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2020-11-25 20:53⦿陈
小学生 2020年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意识心理

⦿陈 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浅谈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旺盛的心理特点加以利用,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不是像以往一样被动等着教师“灌输”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等实际情况,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走进悬念问题中,主动活跃思维深入思考探索,获取更多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充足机会和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思考创新中,教师要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采取激励性策略,增强学生创新自信心,让学生可以始终保持创新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现在你们是老师,随便说出数字考一考我能不能快速回答出来这个数是否可以被数字3整除。学生说出了15、23、100等数字,发现教师竟然可以在不同计算的情况下直接回答出来,十分好奇教师的“特异功能”,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被彻底调动起来,思维愈加活跃,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更加认真专注,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二、启迪学生智慧,收获创新体验乐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关注和恰当指导,才能够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性,更好的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自己作为“指路灯”的职责,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指导,通过启迪学生智慧,照明学生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创新思路,主动将自己的创新思维通过实践行为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收获创新体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来说十分关键。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这节课结束前,教师加强了创新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还能如何总结学习情况,打开学生创新大门,有的学生立即获取了创新思路,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清晰的展示了出来,同时提出了更多新颖的学习问题,这个教学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反思和复习兴趣,也切实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组织创新活动,营造创新环境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践活动的次数并不多,多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加之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每况愈下,学习心理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渐由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变为懈怠敷衍的消极心理,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组织丰富多样的创新活动,呼吁学生踊跃参与其中,给学生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创新意见,在独立或者与同学协作中完成创新实验,得到更多创新成果,从而改变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促使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快乐的享受学习过程。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这节课中,教师开展了“统计比赛”的活动。学生们对体育活动频率、点外卖情况、去医院就诊频率等五花八门的事件进行了统计和制作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融入到统计与制作中,实现了创新意识到创新实践能力的迁移。

四、创新评价方法,教会学生反思

小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多从自身主观角度出发,很难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很少反思自己学习中的缺陷和不足问题,这也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课堂评价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反思,让学生认识到反思对于自己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反思的价值,并且可以从反思中实现思维、能力、知识技能的创新。教师采取学生互相评价学习出成果的策略,让学生可以更多的运用挖掘和欣赏的眼光看到他人长处,从反思和改进的角度出发,更加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而针对性的创新,明确创新思维的正确方向,增强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育人目标,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在评价和反思中得以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意识心理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