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11-17 02:51程凤
关键词:现象多媒体教学事物

程凤

多媒体作为一门现代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在教学领域上更是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小学科学这一科目,是一门开启小学生对待事物的认知能力的重要学科,其对于学生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在新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教学要求,要想更好地发挥小学科学对小学生的启迪作用,适当地引进一些现代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出发对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小学科学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应用多媒体,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根本动力。

小学科学的教材内容中,会涉及到一些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比如火山、地震、动物和植物等。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主要依靠文字对这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进行单纯的叙述,枯燥无味。而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火山、地震、动物和植物等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形象具体地展现给学生。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以它图文并茂、动静皆宜、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应用多媒体,使重难点突出,教学简单化

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单纯地利用文字和图片来讲解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四季现象以及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现象,小学生会感到非常抽象,使得对相关的知识理解不到位。涉及到宇宙的知识大多枯燥艰涩难懂,而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后,这部分知识就有趣易学多了。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地球的自转以及公转现象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配合一些直观的实验,学生也能对地球的自转以及公转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重难点非常好突破,使教学更加简单化。

三、 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学生视野更加广阔

现行小学科学课本涵盖的知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涉及到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需要学生在观察中去认识领悟。然而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影响,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科学课上让学生观察所有的事物和现象。此时多媒体录像就成了课上最有效的辅助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中的电教媒体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容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突破人在课堂教学上不敢做或做不到的事情,让老师的教学发挥出最佳效果,使学生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如在学习《蚕的一生》时,将所学的蚕的外形特征及它的生长变化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进行回忆性的认知,复习蚕从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死亡的全过程。整个课堂教学立即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视、听、感等多角度去观察到平时想探索却无法做到的事情,积极性自然由被动转为主动,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很快形成。不但让学生完成了学习目的,也让学生接触了大自然,拓宽了视野。

总之,多媒体广泛进入课堂教学是大势所趋,多媒体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应用多媒体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但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替代不了教师的情感投入、语言感染力、師生互动等,它只有与这些因素互为补充、有机整合,才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充分发挥多媒体助学作用,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中建立科学认知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现象多媒体教学事物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单独中的洞见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奇异现象传真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春天来啦(2则)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