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0-09-27 23:00卢大权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卢大权

摘要:相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而言,核心素养将学生适应于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教学内核,对全面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夯实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办法,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六大维度开展数学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038-01

数学是逻辑性极为突出的学科,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更能以思维能力为支点带动学生思维方式与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而在教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有效且有益的融合,帮助学生借助学到的数学知识正确看待事物,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且高效发展。

1.优化数学情境创设,深化学生理解

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响应新课标改革的教学要求,创设新颖的数学情境,有效的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点的构成体系,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生活,如日常开支、投资报表、房贷车贷的还款等都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数学的生活性特征,结合现实生活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让学生卓越的完成课堂任务,还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的智力活动保持健康活力的状态。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还是比较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为学生们进行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知识。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游戏,促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购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个"小小商店",并提前准备一些文具作为"商品",带领学生模拟购物情景,让学生们在快乐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学习知识,提升学生们学习的乐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化购物如何付款方面的知识与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对知识有一定的渴望,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搜集一些和数学有关有趣的故事为学生们创设情境,为学生们提供愉快的学习氛围,运用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们学习,提升学生们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学习数学故事中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重视"自主性学习",开发学生学习能力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善于挖掘隐藏在教材内部的有利资源,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而是否掌握学习的方法,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取得最大成效的关键。数学不只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总结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带领学生经常总结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的知识,把旧的知识转化成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进行总结概括,加强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应当借助纸巾盒、毛绒玩具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共同观察小组获得的观察对象,同时为学生准备充足的观察与自我思考的时间。接着教師可以鼓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轮流介绍或直接采用绘图的方式展现自己小组的观察成果,从而了解学生的观察情况。由于这可以说是学生首次在课堂上接触立体与平面的相关知识,有的学生难免会进入"死胡同",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存在的事物却在某一角度无法观察出来,或是平面图形的绘制过于抽象难以掌握等,即使是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能会出现认知上的某些偏差。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及时对接学生的想法并予以适当点拨和纠正,尽可能采用生动浅显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应该是开放、综合的,以生活性数学知识为载体,以各种形式教学手段组织课堂,进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设置各种各样课堂形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划分学生为多个小组,按照小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分配教学任务,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展开学习。此外,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生活,给学生安排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点。同时,教师要重视总结解题思路,确定解题关键,归纳出解题方法。这些解题方法让学生解题思路变得更清晰,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与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寻找身边的多边形,帮助学生对这些触手可及的图形进行一定的简化并计算其面积。譬如有的学生会"灵机一动",告诉教师教学楼下的花坛是六边形,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间或放学后的时间去到花坛附近,观察估量花坛的各边长度,并帮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了解,还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索数学,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和学习动力。

4.结语

数学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形式,将之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工作,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逐步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社会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总之,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设良好的情绪,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兴趣课堂的开展[J]. 新课程·小学, 2019(2).

[2]郑代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路径探究[J]. 情感读本, 2019(5).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