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实施探索

2020-09-27 23:00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民间游戏幼儿园

摘要: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深受幼儿欢迎的游戏方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良多益处,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电子产品泛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民间游戏正在逐渐消逝。本文使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了民间游戏在X市幼儿园的组织实施现状与问题,通过归因分析,针对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融合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策略。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育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246-01

丢手绢、跳房子、老鹰捉小鸡……这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游戏是无数人关于快乐童年的美好记忆。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能帮助儿童走出电子产品的控制,补充完善现有儿童游乐方式;还能促进亲子交流,强健儿童体魄。

1.民间游戏概述

1.1 民间游戏的定义。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民间游戏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概念。关于民间游戏的定义,更多的存在于与民俗学相关的著作中,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是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对民间游戏做出的定义: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1]笔者认为民间游戏是指在民众中流行并流传,既随意又具有一定规则,能锻炼肌体、愉悦精神的嬉戏娱乐活动。由于本文研究立足于幼儿园,本文所提及的民间游戏主要是指幼儿民间游戏。

1.2 民间游戏的分类与特点。

民间游戏没有严格意义的分类,本文根据民间游戏的特点,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别:民间体育类游戏、民间语言类游戏和民间益智类游戏。民间体育类游戏是指以促进儿童肢体动作发展为主的体育类游戏,主要是靠肢体协作或者借助器具完成。比如:“翻花绳”、“丢手绢”、“编花篮”、“踩高跷”等。民间语言类游戏指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游戏,常见形式有童谣、儿歌、谜语、绕口令,经常穿插在其他游戏中。如“马兰花”经常在体育游戏“跳皮筋”中搭配传唱。民间益智类游戏指需要幼儿思考,以锻炼儿童的脑、眼、手为目的的游戏。比如:“猜谜语”、“七巧板”以及棋类、牌类游戏等。

1.3 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1)发展幼儿基本动作,锻炼幼儿骨骼肌肉,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民间游戏有大量的体育类游戏和器具类游戏,可以充分的锻炼幼儿手指、四肢、手脚等肌体部位,拉开幼儿与电子产品的距离,在捡、抛、接、跑、跳、模仿与协调等形式丰富的游戏中锻炼骨骼肌肉,发展肌体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2)全方位启蒙幼儿,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民间游戏蕴含丰富的教育元素,可以全方位启蒙幼儿,如游戏中的童谣可以刺激幼儿的语言能力,团结协作游戏可以刺激幼儿团队意识的萌发,对游戏规则的领悟可以促进幼儿对社会公共秩序的感知等。教师发掘整合民间游戏的教育元素,让幼儿实现“玩中乐、乐中学”,在游戏中体验基本的社会价值观,慢慢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融入社会。

2.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组织实施的问题与原因

2.1 游戏选择形式单一,体育类游戏“一枝独秀”。

通过调查发现各类游戏在幼儿园的组织实施频率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在选择与组织民间游戏时更倾向于体育类游戏,最不受青睐的是益智类游戏。体育类游戏占据了民间游戏的大半江山,数量和种类遥遥领先其他类别的游戏。X市幼儿园教师原始学历普遍为大专,其次是中专,本科很少,专业方向也大多偏向文科类,教师自身的数学和科学能力有限,对语言类和益智类游戏并不青睐,实际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一般只会选取容易开展的体育类项目。

2.2 忽视幼儿游戏精神,民间游戏成人化。

赫伊津哈认为:“人是游戏者”,人可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实现自我。[2]对于幼儿来说,民间游戏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他们的内心对游戏有着本能的憧憬和原始冲动。而实际组织民间游戏时教师往往忽视幼儿的自由游戏精神,在设定好的情境中给幼儿灌输游戏的规则和玩法。游戏由教师筛选、设计、组织,游戏器材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制作,成人的印记无处不在,民间游戏更像是一场成人编导、幼儿参与的表演。

2.3 改编与创新不足,教育价值挖掘与利用有限。

民间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大多数教师对于通过民间游戏让幼儿感受快乐、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团队意识、促进社会性发展有共识,但是对幼儿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的积极影响有较大差异。出于对教育价值的认知的局限性,直接导致教师在民间游戏组织实施中对游戏教育价值的挖掘与利用不够,出现为了游戏而游戏的现象。

3.结语

民间游戏对幼儿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积极作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开始尝试开发民间游戏资源,将其引入幼儿园。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如形式单一、幼儿本位缺失、设计痕迹明显、创新改编不足等问题,但是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幼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改善、本土文化的重视,我们相信,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会在众多幼儿教育者的努力下,不断前进、不断完善,达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43.

[2]赫伊津哈.游戏的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3]王中华.学前教育的“存在”与“虚无”.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6:197.

[4]赫伊津哈.游戏的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民间游戏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