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高效教学课堂的建构

2020-09-27 23:00杨秀弟李嵩山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杨秀弟 李嵩山

摘要:初三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开始,此前完全空白的学科意识始终成为化学教学进入的障碍,且此学段紧张的学习氛围又对化学教学的效率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造成了一种需要高效但基于实际学情却永远低效的畸形课堂形态,而高效课堂的打造便亦成为此学段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高效”的实际含义为速度与质量的结合体,也即要在提高课堂进度的同时,并重学科和学情特点,通过课堂主线的明确、形象实验的辅助与生活运用的呈现三者共同打造高效的化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205-01

“高效”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指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务,而且质量与其他人一样甚至更好”,也即高效=速度+质量。基于此,在科学的教学技能与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存在本质的考量基础上,高效学科课堂的建构应在乎三者:明确的课堂主线对重点内容的串联、形象实验的辅助对抽象原理的解剖与生活实例的引入对学科本质的回归。

1.课堂主线的明确——重点内容的串联

一个高效的行为过程必具有清晰明确的条理逻辑,或外化为实施计划,或内化为指导行为的思想意识。所以,化学高效课堂之“速度”要素的达成必得具有分明的课堂行进路线,以实现对某一节重点内容整体化、逻辑化的串联。此在实际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可以呈现为“教学目标——分层次的教学环节——内容总结”,亦可呈现为针对课程重点的“前因——后果”等形式。

例如:在《氧气》一节的教学之前,我便将课堂教学进程设计为: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总结现象区别——得出反应化学方程式——铁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总结现象区别——得出反应化学方程式——得出氧具有的助燃性和氧化性的结论,引入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如此清晰的课堂教学路径设计将帮助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顺畅的发挥,节省因为教学环节的不衔接造成的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此外,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我还引导同学们对本节的重点知识和逻辑脉络进行了串联、总结与梳理:氧气的助燃性和氧化性:助燃硫与铁(反应方程式)——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掌握——缓慢氧化(事物的腐烂、酒醋的酿造、肥料的熟腐)。如此,在提高课堂行进效率的同时,还能深化同学们對本节重点内容及其结构的认知。

2.形象实验的辅助——抽象原理的解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现象的说明、抽象规律的呈现背后皆具有学科先哲无数的实验验证。而在以培养学生化学意识、提升化学研究能力为目标的学科教学中,对实验基础的重视和持续的实施会将化学现象的产生过程、化学原理的得出缘由进行形象化的解剖与呈现。而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与操作将会使实验意识最大限度地深入学生的化学学科认知。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的教学中,在依据教材进行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实验与镁条燃烧实验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内在原理时,我让同学们结组、并按照教材上所给出的步骤进行亲自的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真实的对盐酸、碳酸钠、镁条等物质的接触与观察、对天秤平衡的调节、对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现象的制造、对镁条燃烧产生的氧化镁物质的目睹等,均可帮助同学们通过实践操作与形象化事物深入感知化学的实验基础性与抽象原理背后的实际现象依托性。从而深化化学和实验意识,并达到对本节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快速掌握。

3.生活运用的呈现——学科本质的回归

化学学科亦应不离生活,如此,其才具有实际性的研究意义,即生活为其本质归属。所以,对结合知识的生活实例的引入为实现“高效”之“质量”要素的关键,亦为拉近学生与其对化学高端固有印象距离的有效之举,亦为理性思辨化的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节的教学中,在向同学们介绍了金刚石稳固的正八面体结构以后,我又利用多媒体向其展示了金刚石多样化的生活用途:装修工裁玻璃时,用玻璃刀头轻轻一划,便能将玻璃平整地分为两部分,则是因为玻璃头上镶有坚硬的尖头金刚石的缘故;打隧道时工人使用的钻探机可以将坚硬的岩石打通,因为其钻头上置有金刚石……如此,同学们便能清晰地领略到金刚石作为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所具有的功能。除此之外,我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石墨物质的多样化生活用途:铅笔芯、石墨电刷与石墨电极等,并还向其展示了的石墨电刷高温烧结的过程等延展性知识,让同学们深刻地感知到化学物质及其作用发挥的生活化背景。在C60物质的讲解中,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其低压存储氧气的功用以及因此其在医疗、军事与商业部门中的应用;还有因其具有的独特微观结构形成的特殊光限制性和其对光限制产品研制与保护人眼免受强光损伤的作用等。如此,同学们的了解范畴便不仅仅是三个陌生的化学物质名称,而是具有其本质意义的生活、生产性能。此即为“高效”含义之下“质量”达成的主要途径。

特殊而要求效率的高三阶段化学教学应在通过秩序和条理提升速度的同时,兼顾质量,也即对学科的实验基础与生活运用,以建构高效、高质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成磊.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科技展望,2015,25(07):271.

[2]唐双艳.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对策[J].好家长,2014(30):14.

猜你喜欢
建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