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阅读模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

2020-09-27 23:00杨彩万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

杨彩万

摘要:文章论述了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前的阅读教学现状,并考虑新课改和社会形式的发展,提出新型阅读模式,包括主题式拓展阅读模式、区域立体化阅读模式以及“图书馆+”阅读模式。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新型阅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089-01

1.引言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途径之一。在过去知识垄断的时代,阅读曾经是社会权利的体现。在大众化教育时期,阅读是人们提升理念,提升素质,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而进入信息时代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途径等出现很大的变化,提高了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进行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当前的小学生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分析和解决。

2.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进行阅读教学,首先是可以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一般阅读是在课前或课后进行,少数是在课中进行。在课前进行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升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后进行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在课中进行多是为了强化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都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然后是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因为教师会通过阅读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词语和句子、文章等的理解,或者借助小故事理解重难点等,使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达,所以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小学生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3.1 教师不重视。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虽然教师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长期性,使得他们对于教学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基础知识学习、抄写和背诵的层面,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还有部分教师更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准备和提升。

3.2 教学模式单一。

在小学阶段,教师进行阅读教学基本就是选择好阅读素材,抽取一定时间要求学生阅读,课前、课堂中或者课后,并要求学生给出阅读理解或感悟,同时在安排课后作业时设置阅读文章的要求,让学生书写阅读理解等。这种模式比较单一,学生长期执行的话可能会感到反感。而且很多时候教师会强制要求学生阅读某篇文章,不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性。还有就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范围比较窄,只在課堂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阅读,其他时间都在进行知识的讲解,而且选择的阅读内容局限于课本,没有进行扩展。

3.3 学生本身阅读基础差。

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很有部分学生比较活泼好动,难以坚持进行阅读。再加上现在基本所有小学生都有手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比较熟练,受网络信息的冲击较多,可以阅读的素材十分丰富,而其中很大部分是不太有利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基础较差,没有掌握阅读技巧,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集中精力进行阅读等,影响阅读成效。

4.构建新型阅读模式,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效果的有效策略

4.1 建立主题式拓展阅读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本的理解和鉴赏是建立在品读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重视则课外阅读的拓展和延伸。在小学阶段,考虑到学生的接收能力以及智力发育,一般教材是按照单元或主题的模式进行设置的,所以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一边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细琢磨,一边应围绕不同的主题精心挑选阅读文章,可以是课外的素材,构建主题式拓展阅读模式。比如说,可以围绕单元主题,阅读与之相关的文章;可以围绕作者背景,收集作者其他的系列作品进行阅读;可以围绕文章的文体,选择其他同样文体的文章;还可以围绕表达方式,选择其他同样手法的文章。这样进行阅读素材的拓展,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养。

4.2 构建区域立体化阅读模式。

新时期,“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应用比较普遍,对于阅读教学也应如此。教师需要积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区域立体化阅读模式。一是打造不同模块的信息化大数据阅读平台,包括分级书单推荐、阅读跟踪评价、互动交流以及积分游戏等,满足教师和学生各不同需求。二是打造先进的阅读课程体系,根据区域阅读共同体的研究,打造“读名人”、“读一本书 访一座城”、“读写绘”等特色阅读课程,选择不同的阅读主题进行专项阅读。三是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比如成语大赛、成语接龙、朗读比赛、戏剧节、阅读征文等活动,丰富阅读形式。学校借助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网络数据分析与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相结合,构建区域立体化阅读新模式,使阅读教学成为小学校园和学生的常态化工作,将阅读的印迹体现在学校的角角落落。

4.3 建立“图书馆+”阅读模式。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阅读素材的存在直接关系到阅读成效,而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支撑。一是可以借助大数据进行阅读需求的分析,洞察学生的个性阅读需求;二是可以丰富素材来源和阅读途径,增加阅读内容的广泛性和丰富度;三是借助大数据技术挖掘素材中的潜在价值,选择内涵高的素材,打造多彩人生底色。学校通过构建“图书馆+课堂”、“图书馆+主题活动”、“图书馆+研究性学习”三位一体的“图书馆+”个性化阅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审美情趣。

5.结语

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人文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小学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构建新型阅读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阚军.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9,1038(3):68-69.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