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2020-09-27 23:00王露燕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创造性思维初中数学

王露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不管是教育手段还是教育环节的创新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很多教师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积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深化教学理论,并将更多科学的手段运用到育人的环节中,对于我国的教学整体效果提高都有良好的改善。但是,当前教育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

关键词:村教育;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180-01

初中数学教学属于工具类学科,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将具体现实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和算法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运用,将理论落实到具体应用当中。可现阶段的初中教学现状表明,数学科目的学习仍然是学生比较薄弱的学科,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原理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中引入核心素养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抽象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重要性

目前的教育提倡的是对于初中学生创新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顺应要求,积极转变教学的思维和理念,将创造性作为教学中的培养重点。同时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备课到授课,在到课后辅导,都进行充足的准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对于初中的数学课程教学,需要在保障基础的数学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将目标放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进行恰当的引导,拓宽学生解答题目的思路、方法,把创造性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为教学的科学性、合理化提供有利保证。作为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应从数学的解題中,加强思维发散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于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素养。

2.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及创新能力的措施

2.1 培养想象的基础,增强创造能力。

中学教学需要在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培养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性能力训练,一定要在掌握好基础知识为前提,创造性高度才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创造性能力才能上一个新高度。学生思维想象力相对于已有知识本身而言,有更为重要的价值所在,学生知识储备是有限的,但是对于思维的发散不能进行约束,这是推动初中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进行创造的源泉。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就需要在扎实数学基础上,运用大胆的思维想象,让解题的创造性进行提升和改善。比如说,在对于“二元方程组”的这一知识模块进行教学时,为了锻炼学生利用想象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展示这样的例题,融入数学方程模型思想。例题1:A、B两个城市之间的相隔160千米的距离,一辆汽车甲和一辆大货车乙相向行驶,同时从A、B两地出发,经过了80分钟在途中相遇,此时火车乙继续向前,汽车甲在相遇位置停留1个小时按照原速返回,经过30分钟之后追上货车,此时汽车和货车各自行驶多少千米?

2.2 注重习题质量。

在习题数量选择时,不能注重题海战术,要更多地关注质量,不能盲目地一味多做题,而是要着眼于理解的题型特点,保证做题质量,通过一种题型解答,达到一题多解的技巧掌握,发散学生在题型中思维,多关注有更加别出心裁的新意、解法,大胆提出解题思路的质疑,另找完美创造性能力途径的可贵。

举例来说,在初中的教学课程中,进行“三角函数”问题的讲授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探索型问题:假设在山上建有一座塔,山脚下面有一个矩形的院落,假设四个顶点为ABCD,并且在其周围没有其他平坦的地带,这时需要测量AD和CD的话,可以直接得出。在测量员的手中仅仅只有皮尺和测角仪两个工具。根据现有的条件,设计一个测量塔顶距离地面高度的方案。测量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问题,结合三角函数相关内容构架相应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找出足够多的测量方案,可以将实际生活和三角函数知识有效结合,既可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三角函数的数学知识,真正做到了数学在解决实践问题方面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在数学问题面前的思维能力。

2.3 扩展课本习题类型。

课本中习题类型和数量,无法保证学生创造性能力需求。因此,在习题选择时,应该考虑课外辅导书中较有难度的题型,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思路讲解,让学生在解题和思路分析中探索出多种形式的解答技巧,充分发挥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创造性能力。在对课本知识进行固定学习的同时,夯实了基础又锻炼了创造性能力。比如说,在对“数形结合”这一问题的教学思维进行培养是,可以利用一次函数来看待方程的解决问题;利用方程式中的不等式思想和方程组联立思想来结合图形进行理解;还可以通过引入三角形杨辉定理等知识来结合数形结合的思维渗透,利用这些方法,的数学教学工作可以更好地进行发展和实践。平时教师应该多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数学教学方法的学习,针对教师专用教学材料、教学研究资料需要做好系统化的研究,并积极做一些教育观念上的提升,从而努力提升数学专业的素养。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当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主动地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将关注的重点从考试成绩回归到学生素养和能力上,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授课方式的改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天下(综合),2019(6):148-148.

[2]翁向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文理导航,2019(23):27-27.

[3]朱续强.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J].文存阅刊,2019,000(012):109.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创造性思维初中数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