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0-11-04 13:39叶培机聂文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我院

叶培机 王 婷 聂文娟 谭 景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广东韶关 512026

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成为日益重视的国民健康影响因素[1]。24h动态心电图(Holter)作为诊断冠心病的常见方法之一,因其无创、准确、价格低等优势已在临床得到广泛普及,但在对冠状动脉的病变严重程度评价以及冠心病临床分型方面,Holter仍存在一定局限性[2]。冠状动脉造影(CGA)是诊断冠心病以及进一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金标准,虽然其准确性高,但是价格昂贵,且有创检查也会使患者难以接受,限制了其应用[3]。2014年,国内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QTcd与心肌缺血程度有密切联系,但研究受限于样本量过小[4]。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和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者60例,以探讨校正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并根据中华医学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和分类相关标准[5]分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AMI组,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2±8.7)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UAP组,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9±10.5)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SAP组,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8±9.0)岁。另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者6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3.1±8.2)岁。排除标准:(1)伴有酸碱失衡或电解质紊乱;(2)检查前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服用史;(3)伴心脏瓣膜病、心肌病、预激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Gensini积分评价:根据相关标准[6],对每支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狭窄程度≥99%为32分,89%≤狭窄程度<99%为16分,75%≤狭窄程度<89%为8分,50%≤狭窄程度<75%为4分,25%≤狭窄程度<50%为2分,狭窄程度<25%为1分。左主干病变系数为5;左前降支近段病变系数为2.5,中段病变系数为1.5,远段为1;第1对角支病变系数为1,第2对角支病变系数为0.5;左回旋支近段病变系数为2.5,远段为1,后降支为1,后侧支为0.5;右冠状动脉病变系数均为1。每例患者总得分为各血管得分×相应系数之和。

QTcd测定:以QRS波起始部位到T波结束归至等电位线点作为Q-T间期,并使用Holter计算出QTcd。每个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并取平均值。使用Bazett公式对Q-T间期进行校正以排除心率影响,具体为:QTcd=最大QTc-最小QTc。

TIB测定:心肌缺血诊断标准包括如下。(1)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以上;(2)ST段压低持续1min以上;(3)2次发作间隔不少于5min;(4)将心动过速或其他体位因素导致的ST段下移排除。最终使用Holter及相关分期软件计算TIB,具体为:TIB=ST段下降幅度×发作阵次×持续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非参数统计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组患者Gensini积分、TIB、QTcd比较

在Gensini积分方面,AMI组患者最高,UAP组患者次之,SAP组患者最低;在TIB值和QTcd值方面,均为AMI组数值最高,UAP组次之,SAP组再次之,对照组患者数值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分组患者Gensini积分、TIB、QTcd比较

2.2 冠心病患者TIB、QTcd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120例冠心病患者的TIB值和QTcd值与Gensini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冠心病患者TIB、QTcd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2.3 QTcd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比较

本研究中180例患者,根据研究对象QTcd值分为4个范围,QTcd值越大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几率越大,且不同QTcd值范围内的患者,其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作为冠心病的病理学基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的不稳定性粥样斑块会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7]。目前,CAG是诊断冠心病以及进一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金标准,虽然其准确性高,但是价格较贵,且有创检查也会使患者难以接受,限制了其应用[8]。而64排螺旋CT尽管是无创检查,但有学者研究指出该方法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筛查,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风险[9]。故探寻一种简单、有效、无创的测定方法,对于评估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Campbell等首次提出QTcd的概念,认为QTcd是局部心肌细胞复极不均衡的反映[7],能够量化心室肌复极不同步的程度,因此,QTcd在提出之际就被认为是能够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检查方式,但受限于复杂的计算过程和不够广泛的临床应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研究目前在国内外仍鲜有报道[8]。在本研究中,笔者根据校正方程对研究对象的QTcd值进行矫正后发现,QTcd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提示QTcd与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相关,具体原因笔者认为应该与心肌梗死部位和正常心机之间存在的缺血、坏死区域有关[9],这些区域内的心肌细胞丧失正常电生理活性后,传导性和不应期都发生了相应改变,复极过程产生延迟,这与非梗死区正常复极的心肌产生对比,使复极时间差异增加,最终导致QTcd值的增加[10]。进一步研究QTcd值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笔者发现两项数值呈正相关,提示患者的QTcd值越高,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就越严重,而QTcd值也具有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的潜在价值。

表3 冠心病患者QTcd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比较

此外,TIB值是目前唯一能够对心肌缺血进行定量评价的指标[11]。无论患者有无临床症状,TIB值都能够对心肌缺血患者的缺血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反映。在本研究中,不同分组患者间的TI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TIB能够用于评价心肌缺血的发作情况,且有助于临床上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分型的诊断[12]。进一步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研究证实两者呈正相关性,说明TIB值越高,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越严重,且发生多支病变的可能性越高[13-15]。

综上所述,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差异显著,Gensini积分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疾病程度越严重的患者,其QTcd和TIB的值越大,反之亦然。而QTcd值越大,则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越高。QTcd能够作为预测和评价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有价值指标之一。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室性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思考心电图之169》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