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2020-11-02 02:49马晨
探索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更新技术发展

马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较大的满足,由此转而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在社会生活中,电影便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公认的第八艺术,电影也是目前人类能够普遍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仍旧有所局限,主要体现在放映技术的不足,导致电影受众体验性相对较差。

关键词:电影放映;技术;更新;发展

引言:

目前,看電影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带来契机。我国电影放映技术处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相比于发达国家,整体的技术水平明显落后。目前,我国电影院大多采用的是3D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其观看效果比较理想,但随着人们的观影需求日益增高,对电影放映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影放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推动电影业的快速前进。

1我国电影业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电影业发展起步较晚,跟国外的一些电影大国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不管是对电影文化的理解程度还是关于电影的各项技术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然而,随着国内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电影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很大的机遇,人们对电影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电影的内容和放映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促进了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

1951年,随着松花江牌电影放映机的投入使用,代表着我国电影技术的正式起步。该电影放映设备是仿制苏联的,所采用的是电子管扩音机,声音是单声道,电影胶片为黑白。到了60-70年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水平不断提高,已经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放映机,其代表机型有井冈山、长江、甘光、新曙光等,尤其是8.75mm电影放映机,质量轻、操作便捷,直接解决了电影下乡、帮助农民群众观看电影的重大问题。此时采用的晶体管扩音机,电影胶片是彩色的,开始运用电影光源新技术。在这个阶段,我国电影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在我国电影市场上,放映机基本形成三大品牌,即主将、东风、松花江等,且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自主创新。基本普及了新光源技术,还引进了杜比4-2-4模拟立体声还音技术,在国内的很多电影院中都纷纷引入国外先进的电影放映设备。同时,国产的还音设备、SR型解码器、杜比4-2-4A型也已经投入生产,使得影院的观影效果得到较大改善。90年代后期,逐渐开始运用数字式电影放映技术,使得声音更加真实、立体感更强,有些影院还引入了国外先进的双红光还音组件、声读出头组件,大大提高了功放和音响的效果。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极大地给观众更加真实的视觉听觉感受,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电影放映技术的新发展,数字电影放映技术从视觉听觉上刺激消费者,使其感受如身临其境。

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电影放映技术也得到跨越式发展,红光还音技术、数字后环技术、亮度高增益技术、处理器自动化控制技术等都有了很高程度的升级,并且在放映方式上有多种技术实现了自主创新,也可以称作为电影技术的一次革命。

2我国电影放映技术的创新

以时间为跨度看待电影放映技术的创新,可以发现21世纪后,我国进入了电影放映技术的高速发展时期。原有的影院普通放映技术,即2D放映技术,已经开始在市场中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3D放映技术,不仅在技术形式上得到了很大的创新,观众的观影观感也得到了提升。以下具体为3D放映技术所采取的核心技术模式,同时也是近年来在3D电影观感需求提升基础上,所衍生出的新型技术模式。

2.1圆偏振分光技术

该技术是采用圆偏振光原理。在电影放映过程中,采用圆偏振分光技术并不只是增加一个圆偏振滤光器就可以,还要求所承载的介质必须满足相关的要求,例如目前较为普遍的Reald3D电影放映系统。这个电影放映系统所要求的银幕介质是金属材质的,也就是在银幕的表面撒上一层金属粉末,通过这些粉末能够把投射在银幕上的光按照反射原理反射出不同的颜色。假设仅仅只运用圆偏振分光技术,所形成的偏振光将会影响到反射光,降低其反射率,就会导致电影画面非常模糊。此时若采用的银幕是金属材质的,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附着在银幕上的金属粉末可以增强银幕的反射效果,提高反射率,使画面更清晰明亮,给观众呈现最佳的画面效果。

2.2光谱滤波分色技术

光谱滤波分色技术实质上是一种革新性技术,原始形式为红蓝滤波技术,主要功能体现在对于色彩进行过滤,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观看效果。具体来看,目前3D放映中的Dolby系统便是依据光谱滤波分色技术,而进行特殊的色彩识别。相比于传统的技术而言,Dolby系统的滤光轮可以较大程度改善以往左右眼红绿滤色的问题,同时,该技术也是真正意义上实现3D观感的基础。在采取Dolby系统的电影放映中,观众仅凭借一副特制的眼镜,便能够感受到影片的立体效果。不过,从技术本身来看,滤光轮仍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色彩识别能力相对较弱,能够区分的色彩较少。故此,相关设备上都会镀膜,从而保障观众的观影环境。对比上文所述的Reald技术来看,Dolby技术在成本上更低,并且不需要,后续幕布的维护成本。而特制眼镜的成本更低,完全可以在电影院的赠送承受范围之内,所以Dolby技术更加值得推广。

2.3交替传送光技术

单机主动式立体放映采用的就是交替传送光技术,我们常见的XpanD电影放映系统就是基于这种原理设计的。XpanD电影放映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电子液晶眼镜、能发射红外线信号的发射器和能将3D信号进行同步转换的转换器。XpanD电影放映系统的工作流程为:放映机通过转换器发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传播进入电影院前方的信号发射器;发射器接收信号后再将信号转化为红外信号,观众佩戴安装了接收器的眼镜就可以看到电影画面。眼镜能够有选择性地关闭快门。当接收器接收到左眼的电影图像时,眼睛就会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关闭右眼快门,从而使观众左右眼接收到不同的图像,感受到电影画面的立体效果。

3电影放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电影放映技术将会进一步向着数字化电影的方向发展,也会应用到更多的数字化技术,使得电影放映的功能更丰富多样,也更具内涵。在未来的发展中,整个电影系统都会实现数字化升级,而不仅仅停留于播放系统的数字化升级。数字化设备与数字化技术是未来电影业发展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包括电影制作也将实现数字化,大大提升制作效率。数字特技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合成、制作立体影视、建模技术等都将广泛应用到数字电影中,使数字电影更丰富多彩。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观影质量要求更高,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电影放映技术将会融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并且在不断摸索中创造更为先进的传输技术。

目前,数字3D电影放映技术已经出现裸眼3D技术,但还未全面普及,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此外,立体感更强、视觉效果更好的5D技术也已经面世,但还不成熟,未得到广泛应用。运用更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提升电影放映效果,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4结束语:

我国的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不断研究与实践中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是当前仍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并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今后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唐黎标.如何提升电影放映服务质量[J].中国电影市场.2017(08)

[2]袁春雷.有效提升电影放映服务质量[J].参花(下).2018(02)

[3]孟伟.论电影放映技术更新与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7(17)

猜你喜欢
更新技术发展
区域发展篇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