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0-09-10 13:54肖莎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护理满意度骨折

肖莎

【摘要】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96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为实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4.2%,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18.8%(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9%,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 为骨折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防范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7-0094-02

骨折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骨骼存在疾病或者发生创伤而引发的骨骼连续性与完整性受损。通常其临床表现具有功能障碍、局部疼痛与肿胀等,更有甚者,部分患者会发生休克与发热等全身性症状,甚至会并发重要脏器或者组织的损伤与并发症[1]。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如果产生并发症,就会影响到康复的效果,情况严重者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作为一种超前护理模式,预见性护理可以在发生问题以前做好超前性的预防处理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防范问题的发生,或者是减轻问题的严重性,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6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7例、女性39例,年龄为18-83岁,平均年龄为(43.5±1.2)岁。所有患者均确诊发生骨折。骨折类型包括四肢骨折53例、股骨骨折25例、脊柱骨折18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为48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即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病情观察以及用药指导等。

为实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制定护理方案

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根据实际状况为其提供给氧、心电监护与建立静脉通道等措施,严密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除此以外,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认真的询问,对其病例资料进行查看,准确地把握患者的身体情况。然后,护理人员要结合医嘱,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而且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屬的沟通,了解其意见与建议,对护理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与调整。

1.2.2心理护理

骨折疾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患者也会由此产生负面心理。除此以外,因为患者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对于康复阶段的了解不足,所以内心会存在很大的波动。在此状况下,护理人员就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加强对患者心理的护理干预,为患者讲解类似的治疗案例,使得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提高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性。

1.2.3安全防护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在其病床上增设床栏,而且要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没有获得医护人员同意的前提下不要擅自将床栏取下来。叮嘱其在长期卧床后不要快速地起身与下床活动,这样可能会因为动作过猛而产生体位性低血压,从而发生摔倒[2]。要将健康康复活动的指导手册放置在患者的床头上,使得患者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如果患者的理解能力不强,或者是年龄较大,护理人员就要叮嘱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监督,有效地防范意外现象的发生。

1.2.4皮肤护理

大多数的骨折患者在身体康复中要进行长期的卧床休养,这样也会导致其面临着较高的压疮发生概率。再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明确告知患者手术方式与相关注意事项,使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完成手术操作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建立翻身卡,对其翻身的时间与局部皮肤受压的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与记录,而且要全面地贯彻落实交接班制度,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认真地清理患者的皮肤与物品,要结合实际状况为患者使用悬浮床垫或者是软垫,从而有效地缓解局部受压情况。

1.2.5并发症护理

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手术情况做好对术后并发症的防范工作。(1)肺部并发症预防: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咳嗽与排痰方法,进行深呼吸。要对病房内的通风情况进行严格把握,加强对病房的清洁与消毒,在情况必要时要为患者提供抗生素或者是雾化吸入治疗;(2)静脉血栓的预防。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以后,结合其实际状况对其卧床的体位进行科学的调整,而且要科学地按摩患者的腿部,严密地观察及下肢血运的状况,有效地防范静脉血栓的发生;(3)泌尿系统感染预防。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要帮助患者掌握科学的床上排便方法。如果患者需要留置尿管,就要将其每日饮水的量控制为2000-3000ml左右[3];(4)便秘预防。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其的饮食指导,叮嘱其食用富含大量维生素的食物,并且要多饮水,指导家属采用科学的方法按摩患者的腹部,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防范便秘情况的发生。

1.2.6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要明确告知其复查的时间,要严格、综合性地评估其身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引导患者坚持进行功能训练,使其了解训练的重要价值与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其可以持之以恒,树立坚定的康复信心。假如患者是在佩戴石膏或者是外固定的情况下出院,护理人员就要叮嘱患者做好保护措施,一旦出现松动的情况,就要马上就医。不仅如此,在患者出院后,假如发生肢体的疼痛加重、麻木与肿胀等情况也要马上就诊。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使用SPSS 25.0软件对本研究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组件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如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4.2%,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18.8%(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9%,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详见表2。

3讨论

在患者发生骨折后会出现活动受限、疼痛、感染、肿胀与休克等症状,并且会由于病情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另外,患者发生骨折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并且由于缺乏对于疾病的全面了解,从而会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在此状况下医护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科学、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另外也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预见性护理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为其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4]。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地防范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4.2%,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18.8%(P<0.05)。由此可見,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9%,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由此可见,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与姜林花[5]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秀华.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9):169-170.

[2]帅健萍.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175-177.

[3]Jinhua C,Hospital E P. Effect of Preoperative Predict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racture[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2017.

[4]Ai L I.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fracture patients accepted operation to occurr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J].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18.

[5]姜林花,陈春美.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3):51-53.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护理满意度骨折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