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培育和研究

2020-11-02 02:49陈渝
探索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社团法治价值观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群眾性团体,其性质是学生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组织的一个特殊团体。学生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延伸、实现早期就业的主要途径,并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组织活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团的发展,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培育和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社团建设;培育和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院校逐年扩展,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呈现上涨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校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是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在学术科技、文化艺术、创新创业等方面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织的学生团体。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载体,可以很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其健康稳定地发展,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建设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统一

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的教育阶段相比,高职院校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培育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才是高职院校主要的教育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内容也以专业化的知识内容为主,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并且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却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作用,建设具有特色的学生社团。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是在模仿本科院校的学生社团模式,这与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并不相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无法培育出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实际的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需要我们进行解决的问题,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凭借着兴趣爱好来进行社团的创建和相关的活动,参与学生社团建设的人数较少,并且在实际的学生社团运作过程中,也并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实现统一。

(二)社团缺乏准确定位,内部管理松散

社团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而成立的,不同类型的社团在追求目标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对社团进行管理、开展活动、培养人才时,应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团队特色制定合适的计划。但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社团普遍存在缺乏准确定位等缺点,有些甚至盲目追求潮流,所开展的社团活动并不能满足团队的定位及需求,无法吸纳真正感兴趣的社员加入;部分社团还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虽然具有广泛的兴趣和足够的热情,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足够的学习能力,社团建设因此往往无法达到有效的高度,韧性较差,无法有效提高已有社员的知识、技能、文化水平等。不太符合社团定位的活动、定位的模糊,直接对社团的立足点和长期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无法达到社团活动和建设的预期目标。观察多个高职院校现有社团可以发现,目前各大社团的数量都在快速增多,而优秀的社团管理人员却相对较少;部分社团类型接近,导致只能抓其一的局面,使得同类型的其他社团积极性受限。此外,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也存在一定不足,如果仅在社团成立之初给予审批,后期并未了解和跟进所审批社团的发展情况的话,就无法据社团实情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扶持,导致其发展停滞不前。

(三)学生社团建设与学生自身没有实现统一

学生社团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身知识能力水平,帮助我们展现自身独特才能的平台。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却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学生社团的建设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活动,但是却没有发挥出人才培养作用,大多数的学生社团所进行的活动内容水平较低,学生对于社团活动内容也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社团的创立也往往只是头脑发热,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社团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仅仅成了学生的一种放松形式,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学生自身并没有形成统一。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高职院校社团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缺乏实践的高职院校社团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被作为一种口号被青年学生们所传送。这也就失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意义。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是实践的先导。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中高职院校的社团文化建设应该结合实践,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场景的人文环境中去理解,去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建设内容环节可以多设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系的趣味性活动以增强社团活动的灵活性和亲和力。在新时代下,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更注重于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完成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它是一种充满着人文情怀和高尚的爱国情怀的文字表达。在实践过程中,它的感染力会更大,也更利于学生对其意义进行把握。

三、加强道德法治训练

所谓加强道德法治训练主要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主,多让学生进行练习,目的在于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对道德法治知识的记忆,最终增强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与能力。在以往的情况下,正如前文所说,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内容方面较为枯燥,大量的理论让学生无法提起兴趣进行学习,同时还有很多学生表示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难以理解,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以理论联系实际,多在上课时列举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案例,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应想办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扩大学生的知识获取范围,加强道德与法治训练,不断促进学生进步。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应该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人民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一种新的价值认同和新时代下的爱国情怀,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职院校的社团建设相结合,能够充分的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社团组织者应该肩负起传播正能量,以身作则践行社会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菁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途径[J].才智,2020(02):78.

[2]孟祥宾,魏泽.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现状与建设路径——以大学生社团发展为视角[J].滁州学院学报,2019,21(06):86-89.

[3]张春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9(48):7-8.

[4]向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高校社团建设策略[J].智库时代,2019(31):10-11.

[5]江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社团精神文化建设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0):200-202.

作者简介:陈渝,男,1986年10月生,重庆北碚人,中共党员。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负责人。

猜你喜欢
社团法治价值观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我的价值观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