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0-09-10 23:23张娟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概括能力现状阅读教学

张娟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和应用。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语言积累的重要任务,主要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规则和语言模式。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获得有用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吸收精神营养,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众所周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通过我们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发展的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括能力;现状;策略

引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只有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了,他们才能够更好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含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定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概括能力指的是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内容进行赏析,分析文章的结构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最后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要表达的内容概括出来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一开始培养阅读概括能力时最应当注重的便是文字的累积,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学生在读一篇文章的同时,也要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各种类型的文章对于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益处的,高段学生正是训练孩子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起步时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文章细细的评读,再加上老师在旁边的悉心指导,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上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要进一步明确

教师要想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就需要先设定清楚的教学目标,进而让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开展,让学生有效学习。然而当前教师一般都重视学生的成绩,却没有考虑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限制了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心理变化,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学生的兴趣不高

当前教师在教学中一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就使得学生会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不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自然会影响到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让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受到消极影响。

三、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方式

(一)立足课本,由易至难

读书时要将书本的内容记到心里,可以进行朗诵,正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任何的学习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从简单易懂的文章出发,慢慢去读有难度的文章,循序渐进。那么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也是这样的。在阅读时,可以让学生们高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课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理,让学生们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狼牙山五战士》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准备一些情景剧,在朗读的时候进行表演,让学生们充分的领会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前慷慨赴死的心理。以此对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在回答时可能会有思路不通顺的情况,不能清楚的表述出自己的语义,教师也应当对学生进行鼓励,这对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提高也十分重要。

(二)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引导下可以完成有关的阅读任务,教师要以课本阅读为主,结合其中的难点以及重点设计教学目标。要注重对学生的文字功底进行加强,且需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升其积极性。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基础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都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依据他们的年龄需求,注重对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一步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自我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除了要和教材相符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改变教学方法

新时期背景下有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比如,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这些都适合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其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静夜思》时,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也能够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充分利用好现代化工具,增加教学的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新型的现代化教育工具被应用到课堂中,如多媒体等,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都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也可以认为是一门新的教学手段,遇到新鲜的事物,学生会非常的感兴趣。另外,利用新的技术,可以更好地呈现阅读所描述内容的画面和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地想象这样的画面,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例如,在教授《现代诗二首》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的模式展现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让学生看到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之后再讲解这篇文章,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描绘时采用的方式,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景象。

(五)多多练习,从文章出发

一篇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而文章的段落就是一棵大树上的分支,虽然不起眼,但是不可分割。往往在段落上就能找到文章的主旨,将每一个段落的段意整理归纳进行概括,以题目为中心用发散式思维思考。高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可能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教师对学生阅读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或者补充,也可以让学生们理解的更加有深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水平也一定会有提高,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多练习,把这种具有专业性的训练放在首位。教师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观察到许多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但是有的同学苦思冥想也想不到结论,教师应当选择因材施教,不是一味为了阅读而读,而是要让学生们都可以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在阅读时的感受和见解。

结语

总之,阅读概括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学生初具阅读能力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对这项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们的阅读概括能力是有很多的方式的,无论是哪种方法,只要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帮助的都可以采纳试用。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学生们的引导工作,最主要的是教师要倡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知识的抽象能力。在累積知识的情况下,高段学生的语文阅读概括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淑真.略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名师在线,2019(01).

[2]郗良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

[3]张丽丽.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

[4]周嘉芬.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5,9(6):87.

[5]周彥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11(23):21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概括能力现状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浅谈如何提高记叙文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