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五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20-11-07 05:22陈华忠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自主合作

摘要:“四元五环”教学的研究,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更多地展示学生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改革;“四元五环”;自主合作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被各级教育工作者重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值得一线教师深入探究与思考的问题。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提出“四元五环”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围绕“四元五环”教学的课题,逐渐开展实验与研究,力争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意义

所谓“四元”:“读、悟、议、用”,即读懂、悟透、议深、用活。所谓“五环”是指导学引路(情境导入)、自学感悟、交流互动、质疑问难、应用拓展等五个环节。五个环节步步相连、环环相扣、循环往复,使每个知识点、教学内容之间连接成环,在课堂教学中一气贯通,因此称为“四元五环”教学法。

“读”。让学生带着问题或导学提纲认真阅读课本,了解教材内容,明确通过自学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困惑与问题,做好记录,以便带到课堂进行探究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悟”。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唯一不缺的就是知识和信息,重要的是对知识和信息的判断、甄别、加工、理解、运用,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这才是最根本的制胜法宝。

“议”。围绕导学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通过互动交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概括能力、辩论能力;通过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去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用”。学生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理解、再巩固过程,这既是能力的发展过程,也是拓展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背景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模式,如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余文森教授的“读思达教学法”、深圳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法”等,国外也有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法”、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等。时下,教学研究的重心已经由“研究以教为主”向“研究以学为主”转变,引领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究、去交流、去解决,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新知,学会学习。以此为基础,为“四元五环”教学的研究提供借鉴。

“四元五环”教学的研究,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突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更多地展示学生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理论依据

“‘四元五环教学”的课题研究,主要依据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元五环”课堂教学,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四元五环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学习的建构和发展,靠的不是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主体以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顺应所学知识,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使所学的知识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三)创新教育理论

“问题”是教与学的载体,一个好问题就是好的学习内容和好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为此,在“四元五环”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驱动,引领学生去尝试、去探究、去交流、去解决。

(四)生本教育理论

“四元五环”教学第一环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第二环突出主动探究,第三环突出合作交流,第四环突出双主体,第五环突出学生的实践运用,全面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论。

(五)翻转课堂理论

翻转课堂理论指学生在家进行预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活动中心,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四元五环”教学通过第一环的自主学习,二、三环的教师点拨,小组讲解,使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促使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实践操作能力,达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最终目标。

(六)“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的,是当前重视、强调自主学习和展示结果的理论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学习内容的保留率不足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学习或个人学习;而学习内容的保留率达到或者超过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因此,教师要学会调整甚至改变教学方式,要大力提倡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四、研究内容

(一)不断探索,推行“四元五环”课堂教学改革

“‘四元五环教学”的课题研究,围绕“四元五环” 课堂教学,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交流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其真实意义在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新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习者学会终身学习。

(二)不断探讨,建构“四元五环”课堂教学新模式

“四元五环”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应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新知,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建构新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四元五环教学”的流程为:

第一环:导学引路,自学感悟(预习环)。

第二环:围绕问题,互动交流(互动环)。

第三环:上台汇报,解决问题(内化环)。

第四环:质疑问难,适时点拨(点拨环)。

第五环: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应用环)。

(三)探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对传统班级授课制进行改进,变插秧式为小组式,每组4~6人为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交流、帮教等学习活动。

(四)处理好“四元五环”课堂教学的三个关系

1.处理好“自主”与“合作”的关系

自主是基础,也是目的;合作是手段,也是达到真正自主的途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口头表达能力与倾听的习惯,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处理好“表达”与“倾听”的关系

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说与听的训练,强调“倾听”与“表达”同样重要。表达是讲述自己的意见与见解,让别人明白;倾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在小组交流中,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讲得有条理、有道理,而且还应让别人听得明白。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在小组汇报时,上台汇报的学生应着重讲清三句话:一是请大家认真听我说;二是我的想法是或应注意是;三是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主要汇报解题的方法和思考的过程。

3.处理好“欣赏”与“引导”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带着欣赏学生的态度,认真倾听学生的思考过程与解题思路,寻找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求异思维,表扬学生有条理地叙述与优秀的解题方法等;同时,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适时的点拨与引导,促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依托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主要采用理论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引领进行课堂教学,探讨并解决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既促进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课题研究计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0.08—2021.02)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学校与实验班教师。

(2)各基地校或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与实验教师学习课题有关理论,学习“‘四元五环教学”课题研究有关的成功经验。

(3)提出新课题研究的思路,申报新课题。制订研究方案,拟定各学科的具体实施计划。

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第二阶段:(2021.03—2022.12)实验阶段。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每个课题实验基地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课题研究汇报活动,及时收集研究新型,注意调控,不断完善实施过程。

(5)每学年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要组织一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进行课题研究教学展示、案例分析、个案跟踪、交流经验等。

主要研究方法是:以行動研究为主,以文献研究为辅。

第三阶段:(2023.01—2023.08)总结阶段。

(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

(2)各课题实验基地学校要进行材料收集与整理,再上交给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完成教学科研论文成果汇编。

(3)举办课题结题报告会,展示汇报实验成果。

(4)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要整理分析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5)争取出版一本课题研究专著。

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法和分析总结法。

六、课题创新点

(一)创新之处

一是“四元五环”教学有效地解决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关系;二是“四元五环”教学重新定义了“教”与“学”的行为匹配;三是“四元五环”教学策略能够体现“探究学习”的互动课堂。

(二)探究方向

一是“四元五环”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的影响与改变;二是“四元五环”教学在中小学各学科中的展现与策略;三是“四元五环”教学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体现。

七、注意事项

在中小学各科课堂教学中,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一种教学方法无论其多么优秀,都有局限性,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四元五环”教学模式同样有其水土不服的尴尬,因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应做到:

(1)不是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第一环的预习,可以直接创设情境,引入新题。

(2)不是每一堂课都要按照五环的环节进行教学,练习课与复习课应适当取舍,合理改变。

(3)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四元可能有不同,应根据学科特点制订出相应的“四元五环”教学实施方案。

(4)依据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取舍各个环节,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效果良好。

总之,“四元五环”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呈现易操作的课堂教学流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奚春皓)

作者简介:陈华忠,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 。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自主合作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