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0-09-27 23:00张昱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张昱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学习新鲜词汇和优美句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093-01

阅读作为学生了解世界,收集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不仅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息息相关,而且与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关系,不仅在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能力的提高方面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方面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尤其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多从阅读中得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进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存在的问题

就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说,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活动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枯燥,以及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仍旧坚持陈旧的教学理念,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丧失了主动权,没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语文知识水平提升受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自身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活动方面入手,改进课堂教学计划,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语文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活动。

2.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探究

2.1 设置阶段性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计划的可行性。

在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日常生活的知识积累和课堂理论性的知识学习同样重要。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探索实践,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将实践认知融入阅读知识当中,加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究,从而提高自身阅读学习的效率。同时,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将长期的教学计划分步细化,落实到每节语文课堂中,根据目标设计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进而保证自身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夯实学生的阅读技能基础。

2.2 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在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时,会产生兴奋的状态,从而延长对这件事的记忆时间。这些研究对于教育工作十分有用,对于小学阶段的阅读学习也有借鉴意义。作为学习的第一驱动力,兴趣在教学当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某些学生十分喜欢某一科目,在这门课开始之前会表现得异常兴奋,且在课堂中非常活跃,会主动思考并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而对于一些没有兴趣的科目,学生在上课之前的情绪就会很平静,上课时也不会有太积极的表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要考虑小学生喜欢的阅读类型。比如男生喜欢科普类、科幻类文章,女生喜欢文化类、教育类等文章,教师就此总结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如《十万个为什么》《格列佛游记》等科普、文学类的书籍。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阶段,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有极大的兴趣,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們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文章阅读中,体会阅读的魅力,感受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乐趣。

2.3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阅读氛围。

语文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的积累,注重学生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注重教师有效的课堂引导工作,也注重营造课堂学习的氛围,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有些枯燥的语文知识时,组队学习比单独学习更加高效,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偏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索文学阅读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阅读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选择阅读题材和主题时,要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的文章,利用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对于问题的探索,在反复阅读文章的同时进行逻辑分析。教师还可以联系文章背景,为学生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提高文章情节的合理性,丰富故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从而加深学生的阅读认知和理解。

2.4 采取多种阅读手段教学。

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对阅读充满新鲜感,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特点,组织学生个人朗读、分角色朗读或是接力朗读,然后在学生朗读后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明确朗读的不足之处,并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关于语文教学,用在阅读上的时间是最长的,这足以可见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需要对传统的阅读教学弊端进行突破,并采取有效地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179.

[2]沈小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184+242.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