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的应用

2020-09-23 08:05刘杨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刘杨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课堂知识,帮助教师清晰教学,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小学语文阅读内容有促进作用,同時也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意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应用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阅读数量少,生活经历尚浅,理解能力较低,因此会觉得上阅读课比较吃力,从而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思维跟不上教师话题,无法真正去理解感受阅读内容的情况。而借助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梳理清楚教学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体系。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思维导图以其系统性、条理性、形象性而适用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课文字数较多,无论是从文章篇幅上还是写作手法上,对学生来讲要么晦涩难懂,要么不容易记忆,从而令学生对阅读产生排斥感。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对解决小学语文阅读困难具有一定作用。

首先,语文阅读课本身就具有烦琐冗杂的特点。而运用思维导图,将语文阅读课中的各个关键点按不同的维度和深度进行分类,并在此大类下再进行小类分析,以此类推,将所有零碎知识点整理到一起,可以让这一学科变得更有逻辑可言。

其次,从思维导图对教师的作用而言,帮助教师将烦琐冗杂的知识点串联到一起,可以避免出现重复讲解的教学事故,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从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意义而言,教师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白重难点所在,一篇文章的框架体系是什么样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跟上教师的思维,让学生从方法论上明白如何去分析一篇文章,如何去理解一篇语文阅读,从而形成整体思维,喜欢上阅读,拥有自我阅读逻辑。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的策略研究

1.教师要提高自我水平,课前备课要到位

在阅读课中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做法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如何在阅读中应用思维导图,最关键的是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备课工作。思维导图的关键在于将不同的知识点利用一条逻辑线索串联起来,而这些串联的角度多种多样,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备课,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维度对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更加立体地理解阅读内容。

2.教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课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绘制思维导图;另一方面,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听一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划分。最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更深一步的教学,因材施教。

例如,在《曹冲称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每组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小组可以从问题提出的背景、其他人的解决办法、曹冲的解决办法三个方面对整篇阅读内容进行绘图分析,而阅读能力较弱的小组可以从称象的方法分类这个角度去理解文章重点内容。

3.教师要形成“授人以渔”的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导图在阅读上的应用,是在充分了解文章内容之后,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内容归类。而关键之处就在于如何划分角度,可以考虑的角度有哪些。只有明白角度是如何划分的,才能让学生在即使没有教师指引的情况下也能自己画出思维导图,从而深入而全面地理解阅读内容,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自主探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熟悉,然后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从植物妈妈的角度进行划分: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也可以从植物妈妈的方法角度进行划分:降落伞、盔甲、暴晒;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不能每次都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分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思维导图这一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形成自我逻辑思维模式。

4.教师加强创新能力,注重灵活运用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虽说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内容,划分的方式不同,但从大方向而言,思维导图分类方法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言,每篇文章都可从文章内容描写顺序上进行归类,绘制思维导图,但一味遵循规律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考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思维导图的创新。

例如,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的阅读讲解过程中,按照一般的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学生都会依据文章的叙述顺序进行绘制:提出问题:“谁的速度更快?”文章从人、鸵鸟、猎豹、游隼到飞机、火箭,再到流星体、光,由小到大地描写了谁的速度更快;而教师可以创新思考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按照从地面到天上的顺序回答了“谁的速度更快”,还可以从速度的角度去分析,即由每小时24千米、72千米、110千米、320千米、1050千米、40000千米到最后的每秒30万千米,从数字由小到大体会速度的快慢,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厘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对教师厘清教学目标、划分文章内容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需要教师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文建军.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的有效应用.[J]甘肃教育,2019(06).

[2]蔺欣.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7(13).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