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式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急诊护理中的价值

2020-09-10 13:54高琪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急诊护理价值

高琪

【摘要】 目的:分析全局式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全局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评分及治疗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评分为(2.78±2.23)分和(59.28±2.41)分,优于常规组的(5.94±4.13)分和(71.25±3.72)分;观察组93.75%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表示满意,高于常规组的77.50%(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工作中,全局式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局式护理;急性脑梗塞;急诊护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7-0097-01

急性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的主干被阻塞而引起的,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该病的发生也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在该病的急诊治疗中,护理工作也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局式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更有效的急诊护理方式逐渐被应用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中[1]。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全局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评分及治疗满意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的80名患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的80名患者则采取全局式护理干预模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情况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研究要求,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

1.2.2 观察组患者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包括①护理人员要定时巡视病房,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患者有异常要及时通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②护理人员在进行气管插管时要有严格的无菌意识,插管完成后固定气管插管近端,避免气道插管移动,同时注意气管插管的护理。③定时对患者进行吸痰。如果避免分泌物过多,会影响患者的通气情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者,应该予以辅助吸痰处理。④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鼓励其给予患者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⑤评估患者心理和精神等状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2]。

1.3 观察指标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总人数× 100.00%。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 23.0 专业统计学计算软件对所有得到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和(%)表示,应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则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评分为(2.78±2.23)分和(59.28±2.41)分,优于常规组的(5.94±4.13)分和(71.25±3.72)分,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80名患者中,35人对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有21人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有19人表示一般满意,仅有5人表示不满意,患者总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75%,高于常规组的7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急性脑梗塞的危重症患者来说,急诊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床抢救手段,可以显著减少死亡率,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3]。在临床急诊治疗中,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因此如何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急诊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全局式护理干预是一种,更加全面的综合急诊护理模式,是在以患者为基础的前提上,全面调动医护以及家属,给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因此,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急诊护理中,全局式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正是本次研究的目的。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全局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评分及治疗满意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评分为(2.78±2.23)分和(59.28±2.41)分,优于常规组的(5.94±4.13)分和(71.25±3.72)分;观察组的80名患者中,35人对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有21人對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有19人表示一般满意,仅有5人表示不满意,患者总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75%,高于常规组的77.50%(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工作中,全局式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伊莹,潘庆丽.瑞舒伐他汀联合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3008-3010.

[2]宋翠华,张秋玲,许平,李林清.团队协作模式干预对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 (11):90-92.

[3]唐艳,刘小玲.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6):144-145.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塞急诊护理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在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急性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效果观察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