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民歌《桃花红》的风格特点及演唱技巧

2020-11-06 06:01王洋
青年时代 2020年24期
关键词:风格特点演唱技巧

王洋

摘 要:山西民歌的历史悠长久远,唱法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迥异。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使得山西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多元纷呈。这为民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得山西民歌独具特色,形象生动地唱出了山西土地上的民情、民俗和民意。山西的民歌和中国戏曲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山西不仅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摇篮”,也被譽为“民歌的海洋”。民歌《桃花红》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传唱开来,以不同的形式在各种舞台上呈现。作为山西民歌的代表,对它进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本文主要就山西民歌《桃花红》的风格特点和演唱技巧进行探究。

关键词:山西民歌;《桃花红》;风格特点;演唱技巧

一、前言

《桃花红》产生自山西境内,大多数专家将它归为左权民歌。它具有独特的山西口音和细腻的民族韵味,独树一帜的曲调使得它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备受欢迎。作为左权民歌发展的一个缩影,《桃花红》在山西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自身不仅具有山西民歌的风格特色,也包含着鲜明的江南味道,这和它的来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将从《桃花红》的起源和发展开始论述,进而探讨其风格特点和演唱技巧。

二、《桃花红》的起源和发展

山西民歌在我国民歌发展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接地气和通俗易懂的特点使得它源远流长。从它自身而言,它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具有深刻的内涵。山西民歌产生于生产力落后、交通不便、社会交往困难的山西农村。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山西产生了“女人忧愁哭鼻子,男人忧愁唱曲子”的山村野调,这就是山西民歌的前身。

地处黄河中游,春秋时期简称为“晋”的山西,是我国文化发源最早的地区之一。山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民歌是其中的一种。最早存有记录的山西民歌,是在尧舜时期的《南风歌》中的“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榅兮”等。《诗经》中所收录的《魏风》和《唐风》,一共有十九篇,大部分也出自山西。经调查,山西大部分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这些民歌曲调优美、风格独特、感情真挚。

明代时期,山西民歌中比较出名的作品有《叠断桥》《抱琵琶》《进兰房》《茉莉花》等,这一时期属于山西民歌发展的盛行时期。许多著名的民歌都产生于这一时期。《桃花红》是一首具有典型山西风味的民歌,它充满着艺术的时尚感,塑造了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桃花、杏花的美好,暗示着即将发生的美好事物。因此,该歌曲既有山西民歌感情真挚动人的特点,也有人性的智慧和灵性。2006年5月,在我国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桃花红》等“左权开花调”位列音乐类第一。由此可见,该歌曲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由于该民歌具有浓郁的山西风味,展现了民族特有的风姿,因而,在音乐界备受青睐,对之后新编歌曲的出现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细腻而又深刻的情感表达,恰如其分的音调传达,在吟唱之余,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和感染力。因此,《桃花红》不仅成为了各种声乐比赛和音乐会中最受青睐的歌曲,而且走进了高校声乐的教材之中。这也为山西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桃花红》的风格特点

情感的表达是民歌的灵魂,《桃花红》是一部以传达恋人追求寻觅、纠结相思为主题的民歌经典。这一主题符合人类永恒的追求话题,男女之间的爱恋和思慕之情不仅使演唱者陶醉其中,也使听众如同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由于情感真切,它一直被人们喜爱着、传唱着。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山西民歌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发展的过程中,民歌反复被传唱,音乐水平提高,也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其重要的一个风格特点是给人以美好的期待。歌曲从追求美好的爱情开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再到最后的以幸福生活结束。既符合西方童话故事的格局,也贴切中国大团圆的结局构思。开头的一句“桃花你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不仅暗示人物的美好品格和当下年龄,也暗含故事的主题和结局。从一开始,就给了听众期待的机会。歌词从第二句“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就直入主题,描写追求的过程。美丽的景物,多情的人儿不惜翻山越岭寻找追求心爱的人,这极其符合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心理和方式。

除了感情真挚,给人以美好的期待之外,《桃花红》的另一个显著的风格特点是曲调优美。山西民歌具有原始的音调和风格,表现出雄壮激昂的情感。同时,山西的左权民歌易学易唱、形式多样,“小调”作为它的主体部分,曲调极短,歌词大多以七字句为主,可以用自己进行填词和改词,形式的特殊,使得它最能引起周围听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它在革命战争时期也常常被作为宣传工具。而《桃花红》的风格抒情、明朗,在雄壮激昂中稍微带有委婉动人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它曲调上的优美婉转。尤其是“啊个呀呀呆”略带黄梅戏的味道,这大约和明清时期山西商人走遍大江南北有关。

因此,《桃花红》的风格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情感真挚、给人以美好的期待以及曲调婉转优美。

四、《桃花红》的演唱技巧

《桃花红》作为山西民歌的代表作之一,饱含山西风味,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表现山西地方特色的字眼,它们不仅是体现整首曲子风格的关键,也是传达情感内涵的重点。例如,在一开始的“桃花来你就来”中的“来”字就有区别,第一个“来”加入波音演唱,而第二个“来”则是整个语调都要上扬,并且在结束时不能拖泥带水,要干净利落,一带而过又不做过多的处理,表现出一种细腻自然的感觉。另外,“啊个呀呀呆”的音色要唱出山中妹子的清婉甜美,恰当使用落音唱法[1]。

曲子到了第二部分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四四拍子转变为明朗的八三拍子,相比之下,这一段对演唱者气息的要求比较高。例如,“声、扔、哥、呆”等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加强气息,使用轻巧的甩腔,轻松甩出,完成演唱。第三段是整个曲子的高潮部分,在演唱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达到人体最兴奋的状态。在第一段调式上变成纯四度的进行,高音持续走动[2]。在这一部分的演唱中,要求演唱者对声音的把控和情感的理解十分到位,注意呼吸的控制以及换气的掌握,带着歌曲中的情感来呼吸和换气,全身贯注地演唱,将歌曲中的情感内涵传达出来,从而感染听众。

另外,在山西民歌的演唱中,要特别关注情感的表达。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注意旋律、歌词和节奏等。例如,第一段中节奏起伏明显、旋律柔和圆润、歌词也饱含深情,描写的风景更是生机勃勃。在这一段的演唱过程中,可以特别关注“在啊个呀呀呆”这一句,收尾要唱出颤音,以此来刻画一个率真的女孩子难得的娇羞和纠结。在“亲呀亲呀格呆”“迎亲的锣鼓咚咚咚敲起来”的演唱时,要唱出场面的活泼热闹和轻快。

五、山西民歌的传承和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虽然山西民歌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之中,但它还是出现了日益衰退的现象。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就是继承。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对山西民歌进行分析和探讨后更要关注它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网络的迅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使得大众的欣赏趣味呈現出多元化的现象。通俗歌曲占主流位置,代表民族内涵的民歌却走向了尴尬的处境。同时,老一代民歌歌手的离世,更是使得民歌出现了断层和失落,甚至可能走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逐渐消失的结果。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为山西民歌的传承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要推动山西民歌的文化发展。山西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聚集了众多优秀的文化特产,山西省政府应对该地的文化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可以加强对山西民歌的推广和普及,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山西民歌研究机构,整理保护和研究山西民歌中的文化精髓。在这个过程中,把握民风,对民歌的形式进行创新,使《桃花红》这一类优秀的作品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走进百姓心中。

青少年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对山西民歌的传承和创新更应上心。可以将山西民歌引入到学校的声乐教学之中,这不仅有利于青少年了解山西民歌,更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将《桃花红》《五哥放羊》《人说山西好风光》等作为必唱曲目,使学生多听多唱,尽最大可能接触当地民歌,体验山西本土的音乐文化,做到感同身受。

最后,可以加强对山西民歌的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气息,利用现代的音乐元素和艺术手法,对山西民歌进行加工和改造,促进民歌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转型,从而做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六、结语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具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幅员辽阔、人民勤劳智慧是文明的优势。山西民歌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洗濯、灿烂和辉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优越性成就了以《桃花红》为代表的一系列的民歌经典。同为新时代下的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山西民歌这一文化瑰宝,并使其发扬光大。因此,本文主要从山西民歌《桃花红》的起源和发展进行讨论,进而探讨其风格特点和演唱技巧,并为其传承和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沛中国民歌集成·山西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项阳.原生态民歌的界定与认知[J].广播歌选,2011,11(3):22-24.

[4]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94-96.

[5]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J].人民音乐,2006(1):26-27.

[6]臧一冰.关注原生态民歌对当今中国的意义[J].艺术评论,2004(10):20-25.

[7]黄大岗.艰巨的工程 宏伟的业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工作在进行中[J].音乐研究,1993(1):15-20.

[8]乔建中.高原风 黄河情——贺《中国民歌集成·山西卷》出版[J].人民音乐,1992(9):18-19.

[9]冯光鈺.中国保存传统音乐的重要措施——兼述中国民族音乐集成的编辑方法[J].音乐探索,1992(1):3-9.

猜你喜欢
风格特点演唱技巧
试论加强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培养途径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