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对策

2020-11-16 05:51周加胜
山东青年 2020年9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

周加胜

摘 要: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开展,此次改革与传统的课程改革,大相径庭将教学改革重点放置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上,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重新构建教学结构,能够倡导师生和谐发展的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学生经验等众多方面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束缚。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当前初中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如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指导方法。希望通过教师的观念更新以及教学手段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主人物学习地位。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教学改革

引言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会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片面的重视思想政治书本知识,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以及认知规律,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总担心自己讲不明白,出现知识点遗漏情况,导致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逐步减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培养。为了适应考试需要大部分教师会限制禁锢学生的思想与方法,导致思想品德教学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严重割裂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念的关系。

一、当前初中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现有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知识体系的严密性以及完整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理论知识讲得天衣无缝,但是却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学生难以感受到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对于生活和将来发展的重要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加之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并未成熟,遇到各类现象难以正确地辨别。这些事例并未出现在教学内容中,反而是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名人的经典语录,但是此种内容如果教师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即便闭下来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德育精神,也难以培养学生的身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仍然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容量大等众多特点应用多媒体,向学生灌输大量的信息,却并未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机会。课堂教学中缺乏互动交流,教师只是将课件制作成幻灯片。虽然课堂氛围热闹,但是却让学生眼花缭乱,无法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分散,与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二、初中思想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对策

(一)创新教师角色,建设合理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必须要创新教师角色,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要改变在课堂作为主角的教学观念,而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当中做一个合格的导演,引导学生充分的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激发学生在活动当中的探究能力,从而促进课堂活跃度的提高充分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做好主导性的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和互动,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在实践学习活动当中以教师为主导,更好地掌握各类知识点,丰富自身的个人综合素质。教师也要在此过程当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主体的这一位,爱护每一个学生,适当的激发学生热情和动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建设公平公正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当中,将课堂打造的更加具有趣味性,开拓学生学习事业的同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让师生在互动合作当中共同的发展。

(二)更新教育观念,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各项环节,通过以新课标为基础,明确教学要求注重集体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通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发挥自身的价值观念来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教师自身要学会积极的学习,并且遵纪守法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在实践教学当中,为学生做好引路人的角色,才能够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活泼。教师也要结合新课程教学标准,注重将自身教学情感融入到课程当中,通过提高自身教学观念,注入以人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实际状态,通过以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来进行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养,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时能够更加灵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学习思想改善教学方法,利用列举和引导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进行学习和思考,教師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作为课堂辅助教学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学生在画面当中的感悟能力和探究热情,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当中的兴趣和效率。教师也要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知识增长效率,通过健全学生的身心素养,利用生活当中的经历结合课本知识向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利用亲身经历更好地理解各类知识点,反而在感悟当中成长和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鼓励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大胆的表现自我,在学习当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教师通过利用辩论赛和演讲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探究和思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在讨论当中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和健全的道德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下,要引导学生善于探究和思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育的拓展教师。通过进一步的创新教学方案,多鼓励学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搭建教学舞台,让学生在课堂当中积极的提升自我,从而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入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5):54.

[2]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 2018(05):86.

[3]李应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02):85.

[4]查小伟.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的途径[J].考试与评价,2017(05):82.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第二中学,吉林 长春 130200)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作业的科学设计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