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冷”概念到“火热”探究的四步曲

2020-09-27 23:00张军侠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

张军侠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教师应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在概念的生长、生成、应用与反思中实现函数概念教学。

关键词:函数概念;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153-01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的一个重要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是对一类本质属性相同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函数概念是学好后续相关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载体。下面就谈在函数概念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思考。

1.创设恰当的情境在引入上生长

在没有接触之前,函数概念对学生来说是冰冷生硬的、畏惧的、摸不着头脑的,学生有些害怕学习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并且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恰当地创设情境,对于改善概念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以具体的、典型的实例为基础,以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线索,帮助学生完成由对材料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渡,把背景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例如:可以抓住生活中变与不变的实例创设情境,加油时不停跳动的电脑加油机显示屏,动画模拟天安门升旗仪式过程等,不仅能直观地呈现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更能显现两个变量间的唯一对应关系.能够将生活和数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将抽象的函数概念具体化、生活化。

2.经历建构的过程在对话中生成

函数概念有具体性和抽象性双重特性,从它具体性的一面入手,学生不再畏惧,而是积极地参与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慢慢地抽象形成函数概念.这一概念需要经过长时间、反复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真正理解和应用.比如五星红旗从旗杆底部升到旗杆顶部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串:

师:在升旗过程中,我们发现什么在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师:我们用什么来统计收集到的数据?(学生合作收集,用表格呈现时间用t表示,高度用h表示)

师:五星红旗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变化的,在某一时刻,五星红旗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吗?

师:有没有第二个高度呢?从表格中观察。

师:在某一时刻,有一个高度与之对应,并且只有一个高度与之对应。

师:在变化过程中,对于时间t的每一个值,h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

小组内两两合作,采用对话的形式学生,对每一个情境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问题设计交流表达.在经历这样的对话过程后,学生对函数概念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师:上述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哪些共同特征?

当学生对具体实例共同特征概括后,然后将两个变量统一为x、y,抽象出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我们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这样可以细致地、完整地、完美地、本质地、内在地揭示函数概念,成为培养学生從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的载体。

3.展开丰富的实例在应用中深化

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就是用于实践.学生掌握概念不是静止的,而是主动在头脑中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已有知识再一次形象化、具体化,而且能使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围绕“对应关系”展开让学生自己举例的教学活动,在教师充满智慧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入状态,举了丰富的实例.不仅有生活的,也有数学内部的.例如:在烧水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是时间的函数.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函数.报告厅里的人数是时间的函数.当电器的电阻确定时,电压是电流的函数.……学生们畅所欲言,在互相判断的过程中,对函数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再把有疑问的与老师交流,比如:温度是时间的函数吗?教师从中挖掘推动,帮助学生理解函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了概念的本质。

4.设计开放的问题在理解中感悟

设计开放性问题,不仅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而且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实际上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视角转变,带动了思维活动向深刻方向发展,也为以后相关的概念做了一个铺垫.在开放性问题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其中的变与不变,以及变化中的唯一对应关系.在寻找变化关系中不断理解、感悟函数.例如:线段AB=6cm,D是线段AB上的一个定点,在垂直于AB的射线DE上有一个动点C,(C与D不重合),分别连接CA、CB,你能结合上面的背景提出有关的函数关系吗?学生在安静地审题后,在回答问题时,能感觉到“春色满园关不住”的状态.例如:三角形的周长、面积是动点E所在位置的函数.三角形的外角、内角是点E所在位置的函数,其实,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找到了有关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而且充分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真正促成了学生对函数概念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设置开放性问题在概念教学值得效仿,它是推动学生思维参与、加速概念领悟过程的重要措施,也可为后续知识作好铺垫。

总之,成功的概念教学的标志是:让学生对概念的本质达到理性认识,掌握数学概念,并把握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教师要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韩建芳等.概念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再前行一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12.

[3]余姜沩.以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J].中小学数学.2013.4.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