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VO4/TiO2广谱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2020-10-10 16:49王美李文军
关键词:禁带空穴催化活性

王美,李文军

(1.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235000;2.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

0 引言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深度氧化技术,它能有效地氧化降解许多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达到除毒、去臭、脱色、直至降解为小分子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环境净化等领域[1-2]。在众多半导体材料中,TiO2因具有光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强、价廉、无毒等特征,被广泛使用[3-4]。然而,TiO2的禁带宽度大(3.2eV),只有波长小于387 nm的紫外光才能激发它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引发光催化反应,而这部分光只占太阳光谱的5%左右;另外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高使得光催化效率低[5]。研究表明,复合TiO2与可见光响应型的催化剂,被认为是扩展TiO2光谱范围和增强电子-空穴对分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6]。Zou等[7]用水热法合成Ag3VO4/TiO2纳米光催化剂,一方面,Ag3VO4粒子附着在TiO2纳米棒的表面,比表面积的增大使得复合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复合材料的光谱发生红移,可见光区域吸收强度明显增加,使得更多的光子参与光化学反应;再者两者之间形成的异质结,促进电子与空穴的有效分离,最终使得光催化活性提高。

在许多可见光催化剂中,单斜相BiVO4被认为是潜在的适合污染物分解和氧化的可见光催化剂[8]。然而,单斜相BiVO4的光催化活性受限于难以迁移的电子-空穴对和低吸附能力[9]。次立杰等[10]制备了BiVO4/SiO2复合材料,通过表征,在BiVO4颗粒表层形成了一层颜色较淡的连续的紧密的海绵状的SiO2包覆层,复合后的样品对紫外光及可见光的吸收显著增强。究其原因:BiVO4作为光敏剂吸收可见光,而BiVO4/SiO2作为阻碍光电子-空穴对快速重组的活动中心,提高电荷的转移也就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无论在可见光下还是在紫外光下,样品均表现出很好的光催化性能。因此,无论是TiO2还是BiVO4,复合两种不同禁带宽度的半导体均可增强光谱范围,同时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高光催化活性。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采用简便的低温溶胶-凝胶法复合TiO2和BiVO4,通过控制BiVO4的加入量,合成出BiVO4质量分数不同的BiVO4/TiO2复合物;模拟太阳光降解亚甲基蓝,研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利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硝酸铋、偏钒酸铵、无水乙醇、钛酸丁酯、氢氧化钠、硝酸、氨水,均为分析纯;文中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Rigaku-Dmax RB型旋转阳极X射线衍射仪进行样品的物相分析;LEICA-S440i型扫描电镜进行样品的形貌分析;TU-1901型紫外可见光谱仪计量样品的漫反射光谱;HITACHI F-4500荧光光谱仪测量样品的发射光谱。

1.2 光催化剂制备

1.2.1 BiVO4的制备

采用改进的水热工艺制备BiVO4[11]:将0.292g的NH4VO3溶解在由5mL的NaOH(2mol/L)和10mL的NH3·H2O(2mol/L)组成的溶液中,搅拌得A;同时将1.213g的Bi(NO3)3·5H2O溶解在5mL的HNO3(4mol/L)溶液中,搅拌均匀得B,搅拌的情况下将A缓慢滴加到B中,用NaOH溶液调节pH值为6。将混合物转移到容量为50mL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水热釜中,用乙醇控制液体体积为容器体积的80%。密封,于160°C下反应10h。等反应釜自然冷却后,除去上层液体、抽滤,再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几次,在干燥箱内80°C干燥10h后得鲜黄色BiVO4。

1.2.2 BiVO4/TiO2系列复合材料制备

低温溶胶凝胶法制备BiVO4/TiO2系列复合物:首先,在冰水浴上,用硝酸和去离子水配置pH<2的溶液100mL,搅拌30min待用。量取4.0mL钛酸正丁酯缓慢滴入8.0mL乙醇溶液中,剧烈搅拌30min,得溶液A;量取上述配置的硝酸溶液48mL加入不同质量的BiVO4,搅拌均匀得B;搅拌下,将A缓慢滴入B中,搅拌超声各30min后,放入30°C恒温箱内静置陈化2天,再搅拌超声30min,于80°C的鼓风干燥箱中烘干、研磨。于500°C的马弗炉中煅烧3h,制备出掺杂BiVO4量为10%、30%和40%的复合物,分别记为10BT、30BT和40BT。

1.3 光催化活性测试

常温下,通过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来考察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由于白炽灯的发光光谱比较接近太阳光谱,因此以100W的白炽灯为光源。将30mL浓度为10mg·L-1的MB溶液置于100mL的小烧杯中,加入0.06g制备好的样品,暗光搅拌1h使样品达到吸附脱附平衡。将小烧杯放在距离光源10cm的地方将样品置于光照下,每1h取上清液3mL置于高速磁力离心机(4800rpm)上离心15min,除去上层催化剂颗粒,以722型分光光度计λ=664nm处检测MB的吸光度。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效率可以用溶液中剩余MB的百分率来考察。在低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对应关系,且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因此由吸光度的变化可监测溶液中MB的浓度。MB浓度(C)与初始浓度(C0)的比值可以用吸光度(A)与初始MB的吸光度(A0)的比值来表示,因此MB的降解率D可表示为:

2 结果和讨论

2.1 X射线衍射分析

图1 为 制备 的BiVO4、TiO2和BT系列 的XRD图。由图可见,无论是纯BiVO4还是BT复合物中的BiVO4,与BiVO4的标准卡(JCPDS No.14-0688)相吻合,均属于单斜白钨矿型。纯TiO2在2θ=25.60°和2θ=27.44°均出现衍射峰,说明TiO2是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两种晶型的结合。对于BT复合物,TiO2为锐钛矿型(JCPDS No.21-1272)。当BiVO4的掺杂量小于10%时,BT系列中没有BiVO4衍射峰的存在,由于BiVO4的量少,结晶差,所以XRD没有峰;当BiVO4质量分数为30%时,峰型更尖锐,说明30BT有更高的结晶度,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点来抑制电子-空穴对的结合,呈现更好的光催化活性[7]。

图1 TiO2、BiVO4和BT系列样品XRD谱图

2.2 形貌分析

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iO2、BiVO4、10BT和30BT的形貌进行表征,如图2所示。TiO2是无规则的块状颗粒,BiVO4是团聚比较明显的薄片。当BiVO4的掺杂量为10%时,TiO2的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BiVO4与TiO2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团聚现象明显,由此可知其催化活性一般。当BiVO4的掺杂量为30%时,团聚现象有所改善,粒径在400-600nm左右,形貌也越来越规整。这说明BiVO4的加入使得TiO2在形貌上得到很大的改善。

图2 (a)TiO2、(b)BiVO4、(c)10BT和(d)30BT的扫描照片

2.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图3 是BiVO4、TiO2和BT系列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图谱。经分析可知,TiO2吸收边落在413nm,主要位于紫外光区,BiVO4吸收边落在517nm,位于可见光 区;而10BT、30BT和40BT分 别 位 于611nm、620nm和617nm,均位于可见光区;在480nm之前是两种复合物吸收的叠加,而在可见光480-800nm范围内却有更强的光谱吸收,并且随着BiVO4量的增加,BT吸收强度增强,当BiVO4的质量分数为30%时,光谱吸收范围最广。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吸收,可能由于BiVO4与TiO2界面间的相互诱导作用。有关半导体与TiO2之间耦合的相似现象也有报道[12]。

对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禁带宽度用Eg=1240/λg来计算:其中λg表示漫反射边延长线与横轴交点处的波长(单位:nm)。经计算,TiO2、BiVO4、10BT、30BT和40BT禁 带 宽 度 分 别 为3.00eV、2.40eV、2.03eV、2.00eV和2.01eV。由此表明,30BT禁带宽度最小,在同样的光照下对太阳光的吸收光谱范围最广,提高了样品的光利用率,这有利于激发产生更多的活性物种,为光催化分解污染物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也与样品的光催化活性一致[13]。

图3 BiVO4、TiO2和BT系列催化剂的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

2.4 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大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点,吸附更多的降解物从而更快地降解污染物。测得TiO2、BiVO4和BT系列的比表面积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TiO2比表面积大,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吸附,当掺杂BiVO4后,随着BiVO4的增加,BT系列的比表面积越来越小,当达到30%时,比表面积不再下降,说明此时两者达到最好的结合;对于40BT,由于BiVO4的量比较大,多余的BiVO4在TiO2周围分散开来,得不到充分结合,反而使得40BT的比表面积比30BT要大。但是30BT的吸附性能并没有因为比表面积的减小而降低,这说明TiO2和BiVO4的复合有利于降解物的选择性吸附。

表1 BiVO4、TiO2和BT系列的比表面积(BET)

2.5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荧光光致发光光谱经常被用来揭示半导体中电荷的捕获、迁移和转移的效率,以及理解e-/h+对的命运[6,14]。图4展示了BiVO4、TiO2和BT系列的光致发光光谱。对于BT系列,随着BiVO4量的增加,光致发光光谱的强度明显降低,这是由于BiVO4与TiO2形成异质结相互作用的结果。40BT的光谱强度和30BT基本相同,只是稍有上升,这与前面禁带宽度的计算相吻合,这说明过多的BiVO4反而成为电子-空穴分离的障碍。由此推断30BT的e-/h+对的结合率最低,光催化活性最好。

图4 BiVO4、TiO2和BT系列的光致发光光谱

2.6 光催化活性检测

图5 为空白样、TiO2、BiVO4和BT系类在4h内对浓度为10mg/L的MB的光催化降解曲线。暗反应之后,MB和催化剂之间达到吸附平衡,此时的吸光度测定表明BiVO4、TiO2、10BT、30BT和40BT溶液中的MB百分含量分别为88.0%、81.5%、71.8%、65.9%和73.2%。即吸附MB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30BT>10BT>40BT>TiO2>BiVO4。由此可以看出,30BT虽然比表面积小,但是吸附性能却很好。4h之后MB直接光降解大约8%,说明MB的自降解很慢[15]。BiVO4、TiO2、10BT、30BT和40BT的 光 催 化 降 解 分 别 为60.2%、59.5%、72.4%、94%和73%,说明30BT光催化活性最好,可能因为此时TiO2与BiVO4之间的结合最好,形成的p-n结最多,增强了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同时30BT禁带宽度最小,光谱范围的扩展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因此,光催化活性最好。

图5 空白样、TiO2、BiVO4和BT系类在4h内对MB的光催化降解曲线

2.7 机理推断

耦合两种带有不同氧化还原能的半导体,光激发电子跃迁和迁移导致电子和空穴在不同半导体上累积,实现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是目前改变电子-空穴对复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16]。从实验结果推断30BT光降解MB的可能的机理,如图6。在光的照射下,由于BiVO4和TiO2的能带呈交错式排列,电子从BiVO4的导带迁移到TiO2的导带上,被复合物表面吸附的O2捕获形成·O2-;而空穴从TiO2的价带迁移到BiVO4的价带上,与OH-或者H2O反应形成表面·OH,最终实现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在空间上的分离。在TiO2的表面,电子被O2快速捕获,避免了电子在其表面聚集,也增强了·O2-(Eq.(1))的形成[17];另一方面,由BiVO4和TiO2产成的空穴与OH-或者H2O反应形成表面·OH(Eqs.(2)和(3)),此·OH就是降解MB最重要的物质(Eq.(4))。除此之外,MB的自降解亦不可忽略。

基于上面的数据分析,由于界面相互作用,激发的电子很容易转移到TiO2的表面,这些电子被表面的O2快速捕获形成O2-,避免了电子在TiO2的表面积累;而空穴则转移到BiVO4的价带上,与OH-或者H2O反应形成表面·OH,从而实现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因此,30BT光催化活性的增强是由于光谱吸收的扩展、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的下降、MB的自降解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6 30BT降解MB的光催化机理

2.8 循环测试

一种好的光催化剂,除了具有光催化活性、稳定性高、易分离等特性外,可循环利用也是一个要点。图7展示了在不变的条件下降解MB的5个循环过程。前三次测试中,由于生成了一些中间产物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催化活性略有下降。经过分离、干燥,再两次测试表明:光催化降解与第一次相似。循环测试表明复合物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是稳定的。另外,我们发现,在每次光催化反应完成后,这些催化剂都可以很好地分离。由此推断,这个新的复合催化剂将会在污水的净化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图7 30BT对MB的循环光催化降解曲线

3 结论

采用低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iVO4/TiO2系列复合物。X射线衍射表明,30BT比40BT展示了更高的峰值强度,表明30BT将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显示,BT系列在480nm之前是两种复合物光谱的叠加,而在480-800nm有很强的吸收强度,当BiVO4质量分数为30%时,禁带宽度最小,光谱利用率最高;随着BiVO4量的增加,BT系列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吸收强度降低,而30BT的光谱强度最低,表明30BT中e-/h+对的结合率最低。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结果显示,30BT显示最好的光催化活性,由于此时两者结合最紧密,形成的异质结最多,加速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同时30BT禁带宽度最小,太阳能光谱的利用率最高,光催化活性最好。

猜你喜欢
禁带空穴催化活性
喷油嘴内部空穴流动试验研究
压电周期板中耦合禁带影响规律分析
Nd掺杂氧化锌/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Fe3O4@SiO2@TiO2@Ag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监测有机染料分子的光催化降解过程
天然锰矿低温NH3-SCR烟气脱硝催化活性研究
太赫兹光子晶体波导传输特性研究
C60与MoO3混合材料做空穴注入层的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声子晶体板中低频宽禁带的形成机理
银耳状FeN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
柴油机缝隙式喷油器嘴内空穴流动的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