境中的那个自己,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此时此刻自己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是疲劳无力、愤怒气恼,还是其他什么状态,感受眼中那个自己的体验,识别那个自己的情绪,然后看看进度条,分析一下手头的工作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平静之后再慢慢回归继续作业。也可以在纸上以旁观者角度记录自己当天的心情和感受,并尝试分析原因,简单写下“XX(姓名)今天感到……,因为……”,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

(三)放松训练

疫情时期,出现焦虑、愤怒等各种情绪反应均是正常的。员工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运动、听歌、瑜伽、冥想、绘画、看书等方式让自己放松。此外,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呼吸放松训练,进行自我调节。找个舒适的姿势坐着或躺着;通过鼻腔慢慢将空气吸入肺的最低部,同时慢慢从1数到5,尽量将空气吸到身体最深处;接着屏住呼吸,慢慢从1数到5;再通过鼻子或嘴,缓缓将气呼出,同时慢慢从1数到5,如果这个过程可以持续更长时间,就数更久一点;当确定空气完全呼出后,再正常呼吸两次。重复以上步骤,每次练习3-5分钟。

三、组织层面的心理建设

企事业机关还要在组织层面开展团队心理建设,从而提振团队士气,促进共同目标的达成。以下三条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一)隔面不隔心

戴口罩是预防疫情传播的最优选择,其次是减少人群聚集。这些防护要求对于一个生产车间的影响可能不大,因为大家本来就戴口罩,但对其他非生产类企业可能就会产生影响,比如销售公司、文演公司等。面对这一情况,企业管理者应做到能线上会议解决的最好线上解决,最大限度减少物理接触,以此减轻员工的心理负担。另外,如果每名员工所戴的口罩都有企业标志,也许可以进一步提升员工对企业品牌和组织的认同感。

(二)疫情专题会

春节期间,全体网民都在刷疫情,这个行为模式可能会继续延伸到工作期间。如果企业担心这些关注行为影响工作效率而明令禁止,往往会适得其反。让一个人尽可能不要想白熊,结果白熊的画面却会总浮现在脑海中,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回弹效应”。与其堵,不如疏通,因而笔者建议,在企业群里设置一定的时间推送疫情热搜,鼓励员工利用专题时间发表讨论。其实,这也许是个很好的机会,全体员工共同关注一件事情,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三)为疫情行动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前期调研发现:疫情防治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更不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而且对疫情的发展有更理性的态度,这与直接参与疫情防治会增强个体的价值感、自我控制感有关。基于此,企业可以组织员工应对疫情防控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譬如:为防疫建言献策,捐赠防疫物资等),激发员工的价值感与自我控制感,从而增强个体应对恐惧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复工复产后做好心理评估与监测,尤其是特殊工种、特殊岗位,对有需要的个体进行心理辅导与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在復工复产之际,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面向企事业机关提出了心理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奋斗在企事业机关尤其是基层管理服务一线的同志保驾护航。抗击疫情期间,单位开展心理建设工作要明确目标,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具体情况调整员工与团队的心理状态,重点针对在疫情时期的个人与团队常见问题,减轻疫情对企事业机关的负面影响,加强心理建设,如加强认知调节、情绪调控、人际信任、合作能力、时间管理与意志力管理等,这是打赢心理“攻坚战”的根本,也是当前阶段心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

四、结语

战胜疫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复工复产后的心理关需要企事业机关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需要及时开展适宜的心理建设活动,加强对团队和个人的心理建设,从而提振团队精神面貌,昂扬士气,在恢复工作和发展生产的战斗中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