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2020-09-27 23:00郭小丽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探索有效策略

郭小丽

摘要:伴随着生活化教学探索脚步的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选择对高段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改进,用更多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数学教学工作,而且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因此,在本文中,针对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具体的探讨和实践,并且提出相应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段小学;生活化教学;探索;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177-01

生活化教学对于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学成果的巩固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设置和模拟生活化的场景,带领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迷人之处,在实际生活之中寻找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生活化教学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和了解,对于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以及相关目的,我们开展正式的讨论。

1.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意义和价值所在

1.1 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并不等同于生活,反而是高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更是如此,很多数学原理和数学定义定理,都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在我们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知识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较好的运用的,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以及模拟相应的场景,可以让学生们对实践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小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生活意识。

1.2 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和内容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让知识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多教师在高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所熟悉或者所知晓的生活情景出发,设置相应的题目,安排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使得小学生们积极思索,并且不懈求证,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正是由于生活化教学的诸多优点,所以才使得数学教师们对此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形成完善的数学教学项目。

2.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2.1 建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以促进知识讲解活动的进行。

小学生们在独立去超市购买生活物品或者学习用具的过程中,会涉及到零钱的换算,甚至会涉及到检测物品的选择以及路径的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在上下学的路上会对于时间、距離有一些了解,或者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对于站牌和站牌之间的距离以及家庭住址和学校之间的具体距离,都需要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这也为我们数学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的契机。例如:在讲解四则运算中的混合运算时,很多教师就选择为学生模拟这样的场景,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买了五斤苹果和四斤香蕉,苹果每斤2.5元香蕉,香蕉每斤2.9元。问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小明的妈妈将一张100元的钞票递给了收银员,请问会找回来多少钱?通过这样实际场景的模拟,让很多学生印象深刻,并且使得四则运算知识的讲解也更加流畅。

2.2 注重布置家庭作业,以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效率。

家庭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用来进行积极的数学运算活动,并且,家庭往往是很多小朋友直接收获知识的场景,在这一场景中所进行的知识学习是最有效率的。此时,如果数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家庭作业,相信可以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效率。例如:某位数学教师在完成圆的基本性质的讲解后,就选择了布置生活化气息的作业,从家庭中寻找三种以上和圆相关的物体,并且用尺子量出它们的半径和直径长度,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且得出自己的结论。高年级的学生在家中忙得不亦乐乎,对于教师的作业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找出了热水壶、电风扇和碗等与圆相关的物品,通过对这些实际物品进行测量,得出了自己所需要的答案,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作业和课后作业。

2.3 开展合理的教学评价,以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运用效率。

高年级学生也渴望得到家长的表扬,也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同时更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如果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这些现象,不注重开展合理的教学评价,那么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开展积极的评价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讲解关于中位数和平均数这样的一些具体知识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选择了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运用,创建具体情景的方式带领同学们认识到了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具体含义。此时,有一位同学突然有了奇思妙想,尝试统计班级中全体学生的平均身高以及具体的身高情况,教师根据这一情况成功地进行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然后,教师对于这位学生的上课表现情况给予了肯定,从而使得更多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与教师进行积极的配合。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六到八人的评价小组,鼓励同学们对于自己的课堂表现情况以及其他人的课堂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对于自己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学习情况进行更多的自我鼓励,教师则对于全体学生的总体情况给予肯定和综合评价,从而为生活化教学的推进保驾护航。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和评估,对于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对于生活化教学的理解程度也在逐渐的提高,这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会得到更多的充实和运用。

参考文献:

[1]仲爱菊.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考试周刊》,2015(49):74-74.

[2]李保忠.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No.451(05):23-24.

[3]杜成[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小学科学:教师,2017:7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探索有效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