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泉州海丝非遗的推广与传播

2020-11-17 07:52龚春英
关键词:海丝泉州技艺

龚春英

(泉州师范学院 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带一路”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提出的倡议。其中的“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有人认为:“它是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在中国古代曾长期存在的、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贸易关系。”[1]也有人认为:“举凡中西之间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宗教,军事等往来都可归入这一范围。而丝绸也是中西贸易商品之一,只因具有很高文化品位,质轻价高,为中西人士喜爱,故作为这条中西之间交通线和各种往来的文化符号,而称之为“丝绸之路”罢了。”[2]尽管说法不一、没有定论,但基本认同“海上丝绸之路”既是物质交流的“商贸之路”,也是文明交流的“文化之路”。

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泉州,不仅保留着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数量可观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相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仍广为流传,见证了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过程,成为海丝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不仅带动了地区经济文化的交融汇合,也让古老的丝路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给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辐射下的泉州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为泉州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播创造了新的机遇。

一、泉州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

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渐增多。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人口流动更频繁,泉州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外来商民前来定居,出现“民夷杂处”的盛况,尤以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的穆斯林居多。伴随着物质文化的交流,人们还进行着语言、思想观念、音乐舞蹈、习俗礼仪、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形式的交流和传播,并与闽南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民间艺术等交融共处。它们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及延续密切相关,烙下了海丝文化的浓重印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较典型的海丝非遗主要有:

名称所属类别主要特点南音民间音乐以标准的泉州方言古语演唱,其读音不仅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而且融合了波斯音乐的部分元素,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提线木偶戏传统戏剧“据现有资料可知,泉州傀儡戏至迟从清中叶开始,便随海外移民的脚步,向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及台湾地区传播。”[3]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向外流播,见证了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

名称所属类别主要特点梨园戏传统戏剧诞生于宋元时期的泉州,通过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与互动,开始向海外传播。如今仍广泛传播和流行于福建厦漳泉及台湾等闽南语方言地区。德化瓷烧制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德化制瓷技术兴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随着泉州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德化瓷器连同德化瓷烧制技艺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走向世界,影响着世界各国瓷器制作,对中外文化交流和制瓷技术在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独特精湛,所制之茶因其质重似铁,形美如观音而得名。宋元时期,安溪茶叶作为一种重要商品开始沿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海外,成为海丝路上当之无愧的中国符号,至今仍是安溪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名片。永春香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宋元时期,以蒲氏家族为代表的阿拉伯人来泉州定居并引入阿拉伯制香技术;明清时期,蒲氏后裔移居永春达埔镇,并在此地将祖传制香手艺世代相传。永春香可谓“海上丝绸之路”的舶来品。永春香制作技艺源于蒲氏,源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其传承和发展是海丝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营造技艺不仅体现了闽南古民居的生命力和魅力,还深受印度教、伊斯兰教、西方建筑艺术以及南洋文化的影响,展示出海洋文化带来的外向、开放的性格特色,是海丝文化的体现。蟳埔女习俗民俗蟳埔村是泉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在此居住的古阿拉伯人后裔仍保留浓厚中亚遗风,形成了包括头饰和蚝壳房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蟳埔女习俗风情。蟳埔女习俗蕴藏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遗踪,是古老的海丝文化在泉州留下的鲜活烙印。

二、泉州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与传播困境

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和文化管理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海丝非遗的保护与传播工作,在旅游、文化交流等领域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泉州掀起了海丝非遗保护的热潮。但是,海丝非遗的推广与传播工作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

(一)非遗的传承特点和中外文化的差异等因素,限制了海丝非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决定其技艺精髓和文化内涵难以用文字予以记录,也无法进行程式化指导。传承人常常只能通过师父的口传身授和自身漫长的学习实践去领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传播广度。首先,传统的“口耳相传”的传承模式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系统、易懂的资料信息记录,民众很难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渠道。其次,漫长与枯燥的传承过程极大地限制了年轻传承人的参与热情,使之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后继乏人的困境。再次,各种新兴文化的大量涌入让当代年轻人有了更多的诱惑和选择,对非遗文化在国内的传承带来巨大的挑战。而“由于中外文化的显著差异,外国民众更多关注非遗音乐、舞蹈、技艺制作等艺术本身,难以理解其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受到制约”[4]。

(二)海丝非遗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未充分发挥,市场营销力度有待提高

从资源角度看,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结构完整和种类丰富的优势。例如,泉州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同时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及“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泉州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有11项之多,其中南音还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影响力上,相关部门多侧重于对遗迹遗址的宣传,非遗的美誉度与关注度并未充分发挥。不少非遗虽然级别很高,但在福建省外的知名度并不高。笔者执教的学生中有一半生源来自福建省外,访谈之后发现,他们中大部分在没来泉州之前,很少接触过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即使是对蜚声海内外的南音,也少有了解。而同样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泉州北管,虽与南音并称姐妹花,但即便是泉州本地的生源都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亲身体验。

(三)非遗保护呈现出“上热下冷”现象,普通民众的参与度有待加强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绵延不绝不仅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守和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从政府层面看,泉州市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相关部门更是投入了大量精力,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比如建立四级非遗保护名录、出台非遗保护的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非遗传承人培养机制等。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力军,普通民众却表现得比较淡漠。很多人对身边的民俗、传统技艺、民间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空见惯,对非遗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对海丝非遗的价值认识不充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笔者曾经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学生对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许多学生反馈,正是因为要完成作业,才发现泉州有如此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的了解程度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民众。总之,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远不及在现代化浪潮下优秀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堪忧。

(四)传播渠道和表现方式单一,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产品极为丰富,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仍以“面对面”现场展示的传播为主,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着古今文化的碰撞、本土文化与新潮文化的冲突以及保留传统与适度创新的纠结,很难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娱乐需求,尤其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参与。以国家级非遗北管为例,“由于外来文化和区域文化对文化市场的冲击……使得年轻人不愿意静下心传承和保护这一艺术瑰宝并将其发扬光大,于是最终导致北管队伍处于一种停滞甚至萎缩的发展状态。”[5]同样以泉州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高甲戏和梨园戏为例,通过与历届学生的访谈发现:这些非遗多用闽南方言古语进行表演,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泉州年轻人也很难听懂,外地人就更难以领会了。另外,这些表演形式大多保留传统模式,创新度不够,学生普遍反映演唱节奏缓慢拖沓,难以接受。调查发现,学生在泉州就读的四年时间里,真正完整地去剧院听南音和看梨园戏的寥寥无几。在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欣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消费群体在严重萎缩。

三、“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泉州海丝非遗“走出去”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多国纷纷响应,中国与亚欧 60 多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往来日渐频繁。“一带一路”涉及数量众多的国家、民族和人民,他们宗教信仰、文化积淀、文化需求和民众喜好各不相同,这给泉州对外文化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2016年12月印发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机制;……完善部省合作机制,鼓励各省区市在文化交流、遗产保护、文艺创作、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区域性合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泉州)艺术公园’等重点项目平台。”[6]“一带一路” 一系列措施的提出无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泉州蕴含着闽南文化和海丝文化,自身具有对外文化推广的资源优势。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泉州可以广泛进行非物质文化领域的交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沿着丝绸之路不断进行交流、传承和发展。

(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为泉州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注入了新活力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与亚欧多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入,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丝路沿线国家的普遍认同,并在与亚欧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加强了文化自信。对泉州而言,一方面,“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泉州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传播和推广的速度,从而提升泉州海丝文化和闽南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随着泉州海丝文化在海外的推广,颇具地方特色的泉州文化产品的输出深受“一带一路”国家消费者的喜爱,会吸引越来越多对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海外人士前来体验泉州非遗文化的魅力,也会为泉州非遗传承人搭建更多赴海外展示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一带一路”倡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推广开拓了新市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泉州,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泉州特色文化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泉州海丝非遗推广与传播的建议

(一)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并加速推进海丝非遗数字化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仅仅依靠传承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而单纯依赖政府也难免力不从心。要突破困境,则需政府出面,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鼓励民间团体、社区工作者、社会科技力量、高校群体等积极加入。例如,泉州有不少与海丝非遗保护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如中国南音学会、洛江区南音协会、安溪县茶行业协会、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等等。他们直接扎根民间,在海丝非遗的推广与传播方面富有热情和经验。政府可以在组织管理、人员调配、资金协调责方面提供便利,具体活动可交由海丝非遗相关非政府组织去落实。在资金协调方面,政府则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提供赞助。有了资金和人员的支持,相关人员可以更专心地投入到海丝非遗的科普、宣传、推介中去。此外,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态也应顺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普及数字化传播方式可以打破传统静态传播的局限性,解决“面对面”传播受地域局限、时间限制、难以还原等诸多不足,从而为非遗的传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自古以来,由于地缘相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一直都有着较好的人文交流基础。借助网络和数字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和数据库,可以在最大程度地保留泉州海丝非遗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跨国度、跨区域的海丝文化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推广,为彰显泉州海丝非遗的魅力提供便利。

(二)注重非遗衍生产品的开发,“以小见大”,拓展海丝非遗的运用空间和传播广度

好的衍生产品能突破语言障碍和代沟,为海丝非遗的推广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对海丝文化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精髓的基础上,提取非遗元素进行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将文化推广和市场运作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设计者深入领会, 敏锐发掘并精准提炼出其中的海丝文化蕴意, 通过文化创意的方式设计出既有非遗内涵又适合当代大众需求、人人买得起又用得上的的文创产品,以此达到宣扬海丝文化并有效保护非遗的目的。比如,可以聘请专业设计团队,设计出具有强烈闽南地域特色和海丝文化元素的既小巧轻便又易于携带的、既价廉物美又经久实用的旅游纪念品。在衍生品开发方式上,可以选择当下年轻人青睐的、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动漫作为传播媒介,以海丝非遗为主题创作动漫作品。比如以蟳埔女习俗为主题创作动漫作品,设置故事桥段,将蟳埔女“着装”“头饰”“剥海蛎”“婚嫁”等习俗通过动漫人物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或者开发篇幅较长的动漫作品,从动漫场景、动漫音乐、动漫故事、动漫人物形象等方面着手,将南音、梨园戏、德化瓷烧制技艺等多种非遗自然融入其中。除了作品创作,还要着力推出品牌、打造动漫人物,生产动漫玩具等周边产品,通过小小的动漫衍生视觉产品使海丝非遗获得强大的传播力量。

(三)利用“非遗传播+文化旅游”,深挖泉州海丝非遗的文化内涵,打造以海丝非遗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品牌

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非遗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体验更具神秘感。将旅游市场的开发与海丝非遗传播相结合,某种程度上讲,其实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过程,有利于展示泉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海丝非遗从“区域”走向“全域”。在旅游开发时,可以将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巧妙地融入海丝非遗元素。例如,在“吃”这一环节,除了突出美食本身的泉州特色外,还可以多花些心思在餐具和餐饮环境上,在器具图案装饰上充分体现泉州海丝非遗文化魅力,定制一些德化瓷精品餐具和茶具。比如开发以“南音”“拍胸舞”“蟳埔女习俗”“提线木偶戏”为主题的系列化功夫茶茶具套装或餐具套装;在餐饮环境上,可以在品尝美食或品茗的同时,安排游客欣赏南音、梨园戏或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在旅游线路和内容的安排上,除了安排参观游览海丝文化遗址外,还可以增加海丝非遗体验项目,邀请海丝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非遗技艺,同时简化工序,教授游客亲手体验非遗产品的制作,通过“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的方式让游客感受到泉州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播下非遗传播的种子。

(四)打造专业的营销团队,强化新媒体传播的效力,助力泉州海丝非遗品牌“走出去”

在当前国内国外文化产品极其丰富的情况下,“好酒也怕巷子深”。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产品,要想提升知名度和社会关注度,同样也需要在营销上下功夫。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普及度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7]新媒体广受现代人的追捧,看微博、刷微信、读公众号已然成为年轻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提升泉州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就必须在守住传播媒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端媒体等新媒体的媒介宣传作用,充分发挥多媒介的合力,将线上与线下的宣传相结合,在全社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可以聘请专业团队结合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海丝非遗宣传视频,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APP、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借助网络的力量展示海丝非遗的魅力,提高海丝非遗的影响力,尤其是吸引青年群体对海丝非遗的知晓率和关注度、激发年轻一代传播非遗的热情。

五、结 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段城市——泉州的对外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平台。我们要抓住机遇,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开展以非遗为对象的海丝文化项目交流,大力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与认可度,推动海丝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不断进行交流、发展和传播。

猜你喜欢
海丝泉州技艺
我校成功主办2022年闽港澳大学生海丝文化研学夏令营活动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