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在胃肠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09-10 13:54邸宝平陈丽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无痛胃镜结肠镜

邸宝平 陈丽

【摘要】目的: 对无痛胃镜与结肠镜联合诊断胃肠道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规范、合理的选择研究资料,经筛选,共71例患者适宜研究,早入院患者编为一般组,应用常规胃镜+结肠镜进行疾病诊断,晚入院患者编为实验组,应用无痛胃镜+结肠镜进行疾病诊断,观察效果。结果: 两组的诊断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分级情况、检查时间、不良反应率要明显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 对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无痛胃镜与结肠镜联合应用可以降低因检查导致的不适感,安全性良好,且诊断结果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痛胃镜;结肠镜;胃肠道疾病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7-0074-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入本院诊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中选择71例,患者在研究前对研究事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同意参与;排除其他脏器疾病、意识不清等情况。根据入院早、晚分为两组,一般组(n=36)包括20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22-63岁,平均(45.2±6.1)岁;实验组(n=35)包括18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23-62岁,平均(44.7±6.5)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涉及的指标,并未发现组间对应指标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分组合理,可研究。

1.2方法

一般组应用常规胃镜+结肠镜诊断,检查前24小时,嘱患者开始进流食;检查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检查前6-7小时,给予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9.12g分次口服,2小时内服完,并口服二甲硅油散2.5g;检查前10min,给予患者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mL,同时给予吸氧支持;询问患者感受,当咽部感到麻木时,实施胃镜检查;检查时,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比如心率、血压、呼吸等情况[1]。胃镜检查后,实施结肠镜检查,检查前,在镜头的前端、肛门处涂抹适量的利多卡因胶浆或石蜡油,检查时的动作要缓慢、轻柔。实验组应用无痛胃镜+结肠镜诊断,胃肠道准备情况同一般组,给予患者持续吸氧,检查前的10min,为患者静脉注射0.4-0.5μg/kg芬太尼,待5min后,再给予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3-5ml/10s,若患者年龄较大,需要降低给药速度,观察患者体征反应,待其角膜反应消失,同时眼球位置固定后,停止给药,实施胃镜检查;之后,追加适量丙泊酚,行结肠镜检查,当肠镜至末端回肠或者至回盲部后方時,停止给药[2]。

1.3指标观察

诊断率:观察诊断结果,统计疾病类型及确诊数量等;疼痛分级:0-IV级,级别越高疼痛越强烈;检查时间:胃镜及结肠镜均检查完毕需要的时间;不良反应:腹痛、呕吐、恶心等。

1.4统计分析

认真记录各项数据,并作分组整理,之后用SPSS20.0分析,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代表,行x2、t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明显。

2结果

2.1诊断率:实验组中69.44%(25/36)患者发现胃部病变:萎缩性胃炎12例,胃癌4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30.56%(11/36)的患者发现结肠病变:结肠癌2例,结肠息肉7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一般组中65.71%(23/35)患者发现胃部病变:萎缩性胃炎11例,胃癌6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34.29%(12/35)的患者发现结肠病变:结肠癌4例,结肠息肉7例,结肠炎1例;诊断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

2.2疼痛分级:实验组患者疼痛分级主要集中在0-I级,一般组则主要集中在II-IV级,相比之下,实验组的痛苦程度更低(p<0.05)。详见表1。

2.2检查时间及安全性:实验组检查时间为(21.8±2.2)min,明显短于一般组的(35.8±1.9)min,p<0.05;一般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4.29%(26/35:腹痛10例,恶心9例,呕吐7例),明显高于实验组的8.33%(3/36:恶心2例,呕吐1例),p<0.05。

3讨论

常规胃肠镜的检查时间较长,操作时引起的不适感较强烈,疼痛度高,另很多患者生畏,甚至因难以忍受而放弃检查。无痛胃镜的出现,为大量恐惧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带来了安慰,这种方式引起的痛苦小,检查快,与结肠镜联合诊断可以全面的了解胃肠道病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反复检查耗费时间、增加痛苦,使患者的疾病可以得到及早确诊,及早开展治疗[3]。行使无痛胃镜与结肠镜联合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排除患者使用这种方式检查的禁忌症;检查前要对患者肠道进行清理,要求患者服用适量的清肠液后,间隔3h再检查;准备齐全检查需要的器械、药品等;检查时确保麻醉深度适宜开展检查操作;如果胃内液体较多,需要先吸干后再检查;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给予补液以降低血粘度,避免低血压出现;检查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再将其送回病房,避免跌倒等情况发生。此外,丙泊酚在临床上常用于镇痛,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强,苏醒早等优势,而且不良反应少,适用于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的麻醉处理。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的诊断率和一般组相比高度接近(p>0.05),但是其检查时间比一般组短,不良反应比一般组少,且疼痛分级比一般组理想(p<0.05)。

综上所述,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时,建议首选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的方式,安全性良好,检查迅速,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丽丽, 张健, 何桦. 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010):100-102.

[2]王园飞. 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体会[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7(03):167-168.

[3]李文娟, 张宁. 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90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007(024):40.

猜你喜欢
无痛胃镜结肠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有关结肠镜检查的科普知识
结肠镜检查?你应该知道这些事
依托咪酯脂肪乳—丙泊酚混合液在老年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
结直肠进展腺瘤发生率的Meta分析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无痛胃镜的临床管理
结肠镜检查你应该知道的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