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2020-09-10 07:22李岩澍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教学研究高中历史

李岩澍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其主体意识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教育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还应重视学生的“学”,并使“学”与“做”结合起来,这与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十分契合。历史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高中阶段应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念与学习方法。文章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究“教学做合一”对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有哪些新的启示。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高中历史 教学研究

陶行知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先导者,其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教学做合一”作为生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教与学的紧密联系,并主张学生做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做合一”理念十分符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渗透这一理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探究兴趣,促进其高效自主学习的同时,提升其历史学科素养水平。因此,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改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创造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生主动性

当前的教育教学观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尊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与“教学做合一”理念提倡的学生掌握课堂节奏不谋而合。但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未形成正确的自主学习观念,并且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压力,不少学校过分追求高分升学率,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潜力被忽视,教师的教学作用被明显夸大。这种教学模式极易打击学生的主动性,并且容易使其形成被动接受的惰性心理。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结合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进行反思与改进,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自由舒适的探究空间,鼓励其大胆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看法,逐步调动其参与历史探究的主动性,并通过提问、情境等方式加以引导,实现学生的高效率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开辟新航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电影《哥伦布》的片段,通过视觉冲击为航海探险增添神秘色彩,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对新航路开辟与发展的探究兴趣。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每当学习新的历史内容时,学生总会热衷于将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等分析过程记录到笔记本上,这严重影响历史学科思维的发展。教师要促进教与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这些历史知识,如安排课堂探究任务:“新航路的开辟不是一蹴而就的,自主阅读历史教材,找出历史上的航海家的航海过程,设计表格去进行对比。”通过长时间自主探究,学生就能够体会到获得知识过程的乐趣。教师应赋予学生课堂主动探究的权利,使其通过自主学习挖掘自身的潜力,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提高自主性。

二、合理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来设计教学策略,即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制约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提升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讲授方法过于单调。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过分看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背诵记忆情况,却忽视了对其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当前的生本教育理念。基于此,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组织课堂合作探究与课外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课堂参与性

以往的教学体系下,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不足导致二者之间存在距离感。课堂上,学生一味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去积累历史知识,学科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课堂互动积极性也不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了学生对“尊师重道”这一传统观念的错误解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该观念需要被赋予新的内涵,尤其是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下。在“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启发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成长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心与呵护,使其认识到自身作为独立人格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师生平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例如,《“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课涉及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观念与代表人物。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课外知识积累,不少学生对于这些学派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会对不同的学派有所感悟。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派,结合课外历史资料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融入自己的价值观点,为其他学生进行介绍。教师在听学生介绍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独特想法,使其形成主动参与课堂的动力,并感受到教师对其历史思维的认可,这样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组织学生实践探究,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观念强调学生要为了做而学,即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必须付诸实践操作才能转化为真实学问,这对锻炼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很少主动参与主题类课外实践活动,因此实践与创新意识相对薄弱,对即时化的教学辅助工具依赖性强。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改变历史作业的设计方式,贯彻“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线下实地调研以及主题社团活动等渠道来检验教材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论印象,并增强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调研当地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皮影戏、戏剧等,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访问来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心中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组织一次著名书画观览之旅,通过线上直播与视频回放等方式为学生介绍这些艺术作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外实践活动得到的戏曲艺术知识,自主编排一段戏剧,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此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虽然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年代相隔甚远,但其中的教与学相结合,学与做相统一的精神思想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对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通过优化、创新教学手段为其提供自由的思考与探究空间,真正实现教、学、做的有效融合,启发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成术.教学做合一再认识[ J ].重庆陶研文史,2019(1):12-15.

[2]邵群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探索[ 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3):70.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教学研究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