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设计的思考

2020-09-27 23:00王艳妮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

王艳妮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让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其中中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中流砥柱,其专业内容衔接成为了中高职教育的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阐述中高职会计课程体系衔接的目标,分析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的设计构建方式。

关键词:中高职会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021-01

1.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目标

1.1 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目标分析。

首先,中职院校的起点是初中毕业,其定位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以会计教学来说,中职院校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中职会计课程除了在教学中传授学生基础的会计知识之外,还要更加注重学生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第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中职会计还要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为学生顺利进入高职院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职会计的起点是高中或者中职毕业,其定位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以会计教学来说,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目标主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1.2 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更加需要的是实用性、技能型以及全能型的人才,所以无论是中职教学还是高职教学都更加注重学生在知识和实践方面的双重提升。而中职和高职作为教育的两个方面,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基础,而高职教育又是中职的再教育,只有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才能更好的构建学生会计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会计知识和技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中高职会计作为两个独立的教育体系又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但是就目前来说,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衔接系统,在衔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中高职在公共基础课程上有所脱节,在中职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都过于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基础课程的学习,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升入高职以后,在基础课程上相对落后,理解能力和知识能力相对薄弱。其次,从课程设置上看,中职会计在课程设置上趋向于两个方面即就业和升学,那么如果学生选择升学,那么便会有一定的会计基础。而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于高中和中职两个方面,课程设置要照顾高中毕业没有会计学习经历的学生,这就导致了一些中职毕业生所学知识重复,从而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3.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的设计构建方式

3.1 培养目标有效衔接。

无论是中职会计还是高职会计,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只有将中职和高职教育目标全面整合和衔接,从而更好的建立中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为会计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要区分中高职会计人才需求,根据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不同的目标培养方案。例如,在中职会计专业目标设定过程中,将学生需求分为两个方面即就业和升学,那么不同的学生需求的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就业目标中则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目标培养,而升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奠定和巩固。其次,要根据社会企业的不同需求来设定层次化的职业资格认定,例如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是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而大中型的企业则更加注重基础技能之外的财务数据整理以及财务数据分析的能力。

3.2 课程设置有效衔接。

课程设置是中高职会计有效衔接的基础,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企业以及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安排也要合理的设置。所以在課程设置衔接上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课程的纵向方面,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会计专业基础,所以其适用的是一些中小企业。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中职课程要相对简单,以“初级财务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为主;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其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课程内容也要相对复杂一些,以“中级财务会计”和“现代化管理会计”为主。第二,课程的横向方面,中职教育更加注重核算岗位,所以其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居多;而高职教育更加注重职业的多元化和整体化,所以其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增加“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从而让学校教学更好的和社会需求接轨,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中高职教材的有效衔接。

教材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目前我国对中高职教材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在教材选择上也参差不齐。因此,在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过程中还要注重教材的有效衔接,能够明确教材统一标准,需要在衔接过程中优化教材配置,降低课程重复率,从而为学生日后学校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深入分析中职会计专业3年的教材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优化高职会计专业教材内容,使得中职转高职的学生能够获得新鲜感,时刻具备着饱满的学习热情,推动教学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作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中高职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两者衔接的重要性,并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更好的提高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杜伟红.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设计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25.

[2]张文婷,李传双.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思考——以会计专业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2):76-80.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关于中职学校会计校内实训模块的几点思考
浅谈诚信教育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开展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浅谈经济环境的发展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探索
读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新规深意
浅谈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