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2020-09-27 23:00刘伯初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

刘伯初

摘要:课外阅读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使他们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因此……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291-01

习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养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身心的健康成长而言大有助益。先入为主,因此,加强小学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帮助学生们课外阅读、养成习惯、突破自我,是语文教师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鼓励小学生课外阅读与思考,使他们发现课外阅读的最大乐趣,爱上语文知识的主动探究,后续育人计划的具体执行也将变得异常顺利。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笔者应用了以下策略:

1.立足课堂,教会方法

1.1 展开经常性的阅读指导。

课堂是进行阅读指导的基本阵地,传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的技巧,激发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彻底打破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阅读指导工作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例如:教学古诗词时,我组织了“情感朗读”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画,帮助学生深深体会古诗词语言,借此激发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紧接着,我特意布置了背诵任务,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篇古诗,期末进行统一检查。这样的做法,使低年级学生主动阅读、长期阅读,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一段时间以后,小学生对于阅读活动充满期待,经常性的阅读指导非常必要。

1.2 重视课内课外有效衔接。

不断挖掘课内阅读的“拓展点”,主动探索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是教学指导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必须构建课外阅读以及课外阅读的共通体系,实现课外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机结合,不断激发小学生的主动阅读动机,鼓励他们多读感兴趣的书籍,为了综合能力的发展做好准备。

2.家长理解,给予支持

我会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大量的事例,提高家长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家长监督孩子课外阅读,积极配合老师工作,会议上列举更多成功案例,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为其布置不同类型的任务。比如:完成家庭作业以后,应在睡前自觉阅读15-20分钟,家长必须关掉手机,静静陪孩子课外阅读,或者加入阅读活动,给孩子做好示范。再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月带领孩子逛一次书店,耐心解答孩子的疑问,为孩子购买喜欢的书籍。还如,半学期组织一次亲子活动,需要家长主动阅读孩子阅读过的书籍,然后畅谈自己的看法。语文教师应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学生家长,定期推荐适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感悟、理解记忆的优秀读物,这样的“量身定做”,轻松打开学生们的课外阅读之门,在家长监督、老师鼓励下,孩子课外阅读获取到了不一样的认知体验,他们感到读书的最大乐趣,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变得积极主动,个性化发展之路就能走的一帆风顺。

3.阅读积累,提升水平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课外阅读不仅是语言积累的最好途径之一,还有利于低年级学生视野范围的开阔,认知水平的提升,主动探究积极性的发展。从一年级开始,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累,学生们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而后参与中高年级的阅读活动,轻松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期待他们大胆想象、大胆创造,最终成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古诗背诵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期间积累大量的成语、名言警句,日渐丰富的语言材料,可让后续的写作练习“思如泉涌”,同时促进低年级小学生背诵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综合发展,这样的语文教学实践独具特色。例如:我要求班级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将平时阅读看到的好词佳句及时抄录在本子上,并不要求“数量”,需要保证“质量”,定期检查给予他们鼓励性的评价,相信,更多学生养成主动摘抄的好习惯,也将产生终身的阅读意识。抄录的内容多了,丰富了语言材料,提升了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他们不再处于被动地学习状态,热爱阅读、自觉阅读、广泛阅读,课外阅读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年级学生语言能力、认知水平得以更大程度的提升,才有机会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也充分证明了课外阅读教学指导工作有序推進的必要性。

4.组织活动,分享收获

有效开展课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旨在为低年级小学生成功搭建读书成果的展示平台,一方面检查他们的阅读能力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优化后续的教学设计,环环紧扣,高效实践,必然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比如,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资源优势。及时根据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鼓励学生们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课外阅读不断积累,进而实现人人有书读,个个读好书,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再如,布置下手抄报的设计任务。要求低年级学生每阅读一本课外书,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设计整洁美观的手抄报,全班展示优秀作品,增强其他同学的设计积极性。还如,积极开展“读书读报”交流会,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小组交流课外阅读的感受,讲一讲近期读过的好书,通过总结自己的阅读收获,主动与其他同学分享课外阅读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还应指导班级学生熟练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使其达到沟通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薛瑞萍老师在回答家长关于“大部分的诗歌,孩子背过之后就忘了”的疑惑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细雨洒向大地,也许并未留下混迹,当有芽儿从黑土地里冒了出来,我们才会记起雨的光临。”就让我们一起体验阅读的快乐吧!让阅读潜移默化地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像雨后的春芽一样茁壮成长吧!

参考文献:

[1]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M].山东: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6(3):71.

[2]陈玉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评论,1999,03:85.

猜你喜欢
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好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