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问”“引”之道

2020-09-27 23:00刘明珠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主动学习小学数学

刘明珠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尚不成型,因此利用好问题教学策略,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从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以故事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对易混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步、进行扩展提问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三个方面的“问”“引”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学;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164-01

引言

将问题教学法合理的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合理运用提问法,为学生创造最优质的学习体验。

1.以故事提問,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无论教师怎么灌输、也比不上让学生自身产生学习兴趣有效。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本都来自于兴趣,高度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发展新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根据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基础,将数学内容融入到一个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里,从而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度,保证教学质量。举个例子来说,在带着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认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周末是小鹏同学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蛋糕和六个苹果,来为小鹏进行祝贺的有五个小朋友,那么怎么分配这一个蛋糕和六个苹果才合适呢?这样的故事将数学知识和提问结合到一起,学生很快就会想到一人一个苹果,但是关于蛋糕的分配却不知道如何描述,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分数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在小故事的引导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然被调动起来,此时教师再进行授课,他们基本都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表现形式等等,整体的教学效果往往比较突出。

2.对易混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步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主要难度来自于学生思维能力不足、数学思维模式不成型,很多稍有相似的知识点就可能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混乱,这一问题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就很难得到提升。针对知识中的易混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理顺知识体系,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相似知识点的综合性提问,学生就能清晰的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知识容易混淆这一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概念,很多学生在单独学习过“最大公因数”以后,都能熟练的理解这个概念,并且顺利的解答一些问题,但是一旦引入了最小公倍数这个概念以后,学生就很难区分二者的计算方式和概念,在进行课后训练的时候出错率非常高。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最小公倍数知识的时候,首先提问一下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在学生给出解答以后以表格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而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新学习的最小公倍数内容记录在表格的另一列,这样一来二者之间的定义、算法都会十分清晰明了的展示在板书里,学生在看到表格的时候就会产生清晰的认知。

3.进行扩展提问,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把教材上的内容原原本本的传达给学生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让他们敢于对知识进行发散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换而言之,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内容上,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拓展提问,从而帮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掌握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教育目标。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长方形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给出一个题目:小明家今天要围篱笆,计划篱笆的长为8米、宽为6米,爸爸买了25米的篱笆材料,是否能够完成这个计划?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长方形周长应用题,学生基本上都能迅速的得出解答思路并且给出正确的答案,正常的教学内容至此已经结束。但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提问:经过尝试和计算,小明和爸爸发现材料不足以完成计划,因此决定利用院墙作为长方形篱笆的一部分,如果将新的长定为7米,那么这个篱笆墙的宽度最大能够达到多少?其围出来的小花园面积又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分别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的反向应用、长方形面积计算进行了提问,学生在类似问题的引导之下,必然能够对长方形这部分知识产生综合性认知,达到知识灵活运用、内容融会贯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在之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整体的学习能力将会成倍增长,授人以渔的积极作用将会被凸显出来。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决定了学生未来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效果。合理利用“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也能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必须要掌握小学数学的“问”“引”之道。

参考文献:

[1]范纯敬.小学数学“问·学”课堂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61.

[2]李清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坚持“三问”[J].小学数学教育,2019(17):28-29.

[3]马海荣.“让学引思”:小学数学课堂的新视点[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4.

[4]刘艳慧.“问”出精彩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教师,2018(S2):30.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主动学习小学数学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