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探究能力培养,打造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课堂

2020-09-27 23:00连志勇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探究能力

连志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我国基础教育掀起了探究性学习的热潮。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能够让学生主动汲取知识。初中生物课程的设计在于帮助初中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本文从初中生探究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探索打造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课堂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探究能力;知行合一;初中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215-01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盛行。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内容来源于生活日常,这也为打造知行合一的课堂奠定了可行的基础。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积极引领教学模式的转换。

1.重视探究能力培养的意义

1.1 提升學习效率。

探究式学习将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速度和记忆深度。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大量总结好的解题经验、知识重点一股脑的强加给学生。这样不仅仅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还会影响知识的理解效果。实践证明,高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主要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在课程开展之前带着问题出发,让问题引导教学始终。通过自己论证获得的直接经验往往映像更加深刻。

1.2 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深远。教学模式的优化有助于促进我国中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长期以来,初中生物课堂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更是严重损害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在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充分重视,生物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形式多样、自主探索的开放性学习模式使得生物学知识得以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

1.3 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改的推进使得传统落后的生物教学模式得以更新换代,生物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的地位逐渐被广大师生所认可。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有助于健全中学人才培养机制。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中的焦点,通过交流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2.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照本宣科。

长期以来,初中生物课程缺乏校方应有的重视和规划。受到师资力量的影响,不少偏远地区生物教师严重不足,这就导致教师的教育负担大大提升,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生物课程安排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不得不紧抓教材,铺陈式教学,生物课堂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不够细致,缺乏体系。

2.2 理论脱离实践。

生物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对自然界中动植物发展历程的总结性学科。学好生物能够帮助我们从科学的视角解读自然现象和人类的生命历程。然而,以考试为目的的生物教学变成了脱离实际的死记硬背。以考点为导向的生物教学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性,为提升教学效率,不少学校选择省略掉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总结的中间环节。从结果来看,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来源于课本,来源于教师,在生活中得不到检验和运用。

2.3 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后落实不积极。

目前,不少初中教师在尝试探索式教学方式,普遍反映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这就导致学生对上课内容缺乏大概的了解,囫囵吞枣。学生对于探究式教学活动缺乏理解且配合度不高,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开放性课堂成为了学生开小差、交头接耳的避难所。

3.重视探究能力培养,打造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课堂

将探究能力的培养计划运用到初中生物课堂中来,既要兼顾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又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学生对生物课程的热情。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1 学会听课、学会记忆、学会整理。

学生是教学关系中的核心。应当积极完善课前准备工作,做好相关上课内容的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将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胆提出来。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应当主动思考。争取做到课上的问题课上解决,对于存在理解困难的地方,课后应当反复咀嚼,把不会的问题搞懂。转变对生物学习的态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生物学实验,在实验课堂上仔细听讲、规范操作,用科学的试验方法检验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3.2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当逐步提升课堂的开放程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向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发言、多讨论。以学生的视角出发,结合知识点理解的难点提出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在生活中、在生物实验课上探索生物学的神奇之处。

3.3 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基于已有的探究式教学体系,结合生物教学特色,制定系统化的探究档案,规范探究流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生物实验的实践意义。围绕实验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按照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资料收集、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的步骤,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实验、设计实验,让生物学习成为学生自我探索性的过程。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知行合一的生物课堂上飞跃。

4.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生物课程具备很强的探索趣味性,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实验热情。目前,我国探究性教学实践正处于起步阶段,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的部署,积极引导学生打造知行合一的高效课堂。在丰富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敞开探索真理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刘巧雯.基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19.

[2]王晓月,汤晓辛,唐明.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84-185.

[3]杨思平.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1):106-107.

[4]白艳华.谈初中生物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139.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探究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