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物馆加强文化传播功能的重要举措

2020-11-27 18:14黄云艳广西贵港市博物馆广西贵港537100
流行色 2020年1期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

黄云艳(广西贵港市博物馆,广西 贵港 537100)

博物馆当中陈列着人类文明、人类文化,有着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作用。博物馆凭借特有的形象和独有的代表性价值,完成了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诉说和沟通。当代背景下,必须展现博物馆的文化功能、传播作用,意义非常突出。

一、博物馆文化传播概述

解读文化可以看作是历史的一种具象化现象,实现的是收集社会历史、社会文化,沉淀了很多因素。将其作为社会现象的解读,则可以展现其产物价值、文化作用。因此文化的理解其实可以看作是国家、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学、地理、文明、历史的解读。文化传播是人类在创造历史的同时,形成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传播总和。当代博物馆本身就有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作用,能够为人类以及环境方面的研究提供许多支持和帮助。可以看出,对博物馆而言,文化传播是非常基本的职能和作用。

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特色领域。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山水、生活习俗作用下,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文化。要保留住文化特性,才能够延续下去文化。博物馆对于城市和地区来说,所体现的最大作用就是充分展现该地区、该城市文化的不同。人们透过博物馆能了解到了前人的生活习俗、文化类型,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弘扬本土文明、本土文化特色,参与到地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从世界角度来看,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多姿多彩、丰富迥异的文化带给人们不同的生活习俗感受。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仅在经济领域中充分展现,同时在文化和政治中也造就了许多不同。全球化浪潮冲击下,要将保护民族文化独立性作为目标和任务。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是不同的。要充分利用本民族优秀的一面应对全球文化冲击,这样才能够屹立于民族之巅。要多理解和宽容。博物馆当中沉淀和积累了地区、民族甚至是国家文化。其作用不仅是让本地人民了解到先辈的传统,形成先人文化自豪感。同时也能够让外地人了解地区特色、民族风俗。要基于此构建文化传递的桥梁,让不同民族的文化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化解文化冲突、民族矛盾,构建和谐世界。

二、当代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功能方法

1.熟悉了解传播文化

本地博物馆为了做好文化传播工作,前提在于博物馆一定要明确与了解博物馆的各项基本任务和工作内容。博物馆当中的馆物保存是非常基础的项目。之所以展出馆物,为的也是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不少博物馆实践中显然并没有发挥馆物的真正作用,只是简单保存和保管这些馆物。这种现象在文献界高度重视文物利用的同时渐渐消失。为了充分展现博物馆存在的价值,达成文化传播追求,就需要深入实践,做好博物馆馆物的发掘和研究。做好以上工作,才能够满足馆物文化传播的目的。博物馆不仅要处理和重视研究人员提出的各种管理要求,同时也要多支持参与馆物保管和展出人员,要让涉及馆物管理的所有人员都能够了解到博物馆的存在意义,要多了解文化产物、文化知识、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文物的价值才能够得以创新和突破,要准确把握博物馆的积极价值,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2.加强展览服务

博物馆一定要展现自己的定位作用,做好教育工作和文化传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展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公益性文化机构,实现优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促进文化交流的深层次开展。在现代社会视角下,如今人们的消费追求和品味不断上升,人们渐渐意识到了博物馆参观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对于博物馆的服务水平、陈列内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博物馆通常都会用展柜陈列加上标牌文字说明各种展览物内容。比如不少博物馆在展览历史事件的时候,就会用一些实物搭配上图片和文字说明。很多参观者表示,这种形式十分枯燥乏味,沉闷死板的气氛并不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和游览态度,认为没有可观看的内容,无法揭露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对此,博物馆在展览展示物的时候,一定要调整手段、改进方式,要将原本单调沉寂的展览变成声像并茂的模式。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这些都成为了可能。博物馆可以主动引入各种现代技术,制作三维造型,应用自动导航和介绍语音、视频,或是直接制作各种动漫艺术作品,用直观化的形式展现文化资源、文化资料。

3.提升文化传播水平

我国博物馆属于公益性文化产业,基本上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模式。将博物馆管理和建设纳入到公民文化需求和利益的必要嵌入点,需要得到全社会重视。对此,博物馆需要主动迎合时代变化和人们的追求,从过去只考虑物的情况,调整为更关注人。要做好博物馆宣传工作,积极转变传播思想、传播理念。用大胆创新的传播展示形式,将观赏性、趣味性、知识性整合到一起。拓展载体、风格、品种、题材形式,让馆物更具有时代性特征。要做好文化发展信息的搜集,将其用在博物馆文化构建中,体现先进文化价值。

4.加强区域化处理

作为非强制性的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是对现代社会需求适应且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传播形式。基于社会整体角度来看,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博物馆发挥着重要价值、重要作用,其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有共通性。当然其本身的区域属性也比较突出,这是由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问题。要突出区域特征,考虑好区域受众接受能力,包括人、社会、自然、文化等。针对性传播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些地区的博物馆交流展览,虽然目的是在有限资源和条件下共享资源,最大化展现资源优势,不过具体理念和操作中仍旧将区域作为基础。在实行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要共享资源,同时也要推进博物馆大中华文化的传播。从资料可以看到的是,博物馆文化的特性和传播是保障大众化传播的有利前提条件。区域化能够让传播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覆盖率。在大众传播中区域化的优点和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大众传播中的区域化优势非常明显,要充分利用大众资源,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可以尝试建立定期沟通体系,制定和区域计划关联密切的组织,要多和记者、旅游、教育和各级文化部门沟通。要确保信息沟通足够畅通,打好合作基础、合作根基。要多使用各种场合沟通与交流,让人们对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建立深刻体会。此外要确保资源传播足够平衡,绝不能因为交通和经济因素倾斜某一区域;否则会有违最开始的大众文化传播初衷。要多考虑各种资源有机结合,提高传播能力和范围。通常而言,生活区域的文化有着比较成熟的心理。这部分地区的文化传播效果也要更加显著。要有机结合现代传播手段和传统传播习惯。偏远地区的文化传播需要充分考虑民俗习惯、民俗特点。要按照民俗思路和传播路径开展文化传播。

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博物馆还有很长的历史需要走,过去很多老一代的工作者在传播博物馆文化的过程中,从深度和广度切入做了很多尝试,成绩比较明显,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也要意识到的是,新时期背景下,传播博物馆文化仍有许多挑战需要迎接。这些挑战包括社会压力、博物馆发展需求。要站在大众视角出发,了解文化传播途径和要求。要充分考虑与尝试这一挑战。当然在尝试中需要不断深化、完善、修正和确认。在博物馆文化实践和传播深入推进中,博物馆能够迎来新的机遇,建立与我国条件相匹配的传播模式。

5.弘扬基本文化,延续文明记忆

博物馆当中记录和记载的是人类历史、人类文明的记忆,是对祖先创造的精神文化、丰富物质的记录和承载,是城市甚至是国家的文化脉络与文明胎记。将博物馆当中的文化历史用特殊的介质传播给大众,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基本义务和重要职责。通过免费开放博物馆吸引观众,对博物馆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博物馆文化,让文化深入人心。

6.处理好陈列展览要求

博物馆一定要处理好陈列展览要求,以此表现出文物文化内涵,用特殊的艺术形式表达,在多样化的现代化技术中,展现艺术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使人们迸发浓厚的观赏兴趣。这种在人们内心中产生的动力将会成为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动力资源。

博物馆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拥有极大的展览性和价值。博物馆当中所收纳的是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其展出的各种文物同时也是被精挑细选的各种文物。在选择文物中要考虑好展览需要、文物价值。因此博物馆的文化传播需要体现选择性需要。文化传播所吸收的是每一个时代的精华,与消费文化不同的是,其所展现的是塑造性文化,要充分考虑文化传播的系统性要求,使其从文化的角度能够得到体现。其所展现的文化拥有系统性特征。要说明的是,博物馆本身文化传播并非无序、简短与零碎的;而是有着完整、系统的特征。要做好宣传工作,突出博物馆服务社会、百科全书、公众终身学校的价值和优势。不断拓展教育空间,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强人们对文化的理解。

结语

为展现和具体化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突出其文化传播作用,就需要做好传播策略的探索和调整。优化和改善工作方法、工作形式。要做好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够展现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作用,为地区文化的传播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博物馆文化
文化与人
博物馆里的“虎”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文化之间的摇摆